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探索與選擇

人生的探索與選擇
定價:260
NT $ 108 ~ 234
  • 作者:孫震
  • 出版社:九歌
  • 出版日期:2007-08-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444333
  • ISBN13:9789574444335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孫震近年來為個人學思歷程所做的總結,為青年學子所做的講稿,為珍重友誼所提的序文,為好書所發抒的感想,及旅途中懷古所生的哲思。共分三輯。

  他談品德修養、談教育理念、談經濟發展的軌跡,以及對社會的關懷與期待。

本書特點

★前台大校長、國防部長、經濟學家孫震最新的文章,談修養,談教育,談人生的抉擇與規畫,見解獨到,充滿對社會及教育的關懷。
★經濟發展,皆有獨到的見解,充滿對社會的關懷。

作者簡介

孫震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獲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他歷任台大經濟系教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台大校長、國防部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等職。現為台大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孫震著作甚豐,重返教職後之近作有《台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人生在世》、《時還讀我書》、《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等書。

 

凡尋找一定得到

  西元二○○○年炎夏將盡,我離開工業技術研究院到元智大學教書,重拾舊業,擔任管理學院的遠東經濟講座教授。我講授的課程主要是經濟政策和企業倫理。可能有人感到奇怪,為什麼探討所得與財富增長的經濟學者會教倫理課程。其實經濟學的鼻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原為道德哲學教授,後來才寫成他的經典名著《國富論》(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開創經濟學這門學科。倫理是經濟的基礎,也是社會的基礎,在倫理的基礎上追求自利才會達成社會全體的利益。經濟學者講企業倫理正是回歸經濟學的傳統;經濟和倫理並重才是經濟發展的正途。

  時光匆匆,轉眼到了退休之年。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我結束了一生最後一學期課程;弦歌之聲從此不聞。我在「天下文化」給我出版的《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的序文中說:「二○○五年一月三十一日這個學期結束,我將從元智大學退休,我以此書紀念教學生涯的最後一學期。」然而由於遠東集團所提供的講座要到二○○六年七月才到期,所以我繼續留校,使用元智的資源,參與元智的學術活動;兩階段淡出校園,也幫助我更容易適應人生這一重大變化。

  過去兩年半,我雖然少了課業負擔,但每天仍忙著為參加學術會議、座談會或演講作準備,腦子裡經常有一兩篇文稿在經營,對除此之外的事務有時候有點心不在焉。我最不喜歡聽到「你不要準備,隨便講講。」我可能講得不好,但沒有一次不用心準備,也沒有一次隨便講講。我最怕聽到「題目由你自己決定」。這時候我就要花雙重工夫,又要想題目,又要構思內容,後悔不該答應演講。

  我的寫作大致環繞著和我專業有關的經濟、倫理和教育三個主題。這本文集所包括的大都是未列入和未準備列入我專業著作的文字,其中只有〈求真與求善——傅斯年在台大的辦學理念〉收入我的《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二○○七)之中。我比較感到遺憾的是四十多年的專業訓練與習慣,引經據典,追求準確,使我的每篇文章都多了些理性,少了些感性,因而可能失去市場,所以我為九歌願意出版本書,特別要向蔡文甫先生表示感謝之意。 本書所收集的十五篇文稿都是我最近幾年所寫,其中七篇是在不同時機的演講或報告,六篇是為朋友的書所寫的序文。只有二篇是自己心有所感,主動寫出來的,即〈再訪聊城——感懷晏嬰與武松兼懷孔子〉與〈重尋無處——徐州記遊〉。

  前者將武松和晏嬰、孔子相提並論,有點不倫不類,然而我覺得他們各代表一種人生的選擇,其實每一位都不容易做到。這篇文章萌芽於我在聊城訪問期間,我和聊城大學歷史系馬亮寬教授交換意見,他說:「孔子是道德的典範,晏嬰是智慧的典範,武松是俠義的典範。」馬教授的話甚獲我心。我私下問幾位朋友,他們都說願選擇晏嬰,愈顯示做孔子或武松的不易。後者是我去年到徐州開會,讀了很多蘇軾當年在徐州的故事和詩文所寫。我在別的地方用陶淵明作為超然於世俗功利之外的代表,蘇東坡作為優游於世俗功利之內的代表,如果大家都超然於世俗之外,社會就不可能存在了。

  當我將這十五篇文稿交給九歌時,覺得凌亂無章,看不出有任何系統或邏輯,如今經過編排,發現所有文章都訴說一個共同的命題,就是「人生的探索與選擇」,我也才發現原來自己進入晚境最大的關懷正是人生的選擇。人究竟應如何選擇才能得到幸福,或者說人生縱然少有選擇,但我們應如何調適才能找到幸福?我希望本書第一篇〈幸福的來源〉能夠有所幫助。

  這篇文章是我經過在文化大學和在台大校友會每星期六「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兩次演講,然後補充整理而成。我在文大演講的時候發現台下沒有什麼反應,對自己大為失望。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雪芹寫《紅樓夢》開頭就說:「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我們人一生下來就在社會之中,小時候到學校讀書,參加升學競爭,長大了就業謀生,追求世俗價值。我在〈幸福的來源〉一文將其分為「經濟價值」指所得與財富,與「社會價值」指地位與名聲。為了增進大家的幸福,所以我們要發展經濟,讓窮人也可以過維持健康與尊嚴的生活;我們也要推行民主法治,讓每個人合法的權利受到保障,用不著向有權勢的人低頭。 人集居而形成社會,使人生的意義從生物的境界進入文化的境界,人在名利追逐中得享塵世的快樂,也在名韁利鎖的駕馭下喪失自我。

  《聖經》上說,人如果賺到全世界但失去了自己,又有什麼益處呢?何況人不論多麼努力,在世俗標準下得到成功的永遠只是少數,而經濟學有「邊際效用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人永遠得不到滿足。人生的幸福必須向世俗價值之外尋找。 我在本書中提出精神價值和倫理價值,也就是道德價值。精神價值是智慧的通達和心靈的自主;倫理價值是誠信公正,不作虧心事,心安理得才有平安喜樂。物質的世界因為有窮盡,所以爭奪不息,然而精神和道德的世界無限寬廣,凡尋找一定得到,而且眾生平等。

  人生各有自己的選擇,我希望這本小書提供了一些可以參考的原則和典型。 我感謝九歌陳素芳總編輯和胡琬瑜小姐為本書的編排和出版費心。元智大學姜佳瑗小姐和台大校友會黃羽婕小姐為本書的文稿打字,羽婕並幫助我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我敬致感謝之意。最後我要感謝朱炎教授抱病為本書寫序。朱炎兄的友情我常懷在心。前幾天我在電話裡對他說:我們兩個要保重,我們還要以退休之身繼續為這個社會服務。祝朱炎兄健康平安。

孫震
九十六年八月四日 於板橋蝸居

推薦序
真善的教育,美好的人生
朱炎

  其實,孫震先生多年前即在一大報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專欄,此後他又出了十多本書,所以,《人生的探索與選擇》文集,對他來說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是他的本行。以他國學底子之深厚,加上不斷的磨練與充實,越寫越動人,原是意料中事。 可是我哪想到,他寫的主題,竟然是真與善的教育。我心裡想,當今之世哪還有人關心真與善的問題?孫震兄果然是一條不信邪的山東漢子。我們這個混亂社會無奇不有,就是缺少道德教育;而「民主」與「愛台」等口號,竟然成了漢奸和政客們的遮羞布;很多企業界的領袖和社會名流,所想所說所求的,無非是眼前的榮華富貴和金錢地位,哪裡還管什麼求真求善和倫理道德?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愈來愈糟,甚至互毆互告,對簿公堂,使教育變得奇形怪狀,不忍卒睹。

  而父子之間,也時有生死相搏的新聞。正視這樣的社會,進而提出補救之道的孫震先生,真是不畏得失,只論是非的北方之強者。因為我覺得他的心力與寫作,可能對當今社會人生有巨大影響,所以我對他第一項建議「加強通識教育」提出個人的看法,那就是:我見到或是聽到好多教師所教的通識教育課程,真是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簡直糟糕到不堪重提;最後成為拿成績販賣自己課堂用書的條件,或是賄賂學生討好學生的本錢。所謂「橘逾淮而為枳」。在英美所流行多年的所謂「通識教育」,在台灣實行起來就成了上述諸多糟蹋教育的怪現象。

  因為美國教育界人士,看到有這種搞亂教育的可能,早已開始漸漸拋棄通識教育。希望一向重視教育、愛護青年的孫震兄特別注意。 在當今社會裡,上層人士帶頭欺詐,為所欲為,甚至無惡不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顧自己享樂,不顧百姓愁苦。 由於好壞不分,善惡不察,長久以來,就成了現在這種情況。當然,孫震兄對於這種情況的感受比我更深刻;但是不論如何,他還是得要特別注意,不可以拿君子之心來度小人之腹。就是因為知道社會如此敗壞不堪,我們才要努力把國家社會扶歸光明正大的正統。正如老子所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國家社會如此大亂,才需要我們努力經營,追求真與善,重視道德。

  孫震兄從來不尚空談,他的理念與行動向來一體,所以他才建議大學生遵守「宿舍公約」這種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情。我一拿到這本書的文稿就開始歡閱起來,直看到頭昏眼花,不忍釋手。我為病痛纏身將近三年,怎麼會如此急切,想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想是因為我覺得今世何世?竟然還有人堅持倫理道德的修持。當然也是因為孫震兄的文章,無論是辭句或是引文對我具有特別的魅力;說穿了就是因為他的引文適切而豐富,通篇文字語言,溫文爾雅,饒有趣味;任何人看他的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穫。 我個人之所以愛讀孫震兄的文章,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敘述詳細,求真求實,寫傅斯年先生的行誼如此,寫他自己的經歷也是如此。

  無論讀他的那一章那一節,都會覺得趣味盎然,收穫很大。孫震兄不畏艱苦,每能說到做到,心想事成。在讀到他細數自己的學思歷程中的一切成就,讀者並不覺得自誇自捧,自逞其能,反而感到很切實際,一步一腳印地走了過來。他的諸多成就無論是在學界政界或是經濟國防教育或工業界等等,他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盡到自己的本分而已。因為他自己認為只是在盡分盡責,沒啥了不起,所以他也偶爾會開開玩笑糗糗自己。

  孫震兄還有一點值得年輕人學習的人生態度,就是「凡事謝恩」。別看這點只不過是一點心意,其實是很了不起的胸懷,看看世界名著與聖典,就可以知道這是非常重要的德性。 至於當時流行的經濟發展理論的優缺點,更是年輕學者需要特別關注的。即便是無趣的經濟理論,孫震兄也會拿《三國演義》來作比喻而使之趣味化。

  他把中華民國當時經濟發展的過程交代得清清楚楚。由他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學者如何能使理論靈活運用,而不只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他一有機會必然會向經國先生或其他重要經濟界大老做有力的建言。即便是惹得高層大官不悅,他也不在乎。這種忠於國家和同胞的言行是非常值得現在年輕人反省學習的。這種使馬屁文化中的勢力小人感到汗顏的勇氣,就是當時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 此後回到他的母校台大擔任校長,孫震兄又努力設法收回軍方借用的校地與一些高級軍官來往辯解,吃盡苦頭,而對國防部和其他難纏的高級軍官,這位外表文雅意志堅強的大學校長,表現了讀書人的剛強與骨氣。

  那是一個某些有心人士要求教授治校,甚至學生治校的困難時期,孫震兄所經歷的也是台灣高等教育界未曾遇到過的艱辛歲月。無論老師同學都受盡折磨,不能安心治學。對於待人接物,無不合禮中節的孫校長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他卻從未改變愛護學生尊重教師忠於教育的原則。對他來說他最大的痛苦反而是沒有時間教書與學生共同研讀與教學相長的機會。 他運用他的智慧與耐心,終於把國防部借用台大的土地全部要了回來。他智慧與靈感的來源是〈大學〉裡所說的「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所以在他出掌國防部之後,也為軍人爭了不少權益,因此也增加了不少部隊的戰力,他的智慧當然也少不了古今中外的聖哲名言或遺教。

  想不到,他做了八年多的台大校長之後,又被徵召為國防部長,真是出人意外;而後又擔任了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董事長,而且自認「學習甚多」。誠誠懇懇,實話實說,是他最可愛最可敬的性格。 對必要爭取的事務,他表現的是柔中帶剛,契而不捨,不計利害,不畏權勢;全力以赴,直到成功為止。 孫震兄對重要的經典和史書,涉獵甚廣,對經濟的開拓史更是廣讀博覽,令人訝異。

  但是最令人敬佩的乃是他任事專注的態度。他勤讀勤寫,非常認真,一點都不敢馬虎的態度,值得現在的年輕學者學習。他的國學素養也令人敬佩。他所用的資料總是旁徵博引,中外古今無所不包,而且令人讀來覺得饒有趣味。他是我所少見的飽學之士。因為他的著作裡引用的資料精確有趣,引人入勝,毫無傲氣,字裡行間處處表露他對前聖先賢的敬意。而且感恩懷德的話語,俯拾皆是。譬如他寫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及其對經濟發展的意義,就令人深深佩服;讓我覺得真正的讀書人,一定要細讀有用之書,不但要細讀,而且要活用。

  孫震兄寫的文章是活的經驗,譬如〈醫師倫理〉那一節中的蕭醫師之言,真是感人匪淺,而且和我最近求醫的經驗,幾乎完全一樣,沒有半點誇大之詞;病榻上的趙麗蓮教授也是我的授業恩師,臨終之前數天,我到醫院去看她,並逗得她滿面笑容,而且開玩笑地罵我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所以她的事情我也知之甚詳。 總之,孫震兄的言談特色,就是真確實在,豪無虛飾,對當今醫界醫德的描述,與我心有戚戚焉;他所謂的「第一誠實」「第二盡心」「第三關懷」「第四健康」等對醫師的期許,都很有道理;只是好像忘了另一項,那就是「體貼」;而對人體貼,我認為才是孫震兄令人感受良深的德性。 孫震兄筆下的李瞻兄,也是我的老友,他說他的特點正是我想說而說不出口的。又如孫震兄筆下的黃啟方教授更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對他的描繪也是栩栩如生,讓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老實講,孫震兄的文章,有真性情,真道理,真感受,沒有些許的誇大。而他這種溫文敦厚剛柔並濟的性格,卻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看得出來的。 但是他從不自吹自擂,妄言自己的偉大;反之,每句話都出於謙卑的胸懷。 我本不在意什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倫理價值等體系。可是看過他的辯說,就令人覺得有趣味,有意思。 還有讓我服氣的一點就是他愛讀古典書,愛講古話;無論孔孟老莊,經他說出來,即覺是可用於今日的良師美意。

  而其語言的貼切我不作第二人想。 顧崇廉、周宏濤及台灣資訊群英等人物在孫震兄的眼裡,都是活生生的英雄好漢,但他撫今思昔難免滿懷感慨,我想孫震兄眼見目前世道不古,可能也會有「乘桴浮於海」的衝動。看到當前兒弒其父,母棄稚女,孟子眼中的亂世景象,宅心仁厚的孫震兄心裡一定也必萬分厭惡。我揣摩他的心情,讓我想起宜蘭名士林錫龍先生默寫給我的郁達夫〈釣台題壁〉的最後四行: 劫數東南天作孽, 雞鳴風雨海揚塵; 悲歌痛哭終何補, 義士紛紛說帝秦。 孫震兄謙謙君子也;但對惡政客及壞政策也會毫不留情,嚴加撻伐,表現讀書人的豪氣良知與膽識。

  只要看看他對「二次金改」的批判,和他近來在新聞媒體上仗義怒責就可看出端倪。我覺得還有一點最可敬佩的是孫震兄說理敘事,每每能還古人以公道,毫不偏袒,因此對夏禹、顓頊等明君聖主,他定然力挺。而他對於暴虐無道貪婪無度的暴君獨夫,也不吝表達其憎惡之情。凡此種種,讀者可在相關文章中看得清清楚楚。 他研讀古典,是非分明,絕對不屑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他常以古人的智慧燭照我們的心靈。若說他是當代的大學者、大思想家,絕不為過。

  我現在雖有頑病纏身,由於坐骨曾數度摔裂,不耐久坐,但我接到這份厚厚的書稿後,不用兩天就讀完,這是我此生讀書最快的紀錄。然後又花了兩三天寫序言,並請內人記錄,修飾改正數次後,由她校稿打字。

——九十六年八月五日午后四時三十分
於北市基隆路台大學人宿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2
    $108
  2.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