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

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
定價:250
NT $ 220 ~ 270
  • 作者:尤瑟夫.皮柏
  • 原文作者:Josef Pieper
  • 譯者:劉森堯
  • 出版社:立緒
  • 出版日期:2009-03-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13092
  • ISBN13:9789866513091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閒暇是一種心靈的態度,也是靈魂的一種狀態,
可以培養出一個人對世界的觀照能力。

本書摧毀了20世紀工作至上的迷思,
顛覆當今世界對「閒暇」的觀念。


  儘管《閒暇》(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一書出版於五十年前,但此書在今日的重要性和關鍵性,比五十年前猶有過之。
  
  本書於1947年初版德文版,1952年第一次翻譯成英文,旋即引起英語世界媒體與學界的熱烈反應,詩人T. S. 艾略特並撰寫專文評論。1998年為紀念德文版五十週年,再重新翻譯重出新版,新版中收錄了一篇由著名英國哲學家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執筆的新導論,以及一篇回顧文章,概述此書第一個英譯本(1952年)出版後的各種書評反應。中文版根據德文原版翻譯,並收錄英譯本相關書評與兩篇導讀。

  閒暇是一種心靈的態度,也是靈魂的一種狀態,可以培養一個人對世界的觀照能力。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哲學、宗教和歷史上例證,去證明無論是古希臘人還是中世紀的歐洲人,都深知閒暇的重要性,並深為珍惜。他指出,宗教只能產生在閒暇之中:因為只有身在閒暇之中,我們才會有時間去沉思上帝的本質。閒暇曾經是任何文化的首要基礎,過去是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當今中產階級世界的「工作至上」觀念已經使「閒暇」的理念凐滅不彰。本書提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警告:除非我們能重拾寧靜與洞見,培養無為的能力,能夠以真正的閒暇取代我們那些狂亂的娛樂,否則我們終將毀滅我們的文化,乃至我們自身。

  本書對勞動與閒暇的觀念,截然有別於時下實用主義和清教徒主義的主流。皮柏預言,如果我們不能改弦易轍,繼續把「工作」視之為神明膜拜,終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作者簡介

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

  1904年5月4日生於德國敏斯特(Munster)地區,曾於柏林和敏斯特大學修習哲學、法律及社會學等學科,後來曾以社會學家和自由作家身分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成為敏斯特大學哲學人類學的正式教授,並以該校終身榮譽教授退休。

  皮柏曾多次榮獲國際性學術榮譽大獎,六○年代,他主要以哲學家和自由作家身分而廣為人知,他用簡明流暢的文字闡述當代西方智識生活的發展現象,這些論述引起廣泛的影響,直至今日,他的觀念仍為社會大眾所津津樂道,他於1997年11月6日於敏斯特家中去逝。

譯者簡介

劉森堯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並於法國波特爾大學工讀比較文學博士。著有《電影生活》、《導演與電影》、《天光雲影共徘徊》,譯有《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威瑪文化》、《啟蒙運動: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等。

  「偉大的哲學家以激發人們思考的方式傳達觀念,並展現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猶如偉大的文學作品不斷激盪我們的心靈,尤瑟夫.皮柏正是這種風格的思想家。」──詩人 T﹒S﹒艾略特


  「靜而後能知。」想要獲得真知,唯有透過閒暇。皮柏博士邀我們去重新發現的,不只是個被擯斥已久的知識概念,還是個被擯斥已久的閒暇概念。」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內容連載

  我們對「工作者」的類型經過一番簡單的描述之後,大致上可歸納出有關這個類型三個明顯的主要特徵:第一,具有一種向外直接的主動力量。第二,不分青紅皂白,隨時隨地準備受苦受難。第三,竭力參與具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並認真執行其理性程序。如果從這些觀點看「工作者」,閒暇似乎便成為一種全然遙不可及且是完全陌生的東西,缺乏韻律,也缺乏理性──事實上,已經變成了無所事事和懶惰的同義詞。
  然而,中世紀全盛時期對生活觀念的態度則是與此完全相反:人之所以淪於懶惰或無所事事,正是由於缺少閒暇,沒有能力去獲得閒暇;不眠不休的為工作而工作,其真正導因不是什麼別的理由,唯懶惰而已。說來難以置信,那種自殺式的不眠不休工作狂熱,其實就是由於缺乏去完成事情的意志力所造成。這樣的看法很令人訝異,要解釋這個現象,恐怕必得大費周章。不過,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花費唇舌去好好加以分析探討一番。我們首先要問:「懶惰」(tragheit,譯按:即英文的idleness),這種行為在古代觀念中指的是什麼意思?在西方中古世紀,「懶惰」一詞在拉丁文裡叫做acedia。
  我們現代的人會把「懶惰」的行為看成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但是古代的人並不是這樣解釋。以古代的行為觀念來看,懶惰有其特別的意思:人放棄了隨著其自身尊嚴而來的責任,他不想成為上帝要他成為的樣子,換句話說,他不想成為他自己的真正樣子。齊克果(Kierkegaard)曾經這樣說,acedia(懶惰)是一種「軟弱的絕望」,意思也就是說,一個人「絕望地不想做他自己」。從形上神學的觀點看,懶惰的意思指的就是,人不肯和他自己的存在相符,一個人在他自己的一切努力活動背後,他想脫離自己,如同中世紀的說法,哀傷取代了活在他內心的神聖良善的位置,這種哀傷正是《聖經》上所說的「俗世的哀傷」(tristitia saeculi)。
* * *
  從古代眼光看,懶惰和閒暇的共通之處可說極少,許多時候懶惰只是「非閒暇」(Un-Muβe)的一種先決條件,然後才是真正成為「缺乏閒暇」(Muβelosigkeit)。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一個人和自己成為一體,和自己互相協調一致之時,就是閒暇。acedia指的意思則是:人和自己的不協調。如此看來,懶惰和缺乏閒暇可說互為表裡,是一體的兩面,而閒暇正是此兩者的否定。
  閒暇因而是一種精神的現象(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前提,以便和與之相近的一些概念如「工作中休息」、「休閒」、「周末」及「渡假」等等有所區別,簡而
言之,閒暇是一種靈魂的狀態!)──閒暇正是「工作者」這個意象的真正對比,而這適巧也可用來反面說明前述三個「工作者」的主要特徵:工作是一種活動、工作是一種賣力以及工作是一種社會功能。
  首先,對抗工作那種全然活動性質的觀念的,就是閒暇的「不活動」觀念,這種觀念強調一種內在的無所憂慮,一種平靜,一種沉默,一種順其自然的無為狀態。
  閒暇的沉默狀態可以說是一種接受現實世界的必要形式,人唯有沉默才能聆聽,不能沉默的人則是什麼都聽不到。我們這裡所說的沉默(Schweigen)指的並非遲鈍的不出聲或是什麼反應都沒有的啞然無聲,這是一種對應現實世界的精神力量,非言語所能形容,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閒暇因而是一種投入於真實世界中,聽聞、觀看及沉思默想等能力的表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220
  2. 新書
    9
    $225
  3. 新書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