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六傑之禪劍宰相:以無馭有的政治智慧和治國之術

四朝六傑之禪劍宰相:以無馭有的政治智慧和治國之術
定價:220
NT $ 60 ~ 198
  • 作者:黃雪梅
  • 出版社:心鼓手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471616
  • ISBN13:9789574471614
  • 裝訂:平裝 / 17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唯有站在歷史的制高點,才能型塑我們目前最需要的領袖格局

唐宋元明四個朝代,建功立業的六位人傑,他們之間有何一以貫之的核心精神?
是他們全都明白天下大勢,神謨廟算?
還是他們全都具備卓越的施政能力,堪為國家棟樑?
其實,這些外在的傑出表現,全都孕育自一種共同的智慧寶藏。

  唐朝的裴休,宋朝的富弼與趙忭,元朝的耶律楚材與劉秉忠,明朝的姚廣孝,他們都是佛門中人。

  佛門的隨順因緣,是逆來順受,還是洞燭機先,乘勢而起?

  佛門的空、無我,是消極放棄,還是充份適應現實環境,通權達變?

  為所應為以平天下,才是慈悲;不惜身敗名裂以利社稷,才是捨得。政治人物,你,到底準備好了嗎?

  這是從來沒有人寫過的歷史小說,從來沒有人參透的政治真機。

作者簡介

黃雪梅

  在學時主修電機電子工程,但一心向文,遂自修文學,已出版小說《風清蘭沁》等。

 

目錄

裴休之不怒自威

富弼之氣奪北疆

趙忭之鐵面御史

耶律楚材之經世濟民

劉秉忠之安邦定國

姚廣孝之英雄時勢

 

自序

人.世.事

  無論哪個時代,總有那麼一小群風光無限的精英份子、當時人傑。

  可任是生前叱吒風雲帝王將相,最終無非落得史書之中兩三行。幸運的,後人一眼便能將他從茫茫字海中擷取出來,更多的湮跡于丹青史冊,那幾行字便成了墓誌銘,將當時成就與功業,草草書寫又一點一點風化。

  以史為鑒,可知得失興替。於是,掂量著厚厚的史書,拭去時光的塵埃,在模糊的字裡行間循著前人的足跡,試圖尋找那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喚醒那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過往,或許能映射出今時的形象。

  突發奇想,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血性,不同的命運的人,可有何共通之處?

  我要去尋找他們之間的「同」。

  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三家看似截然不同的為人處世態度,那麼奇妙地融入中國文人士大夫精神與骨髓之內,又那麼理所當然。亙古如此。

  自稱「臥龍崗上散淡人」的諸葛亮初出茅廬時,對他弟弟說:我要去幹一件經天緯地的大事業,你好好守著家中這一畝三分地,待我功成名就之後歸隱也有個依靠。

  雖然星殞五丈原,卻道出了國人的極致追求,更為歷來文人士大夫推崇。

  於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自然而然成了本書的宗旨。

  我為找出了古人的「同」而欣喜,可又隱隱不安。

  與世無爭的陶淵明仰慕刺秦的荊柯,學佛且曠達自適的王維傷心地問「何時百官再朝天」,蘇東坡集釋道儒之大成,豁達灑脫,尚且自嘲「人皆養子盼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在中國文人士大夫身上,出世與入世並非一開始就和諧共融,直到明朝張居正說了一句:「使吾為劊子手,吾亦不離法場而證菩提!」

  這句話,是士大夫從政的內心刻畫,同時也反映了政治家出世入世融為一體的精神氣魄。

  這個認知,讓我心驚膽顫,冷汗涔涔。於是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古人操守與風範,發現一生平順者少得可憐,多是經歷了坎坷動盪,遭遇了困苦與挫折……。原來,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這,就是本書將要說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7
    $60
  2. 二手書
    27
    $60
  3. 新書
    9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