在控制作業場所有害物質的方法中,工業通風是職業衛生上常見的控制方法。除了能夠控制污染物濃度在容許濃度以下,亦可維持舒適的溫濕條件,提供足夠新鮮空氣以防止作業環境空氣品質惡化而影響健康。設計得當的通風系統能夠將作業場所中有害物質有效的排除,同時也能改善作業環境的空氣品質,使作業人員能夠有一個安全而又舒適的工作環境。法規上對於危害物之預防控制,也常見有通風設置之要求,並原則性規範應該適當設計與維持適當性能。但對於實際之設計與管理作法,並未有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實際落實常希望提供更多建議,檢查機構執行法令,也希望能夠有更明確判斷準則。計畫探討各國如何規範整體換氣,評估在台灣職業衛生規範下,事業單位對於現行整體換氣通風管理作法如何落實,研擬與試行可行之評估技術,可實際評估整體換氣之效益。另計畫也於實驗室利用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法,測定空間中的障礙物對通風換氣之影響,評估整體換氣性能之相關影響參數。各國職業衛生規範對於整體換氣並無嚴格要求,而在台灣則要求適當換氣率,也要求測定及維持一定之二氧化碳濃度,特別在室內空氣品質要求下,二氧化碳濃度更受到重視,因此計畫研擬以二氧化碳測定為主通風換氣評估為輔之「整體換氣管理制度草案」,提出作業環境整體換氣管理與評估準則,建議採用分段方式進行,第一階段以作業環境內CO2濃度作為指標,以不超過1000ppm為初步標準。如果有超過此標準之作業環境再進行第二階段更精確,使用示蹤氣體進行測試與分析,評估換氣率與通風狀況,未來期盼可供事業單位評估作業環境整體換氣性能之參考依據。另透過全尺寸實驗分析結果顯示,以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法之初始釋放濃度並不會影響整體通風換氣率的測試結果。而空間中的障礙物對通風換氣氣流阻礙面積大小會影響空間中空氣交換效率,研究歸納出一混合因子K與障礙物所形成之受風面積大小之間的關係。而取樣點之點數與位置亦會因是否在氣流路徑上而影響換氣率之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