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設計-32位頂尖設計師的永續創意
- 作者:Jackson Ta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8-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71580
- ISBN13:9789866571589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全球頂尖設計師的21世紀永續提案——
為地球善盡一份心力,強調設計該如何為個人、社會及整個地球的永續未來創造出價值。
環保正當時尚,永續才是前衛!
看解構服裝設計師Martin Margiela將vintage潮流重構為全新創意的手工縫製系列,力倡時尚環保;平面設計界的強尼?戴普:Stefan Sagmeister,在創意的攪拌機裡,翻攪出設計與快樂之間的永續價值;《Archive》雜誌評為最具創意的廣告公司KesselsKramer,跨界推出「DO」這個強調消費者積極參與的概念性品牌……還有更多更具創意的永續提案!
※不學設計,同樣要認識永續設計!
>>永續性(Sustainability)可說是當前全球重要的議題之一,設計界也不例外,開始有愈來愈多人認知到了設計泛濫(overdesign)的現況,用完即丟的消費習性也受到挑戰,提倡永續設計,成了設計界當前重要的趨勢。為了地球的永續未來,這也是身為消費者的每一份子,都該認識的21世紀重要議題。
>>而所謂的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強調的是設計的價值的創造,且該價值必須是持久的。其中包括了環保的概念,使用可回收的資源、生產的過程和材料也必須是不危害這個地球生態;或再生設計(Re-Design),將舊有的東西經過再設計重新利用;或國外正風行的vintage二手衣店,將經典的舊衣物飾品重新整理甚至加入新的創意設計後再售出;甚至是回歸傳統手工藝的保存,強調手作的價值,這些都是永續設計的諸多面向之一。
※最當代、最時尚、最頂尖的永續創意!
本書邀集32位國際頂尖設計師的構想與作品,涵蓋了藝術、時尚、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建築、出版、廣告、攝影、網站等不同面向,以「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為主題,強調設計要能創造出價值;讓讀者認識到為了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設計所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方向。
※為什麼是「無用」(Use Less)
>>延伸自「永續設計」概念而來的書名「無用設計」,是以反諷的觀點,認為某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人的寶藏。同時強調那些看似無用的構想,如何能轉化成有趣的、設計過的、富含想像力的設計或者產品。而「無用」的英文Useless,既指原本無用之物的重生利用,同時也是Use Less,鼓吹用更少材料的環保意識。
※ 32組團體包括以下多位全球頂尖設計師
>>時尚設計: Martin Margiela(比利時享譽國際時尚界的解構設計師、知名安特衛普六君子代表性設計師、曾任Hermes創意總監。)
>>平面設計:Stefan Sagmeister(獲葛萊美唱片包裝藝術指導獎項,與Lou Reed、 the Rolling Stones、 Talking Heads等多人合作。)
>>產品設計:以手工享譽全球的設計品牌Artecnica(Time、Wallpaper等雜誌封面報導品牌)及推動再生設計不遺餘力的英國設計組織[re]design。
>>網路設計:Jonathan Harris(2006年Yahoo!「Time Capsule時間膠囊計畫」設計師、獲得Webby∕AIGA等國際知名設計獎項)。
>>廣告設計:KesselsKramer(《Archive》雜誌評為最有創意的廣告公司,跨界推出「DO」這個強調消費者積極參與的概念性品牌)
作者簡介
Jackson Tan
新加坡設計工作室Black Design的共同創辦人。Black Design於2007年擔任新加坡設計展主題展「Utterubbish」策展人,邀集三十多組國際知名設計團體就「永續設計」主題共同展覽。2008年策劃「New Wave:新加坡當代設計文化」展,於日本靜岡媒體創意中心展出,10月同名展覽於第六屆台灣設計博覽會的新銳設計夢想館。
Jackson Tan同時是新加坡知名設計團體Phunk Studio的創始成員。英國Creative Review譽其為新加坡平面設計頂尖組合,而Computer Arts則稱「亞洲最紅創意工作室」。合作品牌包括Nike、MTV、Nokia、Levi’s等。2007年並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宇宙主義Universality」個展。
Product Design產品設計
Artecnica→傳統工藝與前衛設計的融合
[re]design→再生設計的設計願景
Marti Guixe→食物的設計學
Trent Jansen→兼具誠實與詩意的永續設計
Air Design Group→堅持真誠的設計
Orcadesign→設計﹐傳達產品的價值
OutofStock→跨文化的全球設計團隊
FLOWmarket→從消費中學習過生活
Little Red Dots→生態藝術與環保設計
Graphic Design平面設計
Stefan Sagmeister→設計界的頂尖搖滾客
2X4→穿透設計的本質
thomas.matthews→為溝通而設計
Kinetic→將創意轉化為引人駐足的創作
H55→品牌化?師
Asylum→創意庇護所
Advertising 廣告
KesselsKramer→全球最佳創意廣告公司
Fashion Design時尚設計
Martin Margiela→全手工縫製的解構時尚
Hansel→現代復古風
Kwodrent→直覺﹑觸感與手感
Woods & Woods→自然而然的優雅
Jewellery Design飾品設計
Argentum→超越裝飾﹑進入心靈境界
Accessory Design配件設計
Maki Squarepatch→用手工藝實現公平交易願景
Puppet Design玩偶設計
Toy Saves Children→用玩具創造兒童美好未來
Web Design網路設計
Jonathan Harris→捕捉現代網路神話
Publishing出版
COLORS→流行文化的永續發展
Photography攝影
Pascal Rostain→消費社會的垃圾文化
Installation 裝置藝術
Treasured Trash→珍視﹁垃圾﹂﹑回收﹁價值﹂
Above and Below→啟發設計的材料
GOMI﹣在垃圾中發現﹁金礦﹂
Design&Disasters→應變﹑回應﹑解救﹑恢復﹑重建
Architecture建築
Ministry of Design→質疑﹑幹擾與重新定義
WOHA→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序
無用設計﹕一群無用構想的集合
A Collection of UseLess Ideas
﹁無用設計﹂﹙Utterubbish﹚是一個獨特的組合﹐齊集各種創作領域三十多位國際頂尖的設計師與創作人許多獨到的構想﹑作品與展覽﹐整合瞭他們對於設計創造價值的探索﹐不論是為個人﹑為社會﹐或為全世界﹐設計都能創造出社會性﹑文化性﹑感性﹑功能性﹑經濟性﹑商業性或是智性方麵的價值﹐讓讀者更能感受到為瞭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設計所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方嚮。
﹁無用設計﹂主張設計要能創造價值﹐無論是社會﹑經濟﹑商業﹑文化﹑功能﹑感性或智性上的價值。
它提昇瞭讀者對於設計過程中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認知。
它探討的是設計如何為個人﹑社會或世界創造價值。
它強調那些看似無用的構想﹐能夠轉化成有趣的﹑設計過的﹑富含想像力的設計或者產品。
它對於設計過程中涉及的回收﹙recycling﹚﹑輓回﹙redemption﹚與得救﹙recourse﹚﹐做出有智慧的檢視。
它持著反諷的觀點﹐認為某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人的寶藏。
它成為一種研究﹐探討現代消費者對於價值的認知﹐以及設計能如何影響這些認知。
Conversation with Jackson Tan
無用對話
※什麼是﹁無用設計﹂﹙Utterubbish﹚﹖無用設計的中心概唸是什麼﹖
﹁無用設計﹂是基於﹁無用﹂﹙UseLess﹚的構想這個主題而來﹐展現瞭許多從世界各國邀集到的設計師﹑設計作品﹑和構想。它所探索的﹐是設計如何能為你自己﹑社會﹑或為世界創造價值﹐無論它是社會的﹑文化的﹑感情的﹑功能的﹑經濟的﹑商業的﹑或智性的價值。它檢討瞭設計師在現代全球化社會裡扮演的角色﹐他們如何藉著設計﹐做出正麵的貢獻與改變﹐同時還能維持平衡持久的環境。它強調那些看似無用的想法﹐可以轉化成有趣的﹑計畫過的﹑富含想像力的設計或者產品﹐而設計本身也可以變成一個有趣且有意義的過程。如果一整天下來﹐設計都無法創造出任何價值﹐那麼它就絕對是無用的瞭﹗
※為什麼會開始想到這個主意﹖
﹁無用設計﹂一開始是我們參加世界各地不同的設計節活動時想到的。我們發現原來有很多與我們想法相同的個人﹑設計師﹑和創作者﹐他們超越瞭僅僅是要滿足人類需求與想得到東西的層次。這些設計師在設計時添加或創造出的價值﹐讓作品更加受到社會的矚目與渴求。他們本著自己的性情與人生觀﹐針對這樣的主旨﹐緻力於他們的構想和設計。這類行動正在迅速成長﹐造成的影響也越發顯著。
現在全世界都註意到我們這些個人的行動能對全球造成衝擊﹐並影響我們賙遭的環境。真高興見到設計師們如此熱情接受他們在社會上新的定位﹐擔當改變社會的有力推手﹐並認知到他們的作品很有潛力去正麵地影響人們對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世界的看法。打從我們一開始與這項行動產生瞭聯繫﹐就感受到一股創造性的能量﹐於是想到真該把這些不同的衝勁都結合到一塊兒。
大部分設計師收錄在﹁無用設計﹂這個主題的作品﹐都是首先在一些大型設計週的活動中展出的。我們覺得若能把所有這些個展收集起來﹐也會很不錯。這本書創造瞭一個機會﹐讓所有這些作品能結合在一起呈現。
※﹁無用﹂﹙UseLess﹚的構想是什麼﹖為什麼說是﹁無用﹂﹖
這本書的基本概唸是一繫列關於﹁無用﹂的構想。這些﹁無用﹂構想包括﹕
少就是多……或多或少……
少一點合理﹙Sane﹚﹐多一點意義﹙Sense﹚……﹙瘋狂的想法有時候更有意義。﹚
少一點金錢﹙Money﹚﹐多一點價值﹙Value﹚……﹙如何在花較少的錢設計時﹐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少一點機械﹙Machine﹚﹐多一點人性﹙Human﹚……﹙回歸到更手工藝﹑更人為的設計過程。﹚
少一點資源﹙Resource﹚﹐多一點創意﹙Creativity﹚……﹙如何在有限資源內更有創意。﹚
這些﹁核心﹂的構想探究瞭﹁價值﹂這個概唸﹐關於什麼是有用的而什麼是無用的﹐現代社會如何看待價值﹐而設計又能如何影響這些認知。被視為﹁無用﹂的物件或者想法﹐常常被丟棄或受忽略﹐因為它們被認為沒有價值。相反的﹐若是某個東西被視為極具價值﹐就會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價格通常就會非常高。
不過﹐價值的問題見仁見智﹐因為對於某人﹑某世代﹑某族群或某個文化來說寶貴的東西﹐對於他人可能不然。有位設計師說得好﹕﹁某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人的寶藏。﹂所以﹐我們想表達的是﹐有些本來無用﹑沒價值的主意﹐經由你正麵積極的設計﹐可以成為有用而且具有價值的資產。
※請再介紹一下﹁無用設計﹂的作品﹖
我們將這些作品集合成﹁無用設計﹂這本書﹐基本上相當單純。我們首先從全球三十幾個設計師的構想與設計中﹐選出適合我們主題的作品。這些設計師是從不同文化﹑揹景﹑創作領域中選出來的﹐包括藝術﹑攝影﹑網頁﹑互動設計﹙interactive﹚﹑時尚﹑平麵設計﹑產品設計﹑出版﹑工業設計﹑廣告﹑建築﹑和科技。在這本書中﹐他們運用瞭各式各樣的構想﹑技術和媒體﹐來創造並展示出無用構想中﹐對於許多基本問題的回答﹐例如﹁設計能讓你快樂嗎﹖﹂﹁設計能改善你的生活嗎﹖﹂﹁設計能幫助你嗎﹖﹂
所以我們有Marti Guixe這位設計師﹐他對於人類基本的飲食活動所做的打破傳統的奇思異想﹐導出瞭未來式食物設計﹙futuristic food designing﹚。
還有Jonathan Harris﹐一部份資訊揹景﹑一部份人類學揹景﹑還有一部份的視覺藝術傢﹑畫傢與小說傢揹景﹐他試圖從人們留在網路上的那些似乎沒什麼用的東西﹐探索並瞭解人類世界。
Stefan Sagmeister﹐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為滾石合唱團﹙the Rolling Stones﹚和龐剋樂團Talking Heads做的CD封麵設計﹐他把設計和人類快樂之間的單純連結﹐做瞭盡情的發揮。
FuriFuri 團隊的設計師們﹐在他們的慈善活動﹁玩具拯救兒童﹂﹙Toy Saves Children﹚中﹐刻畫出自然災難下人類的悲劇。這個慈善義賣活動﹐拍賣特別設計過的玩具﹐為受創於地震或海嘯的孩童們籌募基金﹐希望幫助他們回復到一定程度的正常生活。
Design & Disasters這個計畫﹐其中八個方案的設計重心﹐是要為自然的或人為的災難﹐提供慰藉或者復原。
Artenica和Thomas Matthews這二組設計﹐全力投入在永續設計的理唸上﹐他們的產品及空間創作﹐都祇使用可再生的資源。
Trent Jansen試著透過真誠且具詩意的永續性設計﹐在物件與它的使用者之間建立起聯繫﹐也因此為作品灌註瞭大量的情感價值。
Treasured Trash以及[re]design這二組設計﹐強調重新使用﹙reuse﹚﹐以好玩逗趣的風格做出再生設計﹙re-design﹚﹐他們堅信設計可以激發社會及環境的正麵改變。
Maison Martin Margiela他們包括瞭服裝和配件的Artisanal手工縫製繫列﹐把解構和再生設計提陞到尖端時尚的層次﹐找回瞭手工匠人在設計上的昔日榮耀。
攝影師Bruno Mouron和Pascal Rostain﹐十五年來運用狗仔隊偷拍的技術﹐翻遍名人和一般民眾的垃圾桶﹐然後拍攝下來﹐試圖展現從一個人消費和丟棄的東西上﹐可以看出他的身份與自我。不太合理嗎﹖會比你想像的還要有意義喔。
媒介者的工作﹐就是透過每一次的視覺影像來抓住你的視線﹐並且改變這個世界的想法。KesselsKramer機智諷刺的DO繫列作品﹐和2x4在廣告看闆﹑雜誌﹑海報﹑銀幕廣告上醒目的影像﹐都是在盡情綻放想像力﹐意圖創造一個想像中的新世界。COLORS也是傳達新的想法﹐希望幫助下一代發展出新的文化。
※﹁無用設計﹂裡的設計師是從哪裡選出來的﹖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找的是設計精神與設計過程符合﹁無用設計﹂主旨的設計師。一開始是個很艱辛的工作﹐後來我們倖運地從設計活動中﹑刊物裡﹐以及我們在全世界的旅遊中﹐發現並認識瞭很多這樣的設計師﹐而且其中許多人還介紹我們認識更多相同想法的人。就這樣串連下去﹐我們終於聚集在一起做出﹁無用設計﹂﹐真是太好瞭。
※你真正想表達的訊息是什麼﹖你希望達成什麼目標﹖
我們活在一個微平衡的生態體繫中﹐而我們所做的決定又會影響這個精細的平衡狀態。這種脆弱的平衡狀態﹐在社會上﹑政治上﹑文化上來說也是一樣。
所以﹁無用設計﹂其實是在探討我們共有的未來。從我們如何消費與消費什麼來看﹐從頭到尾﹐所有人都在設計過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每個人都在用他選擇的消費型態﹐﹁設計﹂著我們居住的世界﹐我們把這世界實實在在地塑型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每一個人都能積極參與設計﹐創造出正麵的價值﹐不用太誇張的改變﹐小小的﹑貼心的活動也能是好玩﹑有意義﹑又積極正麵的。
我們希望在閱讀瞭﹁無用﹂書籍﹑與﹁無用﹂的作品做出互動後﹐人們會更深刻感受到自己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並且會受到設計師們創作活力的感染﹐更有能力融入設計活動之中。我們希望到最後能創造出一個聲音﹐一個讓更多設計師展現他們無用構想的平台﹐並且讓讀者更能把我們的構想結合於日常生活當中。
※你認為設計?設計師能主動地為自己或社會或世界創造價值嗎﹖如何做﹖
可以﹐但是祇有當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做到對於消費者及觀眾的深思熟慮﹑傳遞訊息給他們﹑並且讓他們也能參與其中。
※你覺得永續設計是個可永續發展的活動嗎﹖設計能改變世界嗎﹖
是的。但到最後……是所有人在塑型這個世界的﹐並非祇有設計師。設計師在全人類的人口比例上﹐還佔不到0.01%。
※你對未來有何展望﹖
更多的無用構想成為有用﹐並且被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