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 2
- 作者:奎格.湯普森
- 原文作者:Craig Thompson
- 譯者:非爾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47418
- ISBN13:9789571347417
- 裝訂:平裝 / 28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在美國銷售高達十萬冊,目前已出版15國語言版本,如下: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加泰隆尼亞文、德文、義大利文、荷蘭文、捷克文、丹麥文、斯洛維尼亞文、波蘭文、挪威文、韓文、繁體中文、希臘文。
有人跟我ㄧ起經歷那件事真是令人欣慰…否則,我要怎麼樣才能知道那是真的,而不只是一場夢呢?
「 我能想見蕊娜正在縫製這床百衲被──她挑選布料,從眾多樣本中裁出一方一方。每一方布都有其質感格調、不同的視覺樂章,依序閱讀,就如同連環圖一般,訴說著一個故事……這些方布依序排列,反覆出現,那故事遂一再被重述。」
一旦開始獲得,免不了憂心會失去。在初戀的狂喜之後,是逐漸學會面對各自所背負的苦澀以及對話之間的沈默……
當漫畫不再甘於稚齡於表現形式、主題、與深度時,美國出現了「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一詞,然而之中可真正與文字小說相提並論的畫時代傑作卻寥寥可數。奎格.湯普森2003年獲獎無數的自傳故事「被子」便是其中之一。
本書描述湯普森童年時家庭的嚴肅管教,與弟弟間夾雜罪惡與情感的複雜手足情誼、學校生活的壓抑、面對信仰的掙扎、對未來的迷茫、抑鬱與苦澀,以及當這孤單年輕的靈魂遇見另一個同樣青春的個體,所碰撞出殘缺的自我終於完滿的初戀狂喜,那樣青澀而單純,莫名而生的愛戀不捨和突來的厭煩與焦躁,空虛的甜蜜間穿雜著現實的酸苦,在在牽動讀者的情感與記憶。其誠實而揮灑自如的描繪,不僅故事精彩動人,在分鏡上也流暢精準,藝術性大圖穿梭其中,讓故事在紙張上爆出火花。囊括當年全球最重要的漫畫大獎如埃斯納獎(Eisner Award),伊釀茲漫畫獎(ignatz Award)和老鷹獎(Eagle Award)等獎項及2004年的最佳漫畫大獎,在美國暢銷數十萬冊,授權海外十幾個國家,立地成為美國圖像小說的傳奇經典。
名詞解釋:何謂圖像小說
一張好圖勝過千言萬語,凡是小孩子沒有不愛看漫畫的。漫畫看多了會變成陽光、空氣、水一樣的生命元素,想戒也戒不掉,但是小朋友總有一天會長大,出版商不能永遠叫他們看假面騎士跟小甜甜,怎麼辦?日本人的答案是劇畫或青年∕淑女漫畫,而歐美人的答案則是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圖像小說也算是某種形式的漫畫,通常(類似文字小說的)劇情較長較複雜,繪圖表現風格的發揮尺度較寬,以成年讀者為目標。通常比月刊連載漫畫印刷精美,裝訂方式較厚較堅固,在書店與專賣店販賣,而非街頭書報攤。在出版業界實務上,圖像小說也可以用來指稱短篇漫畫的合輯,或是往年舊作的合訂本。若是單獨創作出版,未曾在報紙、雜誌連載的敘事漫畫作品,就稱作原創圖像小說(OGN)。
「圖像小說」這個詞彙不斷在演化中,一直沒有嚴格定義,有時被用來指稱繪圖藝術價值明顯高於普通漫畫的作品。它包含一個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不像連載漫畫有讀者熟悉的固定角色,同時探討比較深奧的主題。這個詞彙通常用來區隔青少年市場與搞笑性質的漫畫(comics)與漫畫書(comic book),暗示該作品比傳統漫畫嚴肅、成熟或偏重文學性……
(本文由李建興整理撰寫)
獎項殊榮:
★美國漫畫創作者最重要的漫畫大獎Eisner Award
★美國漫畫業界指標的Harvey Award
★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書評獎(2005)
作者簡介
奎格.湯普森
1975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成長於威斯康辛州中部小城郊外。1999年他牛刀小試,出版了《再見,厚米》(GOOD-BYE, CHUNKY RICE),奪得該年哈維漫畫大賞最佳新人獎,同時提名了埃斯納獎(Eisner Award),伊釀茲漫畫獎(Ignatz Award)和老鷹獎(Eagle Award)等業界重要榮譽。
2003年他發表本書,令讀者與評論界驚為天人,一舉囊括了前述所有獎項及2004年的最佳漫畫大獎,在美國暢銷數十萬冊,授權海外十幾個國家,立地成為美國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的傳奇經典。
奎格.湯普森於創作本書的同時,也經常在DC漫畫、驚奇漫畫(Marvel)、黑馬漫畫(Dark Horse)等出版社、尼克羅狄恩頻道(Nickelodeon)、OWL網站和《 世界地理雜誌兒童版》發表文字、漫畫、插畫、平面和圖像設計等創作以及更多其他種類的出版品。目前定居奧瑞岡州波特蘭市。
◎奎格.湯普森個人網站:www.dootdootgarden.com
◎奎格.湯普森個人Blog:blog.dootdootgarden.com/
譯者簡介
非爾
「夢與現實住在同一條街上」的周末譯者。七八個星期假日盡付於斯,「只為當時一餉留情」;非關生產或交換,是愛的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