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1901

華爾街1901
定價:300
NT $ 237 ~ 288
 

內容簡介

  本書開啟了愛德溫.李佛瑞的文壇生涯,《華爾街一九○一》被多數人公認為他最令人懷念的作品,其次才是描述傑西.李佛摩的暢銷經典巨著《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請參閱寰宇公司出版)。本書在1901年出版時引來各界大加撻伐,當時被視為是一本將華爾街習性與人物搬到紙上馬戲團的文學作品。但誠如李佛瑞的其他創作,本書是有堅實的事實根基。李佛瑞身為頂尖的財經記者及成功的投資家,他對書中的一切知之甚詳。此外,受他個人寫作風格的影響,故事中的華爾街主角人物皆呼之欲出,例如James R. Keene、Elverton R. Chapman、Roswell Pettibone Flower,以及Daniel Drew-這些人在當代聲名貫耳的程度就如同今日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本書不斷重複所探討的是:華爾街專業投資人士與賭徒之間的清楚分界,以及兩者之間的反向性格與相對的財務命運。作者傳達的訊息十分清楚:貪婪的人與賭徒想在股市一夜致富的慾望,只能?牲自己去成就專業投資人獲取財富。極為諷刺的是,那些以金錢為動機的賭徒下場都是賠錢,而那些不以致富為誘因的專業投資人反倒累積全部的財富。

  華爾街故事一書雖完成在一個世紀之前,但它的內容迄今完全沒有失真。本書透露出對在股票市場嚴酷考驗下,對人性扭曲的真知灼見。每一則充滿睿智的故事至今仍能引起劇烈且充滿威信的共鳴。

作者簡介

愛德溫.李佛瑞 (1871 – 1943)

  美國記者、作家及政治家,他最為人所稱頌的是他有關華爾街的著作。他在1909年由美國總統霍華?塔虎脫派任為美國大使,曾出使數個國家,包括義大利、法國及西班牙。1913年結束外交生涯後,李佛瑞回到他位於佛蒙特的家鄉重拾寫作,作品有小說及為如《星期六晚間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如《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即是192○年代出自此報紙集結成書 )及麥克盧爾雜誌(McClure’s)等所寫的短篇故事。

 

導讀
傑克.史瓦格

  愛德溫.李佛瑞至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所著的經典書籍《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請參閱寰宇出版公司),這是李佛瑞的後期著作,精確地說應該是倒數第二本,出版於1923年。《華爾街一九○一》則是李佛瑞所寫的第一本書,比《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整整早了二十二年。造就《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成為一本跨越時空財經鉅著的寫作技巧與交易心理的洞察力,早在寫這本書時便已展露無遺。《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裡有一段關於本書的簡短評論:

這是一本成功勾勒出華爾街的書籍.....

一定有人好奇這本書當時賣多少錢?它當時的定價是1.25美元。

  儘管李佛瑞所有的財金書籍都是以虛構的小說形式寫就,但故事根據的卻幾乎是完全真實的人物,而且通常都呼之欲出。事實上,在他那個年代,華爾街專業人士茶餘飯後的消遣之一就是為李佛瑞的書中的人物標上真實姓名。《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是一本有關傑西.李佛摩的自傳式小說。李佛瑞成功地掌握住專業作手的心態以及交易背後永恆的真理,我記得二十五年前初次閱讀那本書時,當時有許多讀者都一口咬定李佛瑞是李佛摩的筆名。我不知道這個誤解是否持續到今天,但事情會這樣發展卻也不言可喻。

  對我個人而言,李佛瑞在我寫第一本書《金融怪傑》(Market Wizards)(請參閱寰宇出版公司)時,提供了我一個典範;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對《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的看法,「我在這本書問世後六十年再次閱讀,即使在現今的市場中,它仍舊是如雷貫耳。」我的目標和希望是寫出一本散發李佛瑞作品精神的書,能在成書多年之後仍保有真實性和時代相關性。我覺得自己受到這位早期財經作者的個人啟發而獲益良多。因此,我很樂意略盡棉薄之力將李佛瑞的這一部作品-《華爾街一九○一》-由被人遺忘的絕版境況中重新帶回到現代讀者的眼前。

這整件事是怎麼發生的?

  由於工作時間緊湊,無暇構思麥格羅希爾編輯吉安.葛萊瑟(Jeanne Glasser)再寫一本書的提議,於是我推拖掉好幾次的午餐邀約。但最後,我不得不向她的鍥而不捨舉手投降。在午餐過程中,我們討論那些具有影響力的書籍,這時我提及《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一書在我早期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告訴吉安,「妳知道的,李佛瑞除了《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之外還寫了一些書。我在許多年前讀過其中一本《華爾街一九○一》,我記得那是相當好的一本書,或許妳可以考慮重新發行。」這次談話促使吉安著手進行研究,找出久已停版的這本書,並且很快地將這個計劃付諸實行。

  儘管李佛瑞的寫作生涯是他畢生願望的實踐,他從十幾歲開始就知道自己要成為作家,心意從未有過絲毫的動搖,但他會成為解讀市場與作手心態最成功的記錄作家之一卻是偶然的。他的父親告訴他,只要他可以擁有一個可以賺錢的職業,那麼他就可以追尋他的寫作夢想。為了不使父親失望,李佛瑞在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攻讀冶礦工程學位。他努力了三年後放棄,轉行去當紐約太陽報的記者。七年之後,為了推銷紐約的故事以成就自己的作家夢想,他去見了一位擔任財經編輯的朋友。這次偶然的會面讓他獲得了一份寫股票報導與財經新聞的工作。

  諷刺的是,數年前李佛瑞曾寫了一篇以華爾街為背景的故事,把它拿給一位熟知財經界的朋友看。這位朋友表示,故事寫得很好,但缺乏事實根據。在華爾街工作了幾年之後,李佛瑞領悟到這個批評的正確性。當他評論自己早期缺乏經驗的著作時,他說:「他說的對。我的故事裡面沒有血肉,但我從那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暗中觀察了。」

  在李佛瑞寫《華爾街一九○一》時,他就已經在「暗中觀察」了。他掌握市場與交易真實面的能力,令《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一書被許多當今股票作手奉為聖經。而這樣的寫作技巧約提早二十年就已顯現在他所寫的第一本書裡頭。舉例來說,在「報明牌的人」這個故事中,李佛瑞描述了一位賠錢的投資者以及一般人無法認賠出場的心態:

  每個人都一樣。他們不願意在一開始的時候承擔一筆小小的損失,反而懷抱股價回升的希望,盼望能夠「讓他們保本出場」。只不過,價格一跌再跌,損失不斷擴大,於是續抱成為唯一的恰當處置,就算必須要耗上一整年,反正遲早股價會回升的。只不過,這樣的失策會「把他們徹底擊垮」,因為市場上有太多人仍必須賣掉持股,於是價格還會進一步往下狂跌。

  在這一系列故事中,我個人特別偏好「那女人和她的債券」,當代的讀者顯然也對這篇故事熱烈回響。1915年一篇刊載在《讀書人》 (Bookman;一本有插畫的文學和生活雜誌)討論《華爾街一九○一》的文章,認為「那女人和她的債券」一文「極其成功且寓意深遠」。這篇故事並非典型的李佛瑞風格,它提供一個可以表現他幽默感的舞台,這本書裡的其它故事(惟一可能的例外是「明牌使者」這篇的結局)或《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一書中都不見此類的?跡。

  在「那女人和她的債券」這則故事中,寇威爾先生(Mr. Colwell)這位身兼某大華爾街公司主要合夥人及十數家公司總裁的人物,完全不收任何費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寶貴的時間來處理已故好友資產錯綜複雜的財務狀況,盡力免除他的負債並且在一家信託公司中留給遺孀一筆可觀的財富。完成這份善舉之後,好友的遺孀來拜訪他,她無法靠信託公司撥下的月俸過日子,因為她丈夫「太過溺愛」,所以她的孩子們「習慣大手筆花費」。她想請教寇威爾先生「是否有辦法把那筆錢另做投資以收取較高的報酬?」寇威爾先生提議幫她購買一些等級較高的債券,每個月可以增加三成的收入。

  這位女士對此一建議的初步反應揭開她內心的盤算。她問道:「如果我不想投資債券了,我隨時可以把錢拿回來嗎?」寇威爾先生向她保證:「隨時都可以。出售的價格有時會比買價高一點,有時則會低一些。」聽了這句話後,她說:「我才不要用比較低的價格出售,這說得過去嗎?」經過再三表明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投資必然獲利,但債券可謂相對安全之後,寇威爾先生在這位女士的同意下為她買進債券。

  再繼續透露這篇有趣故事的內容,我就未免太過分了。光憑這位女士對投資的無知,加上她表妹夫有關投資就是危險的認定,就足以引發的一連串體現「好心沒好報」這句諺語的事件與對白。

  在「報明牌的人」這個故事中,吉爾馬丁(Gilmartin)偶而涉獵股票市場。他聽別人說,假如不要被他目前的工作分心或打擾(他好像真的常為此出現交易賠損或錯過賺錢良機),他可以輕鬆愉快地在華爾街賺到一大筆財富。吉爾馬丁於是放棄眼前的穩定工作,轉而在華爾街從事股票交易展開新生涯。吉爾馬丁成為保羅.魯賓(Paul Rubin)那句話的?牲品:「不要將聰明才智與多頭市場混為一談。」李佛瑞在他的故事中也掌握了相同的主題:

  全部的人都在賺錢,因為大家都在多頭市場中購買走多頭的股票、、、他們全是剛擠進大門前的新手-這些羔羊歡愉的鳴叫聲向天下昭告,但聰明而所向披靡的狼群已隨伺在側、、、當市場陷入狂跌走勢時,他們全都被逼向慘賠的那一方。

  跌勢之深,出人意表,絕大多數股民莫不如此,像吉爾馬丁這樣辭去工作到華爾做發財夢的人也只好回去重操舊業。吉爾馬丁不願坦承自己才離開不久就在華爾街慘遭滑鐵盧。於是他不斷地算計,假設自己能在正確的買賣時點出手交易能讓他賺進多少財富,而將實際財富損失的負面意涵完全拋諸腦後。

  諷刺的是,吉爾馬丁在華爾街的那一段成功時期並非源自交易的成功,而是來自出售沒有價值的明牌。他向眾人保證他的收費會提供正確的建議。他將這些人平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所得到的建議恰恰與另一組相反。然而因果報應來臨,他自己聽信了一支倒霉的明牌而最終毀於一旦。故事的結局十分沉重,儘管他曾犯下詐欺的惡行,但讀者仍會忍不住對吉爾馬丁感到同情。

  「報明牌的人」的故事描述一個成功的生意人,因為沈迷在股市的賭博中而一路墜入深淵的故事,端正的人品終被不誠實的行為給徹底糟蹋。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Pike’s Peak or Bust)這篇故事的寓意大致相同,只不過它是透過年方十七歲的熱血青年威利斯.黑沃德(Willis Hayward)的人生起落來表現。他原本是擔任電話接線員,一路平步青雲大獲成功,接著他開始墮落,讓變本加厲且肆無忌憚的魯莽交易毀了自己。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同樣領悟到市場矇蔽人類心智的功力,讓人們誤以為交易是賺大錢的簡便捷徑,它設下陷阱使人墜入永無翻身之日的財務困境:

  但正因為財富「來得太過容易」,因此股票賭客所掙來的財富會因為再明顯不過的疏忽與愚蠢而一朝散盡。

  雖然這故事發生在一百年前,但現今的市場和作手仍令人驚訝地在重複演出相同的情節。就拿199○年代「網路股」(dot.com)風靡全球時的一篇文章為例:

口號是:「買進A.O.T.它鐵定會往上飆!」而A.O.T.正是任何老東西(Any old Thing)的縮寫!

  《華爾街一九○一》一再重覆出現的主題是,惟有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專業投資人才能累積大筆的財富,那些賭徒、貪心鬼、報明牌與聽明牌的人都註定會賠錢。雖說賭徒有時也會在走多頭市場時,因為運氣好或得到一支行得通的明牌而獲致短暫的成功,他會將這筆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財富解讀為股市是致富坦途的明證,然而到頭來,他們全都會陷入財務慘困的陷阱。

  李佛瑞所表達的個人看法,及透過他的財經小說不斷重複探討的主題,即是華爾街專業投資人士與賭徒之間的清楚分界,以及兩者之間的反向性格與相對的財務命運。他在最後出版的那本書《股票經紀人的養成》(The Making of a stockbroker),李佛瑞書中的主角說(無疑就是李佛瑞的個人觀點):

  在我45年的生命中,有25年的歲月在華爾街渡過,和這一代金融家與企業大亨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深交。我真心以為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努力工作的主要誘因是為了要賺大錢。成就他們的是熱愛自己的工作-成就人生的績業-這才是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

  華爾街的賭徒則完全表現出相反的特性,他對他們有完全相反的描述(這當然也無疑是李佛瑞個人的觀感):

「華爾街」是賭徒們想要從無生有的地方,但是也在這裡了結生命。

  李佛瑞在19○7年發表其小說山普森.洛克(Sampson Rock)時接受紐約時報的訪談,他親口作如下表示:

  我以華爾街做為我故事的背景,因為這是貪婪?集之所在...大多數美國人的願望非僅要致富,而且要一夜致富,這樣的慾望只讓極小數人真的暴富...要怎樣做才能教導一般民眾不要受騙上當,我不知道,也許山普森.洛克可以能讓那些和他相同的人領悟到在華爾街的遊戲之中,人們必須具備知識和腦袋。

  李佛瑞再三想要傳達的訊息十分清楚:貪婪的人與賭徒想在股市一夜致富的慾望,只能?牲自己去成就那批專業投資人獲得富貴。極為諷刺的是,那些以金錢為動機的賭徒下場都是賠錢,而那些不以致富為誘因的專業投資人反倒累積全部的財富。《華爾街一九○一》一書雖完成在一個世紀之前,但它的內容迄今完全沒有失真。

傑克.史瓦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79
    $237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85
    $255
  5. 新書
    88
    $264
  6. 新書
    9
    $270
  7. 新書
    9
    $270
  8. 新書
    96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