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衡量人的智力程度,心理學家設計了“智商”這個概念。但是,智商並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的頭腦是否聰明。或者說,智商高的人也不見得就不會辦傻事。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就被譽為“神童”,讀了兩個博士學位,在著名的銀行當金融分析師,智商高達166,而且對Mensa(世界著名的高智商者俱樂部,入門標準是IQ148以上)不屑一顧。有一次,他在閒聊中大發感慨:每次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打到洞?的球都要重新回到起點,你說,這地下該有一套多麼複雜而精確的管道傳輸系統啊!
當時,所有的人都差點笑死過去。因為連三歲的小朋友都知道,高爾夫球掉到洞?一一可以用手拿出來。
這說明一個問題:智商不是智慧,智商不是能力,智商不是一切。
心理學家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思維能力主要取決於以下四個方面:
擁有健康完善的大腦一一這主要依靠父母的賜予。但是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大腦就會逐漸退化。
瞭解豐富扎實的知識一一這要靠學校老師的努力。但人類的知識浩如煙海,不可能完全掌握。比較可靠的方法是:先掌握最基本的知識,然後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學習。
掌握準確高效的方法一一知識好比是船,而方法就是划船的技術。沒有方法,任何知識都只是紙上的字而已。
擺脫思維慣性的束縛一一任何方法都有適合的領域,超出它的領域,反而會影響思維的效率。比如說,現在你需要計算一個異常複雜的四則算式,你是應該在其中尋找可以利用的速演算法則呢,還是趕快找一個電子計算器?
這本書收集了六種類型的智力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聰明的大腦,也難以包含更多的知識。我們能做的,只是幫助大家瞭解思維的方法和擺脫思維慣性的方法。
這些題目分為“熱身”、“練習”和“挑戰”三個級別,但是這並不是代表問題的難易程度。
“熱身”級別的問題通常揭示了最典型的思維方式,從中可以領悟到如何憑藉智慧找到解題的思路。
“練習”級別的問題則為大家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思維的能力。這個級別的題目很有可能不止一種解答方法,甚至不止一個答案。但是只有經常訓練思維能力的人才能快速、準確地回答。
“挑戰”級別的問題可能非常困難,也可能極為簡單。這全要看答題的人是不是已經被“常識”所束縛。從這個意義來說,這些題目都是給人的思維提出的全新挑戰。
我們不知道此刻將這本書拿在手中的是充滿稚氣的孩童、精明幹練的青年還是飽經滄桑的老者,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從這本書中找到智慧,以及智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