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定價:450
NT $ 405
  • 作者:王俊雄徐明松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08-10-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97393X
  • ISBN13:9789866973932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要瞭解台灣今日建築樣貌的成形,首先當認識台灣過去建築發展的脈絡,要瞭解台灣建築發展的脈絡,就應當自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開始認識。

  台灣現代建築在二次大戰之後有了相當明顯的轉變,一方面由於脫離日本殖民,日籍建築師紛紛撤離台灣,另一方面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形式成為主流,加上台灣50年代接受美援之後所面對的20世紀現代主義風潮,1950-1970戰後的這20年成為20世紀台灣建築發展最特殊的一個階段。

  本書所介紹的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主要來自三類建築師:一、在中國大陸出生,在大陸或海外受教育後來台的建築師;二、外國建築師;三、在台灣出生,在日本受教育的建築師。這些建築師的建築養成教育皆不在台灣本地,但他們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下一代在台灣接受建築養成教育的建築師,進而逐步形塑出現今台灣建築的風貌。

本書特色

  本書按年代收錄30件作品,其中有像王大閎一樣大陸來台的建築師作品,像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台北教師會館、圓山大飯店、南港中研院美國所等,也有完全接受日治教育的台籍建築師,像台南神學院與高雄三信高商;還有就是藉由西方宗教的傳播所引進的外國建築師作品,後者為數眾多,力量不能輕忽,因為是更直接的現身說法,例如1957年美國建築師Anthony Stoner的台北聖多福天主教堂、1960年瑞士工程師 Dr. Justus Dahinden 的公東高工、1960年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Bohm 的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及1968年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的聖心女中。

作者簡介

王俊雄

  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主授設計,並探險於台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

  著有〈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浮游的片段─台灣博物館空間解讀〉、〈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台灣建築現代性〉、〈憂鬱的現代─王大閎與台灣建築現代性1950-70〉等;其它多篇建築評論,散見於建築專業雜誌。且曾參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其他身外之物包括:一堆內容彼此不相干的書籍,一溫室蝴蝶蘭與兩隻狗。

徐明松

  建築史學者與建築、都市評論,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著有《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田園城市,2002)、《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田園城市,2003)、《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總策畫與合著,誠品書店,2005)《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合著,木馬,2005)、《王大閎》(合著,建築師全聯會雜誌,2006)、《十城十美》(合著,聯經、2006)、《跟著建築去旅行》(合著,聯經、2006)、《王大閎—永遠的建築詩人》(木馬,2007)。

 

目錄

年份 建築物名稱 建築師
1953 建國南路自宅 王大閎 1918~
1972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王大閎1918~
1961 後壁菁寮天主堂 波姆(Gottfried Bohm) 1920~
1960 台東公東高工 達興登(Dr. Justus Dahinden) 1925
1957  台北市聖多福天主教堂 史托勒(Anthony Stoner)
1968 台北八里聖心女中 丹下健三 1913~2005
1958 台南市民族路林宅 金長銘 1917~1985
1957 台南市大同巴哈伊教中心 賀陳詞 1918~1994
1962  成大第三餐廳 賀陳詞 1918~1994
1959 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 盧毓駿 1904~
1961-1971 台北圓山飯店 楊卓成1914~2006
1962 高雄三信高(家)商學生活動中心 陳仁和 1922~1989
1963 高雄三信高(家)商波浪大樓 陳仁和1922~1989
1962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現為音樂系館) 陳其寬 1921~2007
1963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貝聿銘 1917~、陳其寬 1921~2007
1959 東海大學校長會館 陳其寬 1921~2007
1957 東海大學舊圖書館 張肇康 1922~1992
1963 台大農業陳列館 張肇康 1922~1992
1968 台北嘉新大樓 張肇康1922~1992、沈祖海1926~2005
1963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 沈祖海 1926~2005
1973 台北海關大樓 沈祖海1926~2005
1967 台中衛道中學教堂 修澤蘭1925~
1963  台南神學院頌音堂 林慶豐
1965 基隆六堵鹽野義製藥廠 板倉準三 1904~1969
1970 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貝聿銘、李祖原、彭蔭宣
1972  南港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王秋華
1973 台北大陸大樓 吳文熹 ?~ca.1965
1969 清華大學體育館 張昌華1908~
1972 台北教師會館 張昌華1908~
1972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 黃寶瑜

 



  首先,《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Rustic & Poetic: An Emerging Gener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Postwar Taiwan)一書,以我所知,原來被出版社將書名誤寫為《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大師》,並邀我寫序。本書是建築史研究的資料收集工作,寫序是件榮耀的事。可是,有些關於建築史的方法論問題,還是需要先做提醒,也就“以發問為序”。目前,出版社已更正書名,我的質疑也失去了前提,不宜再做為序言,或許,原序言改做為書後代跋,也還有些建築史研究的提醒意義吧。

  若書名稱為《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建築師”就很恰當了,何須考量市場銷售,稱為“大師”呢?或許,作者們認為書中不能窮盡所有建築師,所提到的建築師,皆為大師。以大師相稱,為示尊崇。可是,“大師”(master)這個詞,放在廣告措辭與語言浮誇的台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脈絡裡,早就被用得過於浮濫,失去了master技能熟練,掌握全局的手藝“師傅”原意,而成為虛榮的冠冕。相信書中的建築師,有不少實實在在的專業者,並不見得樂意被這個台灣式詞語相稱。一位1990年代之後才出頭的,有些設計能力的台灣年輕建築師早就提過尖銳的質疑:“大師滿街走,台灣卻是這麼醜?”台灣這麼醜,而且不是普通的醜,國家的政策與角色應是關鍵,建築師也難辭其咎,這事倒值得細究。

  作者們是在從事建築史的基礎資料收集工作,值得肯定。但是,本書一方面像是“建築師列傳”,一方面又像是“建築物作品”,這是建築史研究在方法論上的黑格爾右翼藝術史遺留,經歷過1960-70年代的社會運動與學院的理論反思,在21世紀很難再回到從前。沒有方法論上的警覺與干預,建築史寫作就很容易不自覺地在鞏固建築師個人神話與專業威望相關連的品牌利益。這樣,就沒有知識的條件來分析書中提到的難堪,僅能以“創作權的尷尬”待之。建築,本來就是一個集體團隊勞動的結晶,而建築師的證照,則給予了制度裡的法定代表人角色。是什麼樣的個人得失之心,造成了尷尬?這就是東海大學教堂的設計,竟在貝聿銘與陳其寬都已年老時,造成兩人間的不快。

  其次,若以建築物作品為研究對象,則無法顯現作者們的疏漏,對建築類型視而不見。於是,研究對象泰半為公共建築與機構建築,卻不見民間的住宅討論?建物類型(building type)重要,但終究是功能主義產物,建築類型(architectural typology),或者說,營造類型(building typology)的思考,可以提供更多的光線。譬如說,台灣社會在1960年代,歷史性地空間商品化而產生的“販厝”,也就是“透天厝”,這是重要的建築類型。它們經由加強磚造,簡易鋼筋混凝土與亂砌磚的技術力量,徹底將台灣的鄉土地景翻攪,成就為台灣民間版的“現代建築”。建築史研究者豈能視而不見?若視而不見,建築史研究脫離台灣社會現實的成見豈不可怕?

  其次,四到五樓的步登公寓(walk-up apartment) ,這是台灣都市的重要建築類型,這是台灣都市生活中的城市典型居住元素,難道不是建築師的作品?王大閎設計步登公寓時,每個單元不在腰上設入口,而將動線移至外端,由陽台進入。建築師將共同樓梯的轉折平台調至內側,讓動線由外側入門,於是,使用者轉身至陽台入門之後,身體得以面對正中軸線的設計講究,是考量漢人傳統住宅祖先牌位與中軸線的產物。建築師的用心值得肯定。

  至於最近的重要保存運動才凸顯在社會的注意力之中的,陽明山美軍宿舍,見證了1950年代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政治關係,這正是軍事與政治對領土的直接支配,也就是帝國主義與殖民依賴的關係,因此,劉自然與台北事件就有了更深層的反抗意義。同時,陽明山美軍宿舍還關係著沈祖海建築師的角色,沈祖海運用日本殖民時期引入台灣的美國鄉土建築元素,雨淋板(魚鱗板,Shingle)構造,建成美軍宿舍,還給他們一種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經驗。對美軍宿視而不見,不正吻合了拆除者認為它們是沒有代表性的建物的說詞?

  假如不是去政治的思考,又豈能不提到慈湖的仿閩南式建築物?慈湖在1959年建立,1962年命名慈湖,1975年更名為慈湖陵寢。這是1970年代中期。有政治代表意義的建築物。

  進一步,中正紀念堂似乎僅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與楊卓成(和睦)條目下提及,似乎有所不足?誠然,中正紀念堂遲至1980年完工,但是,1975年籌備,1977年動工,這正是歷史斷代的不易之處。對戰後台灣的建築史言,這幾棟建築幾乎可以形成政治分水嶺的意義。

  在建築史斷代的根本問題上暴露的是歷史的結構性轉化過程,本書基本上是1970年代初期以前的建築物與建築師。簡單地說,這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之前,都市化所伴隨的都市、區域、與土地政策失控,台灣房地產狂飆之前的台灣社會產物。這些建築師,可以說是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移植(transplanted)台灣的制度性執行者,也是早期的建築專業者。因為殖民時期,輪不到被殖民者擔任建築師,所以稱為台灣的第一代現代建築師亦無不可。這時,我們確實需要歷史研究方法論上的提醒:現代論述的空間化(spatialization of modern discourse),以至於,認識現代建築論述(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的建構,有助於開拓我們對權力與知識關係的新視野,可以避免將建築論述視為建築師個人意識內在的轉化,這樣,建築的象徵表現也才得以揭示,建築的意義也才得以探討。它們在競爭現代性(contesting modernity)。這樣,1950-1970年代的台灣建築學院、建築師專業、現代建築論述建構,以及,國家(state)的性質與作用,才會浮現在我們的視線裡。讓我們共同面對我們的歷史,現代建築在台灣的移植過程,以及,現代建築論述與機構(institution)的作用。這樣,我們才會發現,對建築形式與建築自主性的自我呢喃,就會像是說給自己聽的無聊低語。形式主義,追求建築形式的烏托邦,不但是現代建築師的致命吸引力,也是成為其制度共犯的建築評論者同樣的死穴。

  最後,值得深思的是,在所謂的粗獷與詩意之外,已經成為當前廿一世紀建築專業者的共同價值觀,保存(conservation, or preservation),為何不曾見於昔日的現代建築先行者的詞語之中呢?這樣,我們才會懂得,最後,現代建築論述的空間化,排除的是什麼呢?傳統的建築與地景,徹底從台灣的土地與時間裡消失了!這是美麗之島成為現代建築的廢墟台灣的早期階段。

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080920原稿
20080923修改

推薦文

漢寶德
最近的過去

  在過去,我們總把歷史視為遙遠的過去所發生的故事。建築史上所留下來的作品如果不是供我們學習、欣賞的經典之作,至少是代表一個時代風格,可供我們憑吊、感喟的史蹟。這種歷史觀在上世紀的末葉已經逐漸改變,歷史已被體認為昨日的記憶了。

  這種發展至少有兩個背景力量推動著。第一,時代的腳步飛快的移動,今天的世界在一年內發生的事,可能相當於過去的一個世紀,轉眼間,我們視為現在的,忽然就成為過去,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在我們的一生中,一直不斷的經歷時代的轉變。像古代那樣,時間像凝止一樣的停留數百年,已經不再回來了。建築的壽命大幅的縮短也是意料之事。第二個力量是資訊。今天是資料充斥的時代,實質的世界雖迅速改變,但影像中的世界卻一直存在著。建築可能很快自世上消失,影像卻有意無意的留下來了,使得我們回顧昨日,有記憶猶新之感。

  有了這兩個背景的條件,一方面使我們不得不把歷史的紀錄拉到昨日,以免自我們的記憶中消失,另一方面我們也有條件建構一個甫消失的歷史。這就是近年來全世界都重視「最近的過去」的原因。即使是有些國家博物館的收藏政策也因此而改變了。

  基於這樣的理由,很高興看到王俊雄與徐明松兩位教授合作完成了戰後的第一部建築史料的紀錄。在台灣的建築史上,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到今天的這一段,一般認為是「現在」,不是「過去」,然而不可諱言的,大家對上世紀中葉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年輕一代對當時特殊政經條件下的建築,已經完全沒有認識,已經十足稱得上歷史了。不只是年輕人,連我這樣在讀書時就親身經歷的見證者,對那一段歷史也已經逐漸淡忘。我們需要這樣的書,特別是因為台灣地處現代文明的邊緣,受歐美國家的影響,並沒有自己的現代建築史,對前輩的作品缺乏一個足以保留記憶的管道。那個時期的建築,不論有沒有保留的價值,都是我們當代建築的前身,都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
 
  也許是這個理由吧,兩位作者花費精力,蒐集大量的資料,以保留記憶的心情編這本書,是以作品為主,以建築師的生平為副而寫出來的。這不是一本建築史,因此沒有發展的脈絡與歷史的觀點。這也不是作品精選集,所收納的作品,在建築價值上並不整齊。何況尚包括了若干外國建築師的作品,與台灣當時的建築顯然並無歷史淵源,也無比較的基礎。

  很感謝作者以他們研究的精神,為我們收集了這麼詳盡的資料。坦白地說,這本書中呈現的有些作品,我的教書生涯雖活躍在那個時代,也並不熟知。連我自認為很熟悉的王大閎先生的作品,也賴他們的資料彌補缺漏。例如我以前不曾看過他為故宮競圖所作的設計。學者的工作,對學術的貢獻是長遠的。台灣早晚需要一部現代建築史,這本書也許是逐步認識台灣現代建築的第一頁。每一位關心台灣建築的朋友,都應該重視資料收集整理的意義。

 

內容連載

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60
Justurs Dahinden
/王俊雄

建築師小傳
達興登(Justurs Dahinden) 1925~

達興登(Justus Dahinden ),1925年出生於蘇黎士,瑞士知名建築師、建築學者。他早年曾潛心研究美國建築師萊特與西班牙建築師高第的作品,這個經驗不僅使他的創作更加活潑,同時也使他的設計能在激進設計與嚴謹的方法間取得完美的平衡。1949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建築系,1956年再取得Ph.D.。1955年在蘇黎士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建築語言明顯受到自身虔誠宗教觀的影響,而事實上,他對於宗教建築的見解,也成為他對都市建築設計的理論基礎。達興登亦受到六、七○年代新前衛主義:英國建築電訊(the group Archigram)與日本代謝論團體(Metabolist Group)的影響。他的都市烏托邦(urbanotopia)則企圖尋求一個替代方案,取代巨型大都會((megalopolis)裡的非人性化都市現狀。作品看似穩定的結構,其實是相當具動態與彈性的空間組織,能夠與社會、都市既存的紋理緊密結合,甚至融為一體。曾獲得1981年巴黎建築大獎(Grand Prix d’Architecture)、2003年斯洛伐克(Slovakia))提名他為密斯歐洲建築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 for European Architecture)得獎人。重要作品除1960年的台東公東高工外,還有1966-69年在Wildegg的聖安東尼教堂(St. Antonius Church),1970年在蘇黎士的Ferrohouse、1987年在Bern-Ostermundigen 的Migros OM 超級市場、2005年在蘇黎士的Binzmuehle Zuerich。

位於台東市區西北的公東高工,1960年由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那時距白冷會第一位教士踏上台東土地不過七年光陰。白冷會全名「白冷外方傳教會」,成立於1921年,會士以瑞士籍教士為主。因自許盡可能在「貧窮、受剝削、受輕視及失去人權的」人群中展開傳教工作,1953年白冷會選擇當時最偏遠落後的台東,作為在台灣傳教的開端。白冷會從此在花東地區投入可觀的人力物力,到1970年代初期,已興建了超過100座教堂,歸化者亦超過兩萬人之眾。建立公東高工是白冷會來台宣教初期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目的在協助處於邊緣之青年能藉由職業教育邁入現代主流社會,而同時也可以替台灣社會培育厚植產業所需之人力。而白冷會對公東高工創建之重視與謹慎,可由其特地從母國瑞士,聘請建築師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來規劃設計看出。

從設計結果來看,達興登對現代主義建築理想與原則相當熟悉。在公東高工校舍中,他同時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代建築論述。在處理一至三層的實習工廠、教室及宿舍等世俗空間時,達興登運用的是現代建築主流的理性主義論述。為了合乎工廠、教室與宿舍各有其不同尺寸與需求,也為了節省建造經費,達興登大膽使用台灣少見的「板結構」,嘗試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將需要不同的各式空間整合,而由此具現為清水混凝土直接裸露的粗獷造型,最終達到結構、空間與形式三者明晰合一的現代建築理想。然而在面對教室大樓頂層的小教堂,可能是為了反映其宗教性格,達興登一反下面三層的理性原則,以情感性的象徵主義手法來設計。他充分運用斜面屋頂、噴上粗面水泥的牆面、微明而戲劇地貫穿教堂主軸向的天光,以及牆面鑲彩色玻璃等方式,製造出一種厚重、幽暗、充滿宗教象徵性、沈思靜謐的聖堂空間,一如柯比意於1950年代運用在廊香教堂與拉圖黑修道院的空間手法。

公東高工完成後不久,其理性爽直中兼帶有神秘優美的建築論述,立刻成為台灣本地建築師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對於當時有志於追求現代建築、但苦於只能從為數不多的書本和雜誌中吸取養分、難以親見現代建築典例的年輕一輩建築師而言尤是如此。藉由吳明修在當時台灣唯一的專業雜誌《建築》(雙月刊)的介紹,公東高工的影響力跨出了偏遠台東的侷限,同時也與台灣那時方興未艾、屬於現代主義路線的教堂空間新美學相呼應;雖然這些平行案例並不如公東高工小教堂那般直接顯露柯比意的影響,而是各有其論述的脈絡。當時這些案例,如公東高工般由外國建築師設計者,包括台北中山北路的聖多福教堂(1957)、台南後壁鄉菁寮聖十字堂(1961)、聖心女中(1967)和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2)。至於台灣本地建築師的迴響,則包括台南大學路天主教大專學生活動中心(1962)、宜蘭羅東長老教會(1965)和台中衛道中學教堂(1967)。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