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好好玩

人體好好玩
定價:899
NT $ 809
  • 作者:大衛.麥考利
  • 原文作者:David Macaulay
  • 譯者:達娃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09-02-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807363
  • ISBN13:9789866807367
  • 裝訂:精裝 / 336頁 / 21 x 27.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沒有一本書像《人體好好玩》一樣,麥考利要將你自己介紹給你!
帶你認識世上最複雜精密的機器、也是你最親密的陌生人--身體!

屢獲國際大獎的插畫家大衛.麥考利,
他的畫有如哈哈鏡加上顯微鏡,
帶你忍笑看懂人體的構造與知識!

※就算倒立進食,食物也能安全抵達胃部。
※腎臟一天製造的尿液,相當於一大瓶汽水罐。
※只要六秒,紅血球就能進出心臟兩次。
※盲腸除了發炎,還能製造益菌!

  麥考利運用多視角的繪畫手法,讓你身歷其境,到細胞核裡參觀DNA圖書館,調閱基因密碼;看漿細胞四處替病毒貼標籤,與白血球聯手滅菌;跟著吃下肚的食物一起洗胃酸浴、溜進小腸滑水道;躲進腳底,看神奇的彈簧足弓如何讓你輕鬆跑跳;日理萬機的大腦裡都是電流,原來它還聘請視丘幫忙過濾感覺訊息,防止自己「當機」!

  於是你發現,你正面對著門牙與唾液海洋,穿好雨衣去看鼻涕大瀑布,聆聽內耳迷宮的回音,跑進氣管使勁丟紙飛機,搭乘紅血球卡車到心臟坐雲霄飛車……

  不同於時下的「圖解」書籍,麥考利捨棄乏味的圖表,用彩色鉛筆畫出顯微鏡下的人體,透過不斷變換視角,描繪血液循環、消化、神經、生殖……等十大系統,讓你從各個角度鑽進體「內」看人體;並依介紹部位,搭配創意十足、笑點一絕的「情境式導覽」插畫,帶你忍笑看懂人體的構造與知識,更要發自內心感謝勤勞的身體。

  最大膽的作者,最美麗的人體

  為了將《人體好好玩》中複雜的資訊準確而清晰地表達出來,他花了六年時間做研究,先研讀解剖教科書,然後到麻州大學旁聽人體解剖學、參與解剖課,認真到教授最後收他做學生;還曾把手伸入兩具屍體的胸腔,只為了比對兩者的脾臟大小;為求徹底了解人體各部位,他觀察過無數的手術,包括切除胰臟及換置膝蓋手術,最後畫出這本比解剖課本更實用的人體故事。

  麥考利以研究世界如何運轉的精神來研究人體,他簡化了艱澀的生理學知識,提綱挈領、深入淺出地畫出人體運作的故事,並以工程師和建築師的眼睛與好奇心,將身體的建築之美呈現在你我眼前。在他眼中,人體其實是世界建築的原型:牙齒是羅馬競技場的拱門,髖骨彷彿威尼斯的嘆息橋,鼻尖則是你不須攀登的山嶺。麥考利,讓我們的身體以非常美麗、人性而幽默的方式與我們見面。

★《人體好好玩》繪製過程的訪問短片:www.bookwrapcentral.com/authors/davidmacaulay.htm
.這本書是怎麼做出來的
.把科學人性化
.畫出有生命的人體
.讓我的表達素材富有生命力
.繪製本書的研究經過
.感謝身體

作者簡介

大衛.麥考利 David Macaulay

  屢獲國際大獎的插畫家,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原來如此:世界運轉的祕密》(The New Way Things Work)的繪者。他以栩栩如生的圖像和幽默的觀察,征服了全球大小讀者的心,《時代雜誌》(Time)曾讚譽他的插畫「無人能出其右」。學建築出身的他,從小就對事物背後運作的祕密深感好奇,畫風如建築般準確精細,又處處展露學識與趣味。作品本本暢銷,富含教育性、知識性與娛樂性,光是在美國就銷售了兩百萬冊,迻譯成十多種語言;其中,《大教堂》、《城堡》、《城市》、《金字塔》和《磨坊》已被「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拍製成電視節目。

  麥考利曾任室內設計師、初中老師和「羅德島設計學院」指導老師,曾獲頒多項國際大獎,包括「凱迪克金牌獎」、「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美國建築師協會特別獎」、「華盛頓知識類兒童讀物獎」、「德國青少年讀物年度最佳圖書獎」及「荷蘭銀鉛筆獎」,還曾經兩度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並於二○○六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學者獎助。

  大衛.麥考利目前和家人一起住在美國的佛蒙特州,官網:www.davidmacaulay.com/

共同文字作者

李察.沃克 Richard Walker

  科普作家,卻對人類生物學特別感興趣。他撰寫及參與著作的作品逾九十餘冊,曾榮獲多項獎項,他的《人體指南》(Guide to the Human Body)榮獲二○○二年艾凡提斯青少年科學圖書獎。沃克擁有動物學暨生理學博士學位,是一位生物及科學教師,隨後成為全職作家。除了寫作,他也對自然科學史、環境議題及倫敦近代及古代史有濃厚興趣。目前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達娃

  本名黃小萍,曾任出版社編輯、Discovery頻道節目翻譯、荒野保護協會副祕書長及國際事務部主任,譯有《手斧男孩》、《發燒地球200年》、《失控的進步》、《追蹤師:松林少年的追尋》等書。目前從事口譯及筆譯工作。

 

目錄

第一章  建構生命
第二章 氣流管制
第三章 開飯了
第四章  誰來當家
第五章  戰鬥基地
第六章  向前行
第七章  延續血脈

名詞釋義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建構生命
人類對人體的認識,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從窺探皮膚下的組織,戳弄各種器官、血管和骨頭而來。可想而知,進行研究的樣本通常都是死去的身體,於是就連身體基本運作方式的假設,都得大幅仰賴神話和想像。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大約四百年前,新的發現對人類身體運作的知識論掀起了大變革。其中一項突破,直接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看法。

顯微鏡的發明,讓我們看見肉眼看不到的「物體」,包括自給自足的微小單位:「細胞」。從蘋果樹到斑馬,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每個生物都是由數目龐大的細胞群所組成,有些數量甚至高達百兆。把任何一個身體器官的切片放在顯微鏡下,你就能看見一些細胞。

早期的細胞觀察家注意到每個細胞結構都有一層外圍,稱為細胞膜,它包圍著一層清澈的細胞質,裡面有個細胞核。直到二十世紀初葉,新的顯微鏡問世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細胞質只是空無一物的膠質體。

在放大倍數遠超過光學顯微鏡的電子顯微鏡鏡頭下,原本被誤以為只是單調空洞的細胞顯露出真面目。原來,那是個忙碌活躍的小世界,每個細胞都充滿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獨特結構。其中,最大的結構是細胞核,功能相當於總圖書館,負責管理所有的運作功能;負責製造與運輸的是內質網和高基氏器;運作細胞所需的能量,則由一群稱為粒線體的發電廠來負責;而溶酶體是細胞的垃圾場,負責回收。

不過,細胞裡仍然有些即使是透過電子顯微鏡也看不見的東西,包括原子,也就是組成細胞的原料。

多大算是小?
一切萬物,包括你昨天吃的午餐、這本書、聖母峰、小[$犬更$]犬「斑點」,乃至遙遠的星系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單單你自己就需要有五兆兆個原子。很顯然的,原子非常小,不過,為了要了解原子到底有多小,我們得先進行一趟小小的繞道之旅。小[$犬更$]犬「斑點」正在曼哈頓南端砲台公園的草地上追逐一顆網球,假使把那顆網球當作一個原子,那麼在相同的比例下,一個典型的身體細胞大約是從那顆網球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中央公園動物園,直徑達八公里那麼大。

儘管體積很小,每個原子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實體。想像一下,假使那顆網球少了外面那層膠膜,就只是一堆棉絮。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團濃密微小到幾乎看不見的原子核,組成原子核的微小粒子稱為質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外圍,像星球繞著太陽轉一樣繞著原子核轉的是更小的粒子,稱為電子。由於電子不斷在運動,無法準確指出它們存在的位置,因而也被形容成是電子雲,或者按照我們的比喻,它們相當於那一團「棉絮」。隨原子所含的粒子數量不同,便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