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萬種死法(25週年精裝紀念版)

八百萬種死法(25週年精裝紀念版)
定價:360
NT $ 210 ~ 324
  •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08-05-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3952X
  • ISBN13:9789866739521
  • 裝訂:精裝 / 4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馬修,你知道這城裡有什麼玩意兒嗎?這個他媽的都市叢林臭爛汙裡有什麼,你可知道?有八百萬種死法。
  紐約,有八百萬個故事,有八百萬種死法。

  我名叫馬修,是個酒鬼。有個我認識的女人昨晚被殺。她雇我保護她的安全,我拍胸向她保證沒問題。殺她的凶手誑了我,而我相信他,結果她死了,現在我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這個念頭不斷的在啃我、囓我,叫我坐立難安,而每繞過一個街角就是一間酒吧,每走過一個路口就是一家酒鋪。喝酒不能讓她起死回生,但不喝酒也是一樣。他媽的我為什麼得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

  二十五年前的初夏,勞倫斯.卜洛克的《八百萬種死法》出版。當年,它與歐美推理界最高榮譽的愛倫坡獎擦身而過,只提名沒獲獎;專門評選以私家偵探為小說主角的夏姆斯獎,則將年度最佳小說的榮譽頒給了這本書。

  相隔十一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予勞倫斯.卜洛克「大師獎」──簡言之,這正是推理界的名人堂,代表無上的榮耀,勞倫斯.卜洛克將與阿嘉莎.克莉絲蒂、艾勒里.昆恩、約翰.狄克森.卡爾、喬治.西默農、亞佛烈德.希區考克、格雷安.葛林等前輩垂名青史。 大師級的作家,最傑出、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精裝紀念版隆重上市,等待您細細品嘗。

作者簡介

勞倫斯.卜洛克

  是當今最知名的推理小說作家,曾獲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頒贈大師獎表彰其終身成就,曾五度獲得知名的愛倫坡獎、夏姆斯獎與尼洛.伍爾夫獎,以及法國、德國、日本等國所頒發的各大推理獎項。他還曾獲得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所頒發的鑽石匕首獎,成為繼莎拉.派瑞斯基與艾德.麥可班恩之後第三位獲此獎的美國作家。 卜洛克目前著有超過五十本書以及多部短篇小說,已在臉譜出版的系列作有「馬修.史卡德系列」、「雅賊系列」、「密探系列」及「殺手系列」等。

 

紀念版後記

  我開始寫馬修.史卡德的故事,是在一九七三年底。我其他的小說系列都是無心插柳的──一開始只打算寫單本書(或者像「殺手凱勒」系列,原先只是個短篇故事),然後一連串的因緣巧合,才發展成系列作。不過史卡德系列不同,在我寫第一本書的第一章之前,就已經打算要發展成一系列了。我先寫了一份提案,然後戴爾出版公司(Dell)的總編輯比爾.葛羅斯(Bill Grose)同意了,我就陸續寫出前三本書(《父之罪》、《謀殺與創造之時》、《在死亡之中》)。

  這三本書在一九七五?六年出版了,但當時在戴爾出版新小說的時機並不好。儘管這三本書的書評不錯,《謀殺與創造之時》還獲得一九七八年愛倫坡獎的提名,但書的發行狀況不理想,賣得也不好。當時我以為馬修.史卡德就到此為止,但我錯了,而且錯了不只一回。

  之後我寫了兩篇史卡德的短篇小說,〈窗外〉(Out the Window)和〈給袋婦的一支蠟燭〉(A Candle for the Bag Lady),兩篇都發表在《希區考克推理雜誌》(Alfred Hitchcock’s Mystery Magazine)上;另外,我又在一九八○年寫了第四部史卡德小說,《黑暗之刺》。我沒理由認為哪家出版社會願意接手一個失敗的系列,但這是我當時想寫的,於是我就寫了。第一個看到這本書稿的出版社發行人是Arbor House公司的Don Fine,他把這本書以精裝本形式出版(戴爾版都是直接出平裝本),結果在讀書俱樂部的銷售成績不錯,又授權了平裝本,同時還有幾篇很正面的書評。馬修.史卡德復出成功了。

  但他開始改變了。

  這是我在一九七三年始料未及的。當時我以為,如同類型小說裡絕大部分的人物,不管寫幾本,史卡德基本上都會保持不變。他不會老去,也不會改變日常行為模式。他在阿姆斯壯酒吧裡靠後方的角落,永遠會有個老位子;他會喝他的不摻水純威士忌或加進咖啡裡,看時間早晚或心情好壞或月亮圓缺而定。老天在上,他幹嘛要改變呢?

  我不確定他有太多的選擇。

  我並沒有先入為主地認為,主角的變化或成長或老去,就會決定一個系列的品質。系列小說的一大魅力,就在於讀者可以回到一個之前曾愉快探訪過的世界,更深入了解他們喜歡上的各個角色。我寫柏尼.羅登拔「雅賊系列」的時間,大概就跟史卡德系列一樣久,但柏尼從不曾步履蹣跚或增長年紀或更有自覺,而且也沒有必要。

  但史卡德,我卻是以另一種層次的現實感來經營的。在寫一本書的時候,如果不讓主角受到前一本裡種種經驗的影響,我就沒法認真寫下去。他必須成長,他必須改變,而且,他必須老去。

  從《黑暗之刺》開始,這一點就變得很明顯,這本書的結尾是史卡德首次感覺到他有飲酒的問題。他還走進了匿名戒酒協會的聚會──旋即匆匆出來,去了阿姆斯壯酒吧。

  但當時我覺得,他會再回去的。

  下一本書是《八百萬種死法》,比起前面四本書,這本的篇幅是兩倍。原因是這本書一口氣同時在處理三件事情。

  第一件,跟前面四本一樣,是關於調查一樁犯罪的故事。這當然是全書鋪陳的主軸,就跟任何犯罪小說該有的大方向一樣。

  但這只是一部分。在試圖解開琴.達科能的謀殺之謎的同時,史卡德也在跟自己瀕臨危機關頭的酗酒問題搏鬥。他努力戒酒、勉強去參加匿名戒酒協會,一直是整本書的主要元素。

  最後一件,如同書名所暗示的,這是一部沉思錄,談生活在紐約、以及其他任何地方的險惡本質。

  一九八一年,我花了一整個夏天搭灰狗巴士漫遊全國各地,歸來後的那個秋天,我就在寫這本書。當時我住在華盛頓高地的港口大道,不過大部分生活還是以格林威治村為中心──在夏天的巴士之旅前,我就住在這裡。我每天寫作告一段落後,大半都會買一份紐約的《每日新聞報》,然後搭乘往下城方向的A線地鐵。在車上,我仍深深沉浸在史卡德的世界裡,而我所看到的報紙新聞──有關隨機的暴力和猝死──往往就不覺間融入了次日的寫作中。

  寫這本書時,我一直很擔心篇幅。顯然對一本犯罪小說來說太長,尤其是第一人稱敘述的偵探故事。但我知道必須讓故事自行發展,我也不想加以設限。另外一定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編輯Arnold Ehrlich或發行人Don Fine,都從來沒有針對篇幅表示過憂心。相反地,他們一拿到書稿就趕著編印──那幾年Arbor House幾乎做任何事都很趕,就像巴頓將軍的部隊,速度快得讓後勤補給趕不上──然後在一九八二年初夏出版,正好就是我寫這篇後記的二十五年前。

  老天,這二十五年跑到哪兒去了?

  《八百萬種死法》在評論界一片叫好,《紐約時報》還登出一篇讚許有加的書評。《時代》周刊派了一名攝影師到我位於布魯克林區綠角的公寓──或許是受到史卡德的客戶錢斯的啟發,我寫完書不久,就搬到了這裡──替我拍照。不過後來照片和書評都沒有登出來過。即使如此,書的銷量還是相當不錯,二刷加印了一小批,還發行了一個讀書俱樂部版本。這本書被提名愛倫坡獎,又提名並贏得夏姆斯獎,同時也讓整個史卡德系列獲得前所未有的矚目。

  然後,我以為這個系列結束了。

  天曉得我不想結束。我喜歡馬修.史卡德,覺得他迷人的性格和口吻,讓我寫作起來饒富趣味。但對我來說,他的故事好像都已經說完了。

  到這時為止,史卡德系列的五本小說都各自獨立,但也可以視為史卡德五部曲的五個部分。而在最後一本,整個故事走到了終點。在結尾中,史卡德歷經了一次心靈的滌淨,這種滌淨通常是一生只有一回──也許在真實人生並非如此,但卻是小說中的通則。馬修.史卡德才剛處理過他人生的核心問題,而且顯然解決了。之後他可能會有人生的重心,否則他也很難過繼續過下去;但他往後的人生,會有讀者想看嗎?更重要的是,我有欲望繼續寫下去嗎?

  當時我總告訴大家,史卡德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後來我嘗試寫第六本小說,但似乎寫出來的一切都筋疲力盡而失去生氣,太明顯了。

  我無計可施。他的故事結束了。

  好吧,顯然我錯了。從那時開始,我又寫了十一本馬修.史卡德的小說,最近一本是《繁花將盡》。史卡德繼續成長、改變、老去。在第八本書中,由於史卡德和伊蓮.馬岱過去都曾有淵源的一名殺手出現,使得這兩個人重逢,發展出戀情。過了幾本書,他們結了婚,搬到史卡德原居公寓對街的凡登大廈。在這中間,史卡德拿到了私家偵探執照,沒多久又放棄了。

  然後,到了現在,我發現自己再一度很確定,史卡德和我緣份已盡。他已經年近七十;儘管身體還很健康,但要出去冒險犯難還是有點嫌老了。他好像準備好要退休了。

  然而,以前我犯過錯。以後的事情誰曉得呢。

  老有人問起那部《八百萬種死法》改編的電影,所以我大概也該談談。大家都看過書,卻老想談電影。誰曉得為什麼?

  當初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買下這本書改編電影的優先權,也寫了一兩個模糊的劇本初稿。然後又有其他人接手,但電影遲遲未能完成,最後在一九八九年終於上映,影評不好,票房很差,就這樣。男星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和安迪.賈西亞(Andy Garcia)表現出色,但仍不足以挽救整部電影。而且上頭決策的人後來又開除了導演哈爾.艾許比(Hal Ashby),沒讓他參與最後的剪輯,可是艾許比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剪輯,所以開除他也對電影成績不會有幫助。(這是艾許比最後一部電影,我不知道這部片是不是導致他後來過世的原因之一,但總之也不意外。拍攝期間我見到他,注意到他的喜悅中有一絲憂愁,後來看到電影時,我就完全明白為什麼了。)

  電影取材自原著的部分並不多──這是個徹頭徹尾的紐約故事,但很奇怪,電影卻把背景搬到了洛杉磯──不過我從不覺得電影製作者的首要目標是如實在銀幕上呈現作者的版本。我覺得,電影的主要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拍出一部好電影。但是很可惜,這部片子卻沒能做到。

  在初版過了整整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八百萬種死法》以漂亮的精裝版重新問世,對我真是莫大的喜悅。Arbor House的初版如今已經成了搶手的收藏品(「收藏品」的意思,就是表示有人願意以高出真正所值的價錢去買它),就連第二刷和讀書俱樂部的版本都變得很貴了。這個新版本可以滿足收藏者,以及想買本裝訂精緻的永久版放在書架上的熱心人士,填補長期以來的遺憾。

  而且各圖書館也可以添購一本曾名列許多犯罪小說經典書單的著作。我很開心,也希望你們喜歡這本書。

  ──勞倫斯.卜洛克 於格林威治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8
    $210
  2. 二手書
    69
    $250
  3. 新書
    85
    $306
  4. 新書
    88
    $317
  5. 新書
    9
    $324
  6.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