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從投資的觀點來看人生。
因為我身上流的血,是由成長於大阪且為關西商人的母親那裡而來,遇到任何事都會教我用「這樣做會不會損失」和「學習是一件有利益的事」這種損益關係來看事情,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
撇開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對我而言,在嘗試任何事情之前,都會先思考這樣做是損失還是有利益。
即便在選擇大學的時候,雖然我希望能夠成為一位電影導演,但無法保證將來能在電影公司或電視台工作,如果不順利的話,很可能連糊口都有困難。若是取得醫師執照,節儉過日子,那麼兩年一次製作小型成本的電影將不會是夢想,等拍攝幾部片後,我想很有可能也會出現一部好作品,所以我選擇了醫學系。
在準備聯考的時期,常會考慮所花的時間是否和讀書成績呈正比,也就是常常考量讀書的經濟效益再去唸書。遇到不會做的問題,就直接看解答死背,因而衍生出一套和田式學習法。
休養也是一項重要的投資。準備聯考時,充分取得睡眠時間,反而會提高效率,不要放棄睡眠時間,其實往往在清醒後,更能掌握時間做更有效的運用,也更為專心。自從加入文字工作者的行列之後,工作愈努力就獲得愈多財富,讓我從年輕就有搭乘指定席豪華列車或坐商務艙的習慣,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休息,對旅程或回家後的工作效率也是一大助益。
無論是犒賞自己也好,或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好,這投資都是值得的。
在聯考的日子裡,如果順利達成進度,就會去看一次電影。現在回憶起來,下定決心去奢侈一下反而能振奮精神工作,我認為這樣的投資是正確的,同時在自我成長階段中,培養口才、見多識廣的經驗,更是一項非常值得的投資。
現在,我能順利回收對自己的投資,至少很驕傲自己當時所花費的投資成本,現在都能賺回來了。
不過,也有對於生活斤斤計較,總是把投資擺在第一位的人。若只是考量報酬率,對於花在這上面的金錢和時間是否也有些可惜呢?
至少像我們這個世代之前的人,無條件奢侈一下也許會有點罪惡感或引人側目,但若以投資立場來看,應該就比較能輕鬆自在的使用金錢。例如,我的本業專攻老年醫學,所以我知道,高齡後心理和身體的相互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也就是說,首先心理要保持健康,上年紀後才不會快速衰老,免疫力系統才能繼續保持健康狀態;另外要預防情感方面的老化,積極使用大腦或身體,才能達到防止全身老化的目的。
能夠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奢侈的事,反而是有益健康的。不擅長傾聽自己的聲音,每月花費萬元在醫療或看護上,實在太浪費了,若能夠使用金錢去玩樂,活得更有生命力,不啻為下一代減輕負擔。
如果把上述觀點稍加改變,不只人生饒富樂趣無後顧之憂,工作效率也提高,這就是我的人生觀。尤其在當今的社會或渾沌不明的將來,愈來愈需要培養像這種投資和回收的觀點。
當然,並不需要完全被這種人生觀匡限。只希望到目前為止,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損失」,或是想提高人生投資報酬率的朋友,可以在本書得到啟發。
讀者若能將人生的「損失」降低,增加「儲蓄」,就說是我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