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了卻一樁心願
在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喜歡也最看重的是《三國演義》。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它場面宏闊,文筆練達,人物眾多,性格鮮明。揭示人性的複雜,鋪陳謀略的精到,無有出其右者。
《三國志》是一部良史。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後為西晉著作郎、治書侍御史。其選材嚴謹,芟夷繁縟,簡約精當。
三國裡的許多小人物,如蔣幹、楊修等,是很值得寫一寫的。史志上也有關於他們的記載。
我發表第一篇三國人物文章,寫的是呂布。此後陸續寫了諸葛亮、曹操、楊修、孔融、禰衡、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物,分別收入我早些年出版的隨筆集《嚮往和諧》及《會心一笑》中。易中天品三國,倒是引發了我決定集中一段時間寫完這五十篇文章。我和易先生曾經同在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做過《縱橫中國》節目的特邀嘉賓。
真正從骨子裡影響了我的,確有一人,那就是我的父親,一個精力過剩並充滿浪漫情懷的商人。用今天的話來說,他是一個超級三國粉絲。上世紀初,我祖父從江西吉安來到桂林平樂經商。我父親三兄弟,他是老大。祖父決定,老大繼承祖業,做生意;兩個弟弟上學念書。於是我兩個叔叔都大學畢業,我父親一天學也沒上過。祖父也挺務實,他先教父親識文斷句,然後買了一整樓的書,說,自己看。我父親把那一整樓的書看完,最後遴選出兩套最愛。一是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另一就是《三國演義》。這一樓的書,傳到我手上,只剩下一部《詳注集部精粹》了。
父親記性極好,閒暇無事,常以背書為樂。我聽他背誦過的就有李斯《諫逐客書》、《史記.滑稽列傳》、諸葛亮《出師表》、梁任公《歐遊心影錄》等。此外還經常聽見他對某些文章作鑑賞性評點,頭頭是道,時有妙語。上個世紀四○年代,未上過一天學的父親,憑著他的自學功底,竟在桂林市文山中學(江西會館學校)做了一段時間的代課老師,教的便是歷史。
小時候,父親經常帶我們去看三國戲。我的記憶中,他曾幹過一件轟動縣城的事,省桂劇團來演《三氣周瑜》和《轅門射戟》,他竟把前面十五排門票包了,分送親朋好友及生意場上的客戶。開台之時,命我二哥大放鞭炮助威。時至今日,周都督那揮灑自如的唱腔仍在我耳畔迴響:「文要降武要戰紛紛議論,有本都帶人馬扭轉乾坤。龐士元獻連環曹兵倒運,祭東風還仗那諸葛孔明。」有一次,父親同我談論楊修的死因,他說了三條,我補充了兩條,他眼中放出的對我充滿讚許和鼓勵的異樣光彩,我至今未能忘懷。如今關於三國人物的五十篇文章終於寫完,了卻了我的一樁心願。父親如九泉之下有知,當笑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