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獸
- 作者:保羅.奧斯特
- 原文作者:Paul Auster
- 譯者:林靜華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08-10-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324644
- ISBN13:9789573324645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5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麥迪西獎】!
與《紐約三部曲》、《月宮》並列,
保羅.奧斯特早期三大代表作的最後一塊拼圖!
我開始相信,那場墜樓或許不是意外,
我最好的朋友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
滿懷理想的他,終將選擇面對時代的巨獸奮力一搏……
美國威斯康辛州鄉間公路旁發生了一起可疑爆炸案,引爆炸彈的人被炸得屍骨不全,無法辨識身分。警方根據死者皮夾中的一個電話號碼,找上小說家彼得?亞隆,但彼得卻宣稱與死者素不相識。
其實,死者正是同為小說家的彼得摯友沙克斯,十五年前的一場作品朗讀會,讓兩人從此結為莫逆之交,並在創作上相互提攜。彼得在沙克斯生前允諾將寫下這本《巨獸》記錄沙克斯那超脫常理的一生,因此他得在警方破案之前將書完成,以免死者的身分曝光後,事件的真相和沙克斯的真實形象會遭媒體扭曲,而沙克斯之死所代表的巨大意義也將灰飛煙滅……
保羅.奧斯特透過沙克斯的一生,描繪了美國從六○到八○年代的社會縮影,尤其是理想主義從高峰到式微的過程,而最後的炸彈攻擊便是在保守主義籠罩下理想主義者最後的孤注一擲!這本奧斯特早期的代表作品,仍處於其形式風格還很強烈的階段,現在回過頭來看,亦使我們得以拼湊出更完整的奧斯特創作圖像。
全書深入的刻畫出理想主義的幻滅,從個人、家庭價值、婚姻關係,到國家意象的全面崩解。隨時都處於潰決邊緣的內在張力讓整個故事讀來令人心驚,而雖然敘事幅線不斷交錯,但奧斯特的說故事功力就是高人一等,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時代巨靈的沉默巨響,確實不愧為當代重量級小說家的經典代表作!
●皇冠讀樂Club:blog.roodo.com/crown_blog1954
●皇冠青春部落格:www.wretch.cc/blog/CrownBlog
●皇冠影音部落格:www.youtube.com/user/CrownBookClub
作者簡介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譯者、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於一身,被視為是美國當代最勇於創新的小說家之一。
一九四七年生於新澤西州的紐渥克市。在哥倫比亞大學唸英文暨比較文學系,並獲同校碩士學位。年輕時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不斷嘗試各種工作,甚至曾參加舞團的排練,只為了『觀看男男女女在空間中移動讓他充滿了陶醉感』。
他早年的創作一直深受一些法國詩人及劇作家的影響,《紐約三部曲》則是他重新回歸美國文學傳統的轉捩點。他曾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莫頓.道文.薩伯獎』;後又以《機緣樂章》(暫名,皇冠將於2009年出版)獲國際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提名,並以本書《巨獸》榮獲法國文壇四大文學獎之一的『麥迪西獎』。
奧斯特的小說《月宮》、《在地圖結束的地方》、《昏頭先生》與《幻影書》,均以豐沛的想像空間,對自我與他者、孤獨與社會、心靈與物質進行沉思和反芻,充滿了智慧與迷人的丰采。其他作品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詩集《煙滅》、小說《神諭之夜》、《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以及《沒落之鄉》、《藏書閣之旅》、《黑暗中的人》(皆為暫名,皇冠將陸續出版)。
一九九○年代起,奧斯特並積極參與電影工作,除為華裔名導演王穎編寫『煙』的劇本(『煙』曾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並與王穎合導了『面有憂色』,以及獨立執導『綠寶機密』(Lulu on the Bridge),深受稱許。
目前他與妻兒定居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林靜華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獲六十九年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曾任職聯合報系、歐洲日報編譯組副主任,現專事翻譯,譯著等身。
導讀
名作家 馮光遠
八零年代是美國自由派知識份子、左派、以及老嬉皮非常難過的一個年代,雷根時代流行、推動的一切,都跟這些人尊崇奉行的價值格格不入。
本書主人翁班傑明.沙克斯其實從七零年代開始,就一直是這麼一個難過的人,最後他意外死於自製的炸彈。諷刺的是,炸彈原先的目標,是一些安置於小鎮廣場或者特定建築外面,模仿自由女神雕像打造出來的自由女神仿製品,自由女神為美國立國精神的象徵,可是仿製品在藝術上全然失去原來價值、在商業上充斥銅臭味,因此成為沙克斯蓄意破壞的目標。可悲的是,當自由派一掛人在時代洪流的推進下也不得不漸次修正他們的價值時,堅持原湯原味價值的沙克斯死於自己製造的炸彈,便成為一種宿命。
《巨獸》全書便起於沙克斯的這個橫死,他的老友彼得.亞隆企圖在聯邦探員找出死者身份之前,於短時間之內將沙克斯的人生故事據實道來。透過亞隆對他們友誼的回溯,我們看到的,是兩個才情志趣不相上下的年輕紐約作家,他們對創作、對愛情的實踐。
影響這兩個理想主義者在實踐過程中做出不同選擇的一個個因素,其實也透露出奧斯特自己對於寫作一事從不間斷的質疑,我們幾乎可以從沙克斯和亞隆身上拼湊出奧斯特。做為一個不斷思索『作家意義為何』的寫作者,奧斯特把一些殉道者才有的氣質安在沙克斯身上,布置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設計在他諸多離奇的境遇上,從沙克斯最終體認到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其實也是奧斯特利用沙克斯達成的一種自我救贖。
我們熟悉的奧斯特作品裡一貫的主題,自我的探索、身份的追尋或更新、甚至為了堅持理想不惜付出代價,在《巨獸》裡依舊旗幟鮮明,只是這回驅策兩位作家邁進的動力,有個更清楚的脈絡。一開始,在沙克斯出場的敘述裡,我們便清楚知道《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作為全書道德指標的重要性,亞隆描寫沙克斯,『梭羅是他的典範,如果沒有他的「公民不服從」先例,我想沙克斯也不會成為現在的沙克斯。』就提綱挈領地把沙克斯未來必然會面臨的困境其源頭標示出來,他拒絕前往越南參戰因而服刑,他在獄中撰寫的小說《新巨像》明白點出『美國已迷失了它的方向。梭羅是唯一能為我們指引方向的人,如今斯人已去,我們也喪失找回自己的希望了。』
不要忽視這些情節,面對著與他理想作對的美國政府這頭巨獸,沙克斯後來會有的念頭與行動,正是前面的這些鋪陳,讓我們看到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接踵而來的挫折中,如何頑強地履行自己做為一個不合時宜的左派的責任。
奧斯特也擅長用情慾直接戳破那個偽善的年代,熱血青年不但衝撞保守的政治,熱血青年也在愛情的迷宮裡勇往直前,什麼樣的挫折險阻,都無損他們表達愛情的決心,他們的目標確定,他們的行動堅毅。奧斯特筆下兩位男主人翁在《巨獸》書中面對一一登場的女主人翁,構成這本書最曲折離奇的情節,這些情節讓人著迷,因為男女主人翁他們的行事,還讓我們看到奧斯特書裡經常流露的一個重要主題──文明,是的,他們甚至用文明解決包括通姦在內的問題,因為文明,我們有機會學習許多不同的理解事情的方式,因為文明,我們得以一層一層切進愛情多面體的核心。
做為一個推崇十九世紀超越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作家,沙克斯在佛蒙特山林居所安靜寫作的日子,竟然會因為一次森林迷途,而導致一連串驚悚的發展,最後以炸彈客身份意外身亡,其實這樣子的佈局,才是閱讀奧斯特小說可以得到的最大的啟示──每當你以為人生就這麼定調了,卻總是有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逼使你不得不駛離規劃好的道路,選擇一條最不可預料的岔路出去,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終於有機會去實踐那個人生最初始便設定好可是後來卻因種種因素被壓抑得漸漸模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