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將才,還是參謀?
*了解自己,站對位置,就無懼世界的變化!
*出版多年持續暢銷,現代人最受用的一本書。
在組織中,你是將才,還是參謀?
好的將領,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好的參謀,又該擁有哪些才能?
德川家康、武田信玄、豐臣秀吉,這些威名遠播的歷史人物,一言一行都給現代人帶來深刻的啟發。他們有些是將才,領導統御、帶兵兼帶心,呼風喚雨,令人敬服不已;有些則是參謀,輔佐執行,確實又忠心,成為主事者幕後的真正功臣。事實上,無論古今,組織永遠需要傑出的將才和參謀,惟有兩種人才各司其職,才能圓滿達成組織的目標。
本書用現代的語彙與企管觀點,解析日本戰國及幕府時期,八位傑出將領與參謀的行事與見解,從中我們可以照見領導、用人、管理、思考的最佳典範。
武田信玄的識人術
武田信玄曾經說過:「要培養一個人,必須先了解這個人的個性如何、具有什麼潛力。」他經常向年輕人講述戰爭的故事,希望年輕人從故事中學習,將來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他說:「當我在講故事時,假設有四個年輕人在聽,他們每個人傾聽的方式都不一樣。第一個人只是張著嘴,盯著在說話的我。第二個人跟我完全沒有視線接觸,略低著頭,豎耳傾聽。第三個人不但看著我的臉,還會偶爾點點頭,微微笑。第四個人在我還說到一半的時候,就起身離席了。」
信玄對這些不同的傾聽方式,個別分析如下:
1. 張開嘴巴、盯著我的臉看的人,這種人完全不了解我說話的內容,注意力散漫,這樣的人往往不能獨立成事。
2. 低頭安靜傾聽的人,表示他們正努力集中精神了解說話內容,無暇和說話者做視線接觸。現在在武田家擔任輔佐工作的幾位重要人物,年輕時聽人說話多半都是這種姿態。
3. 看著說話者的臉,時而點頭、時而微笑,其實就是在回應對方「我很了解你的意思」或「你說得一點都沒錯」。不過,這種反應往往表示他們將精力放在誇示自己的社交能力,而不是去了解說話的內容。因此,他們並無法真正掌握談話的本質。
4. 話聽到一半就離席的人,可能是過於膽小、好猜疑的人,或者他們自己也有類似的狀況,剛好被一語命中,所以才侷促不安,待不下去。
武田信玄敏銳的識人之能,一點也不輸給佛洛依德。
作者簡介
童門冬二
1927年生於東京。曾於東京都廳擔任公關室長、政策室長等職,後於1979年退休,專職寫作,著有多部話題性作品。曾榮獲第四十三回芥川賞候補。擅長以歷史為題材,點出現代社會中共通的組織和人際問題的寫作手法,在小說與非小說領域都獲得熱烈的支持。著有《小說 上杉鷹山》《小說 中江藤樹》《米百俵和小林虎三郎》《失去的男子氣概》等書。
譯者簡介
詹慕如
台灣大學歷史系,東京設計師學院工業設計科畢業,目前專職日文口筆譯。譯作有《最後的記憶》《水銀蟲》《客房中的旅行》《小孩的宇宙》《對岸的她》《蜥蜴微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