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記憶中的森林 林皎碧
《避暑地的貓》於一九八五年二月,由講談社以單行本首次發行,目前已經絕版。一九八八年三月,該出版社再以文庫本發行。一九八八年九月,朝日電視台曾經拍成電視劇,轟動一時。
在某夜店被醉漢毆打成重傷的久保修平,向主治醫師鍋野敘述的一段往事。這段離奇的故事,連鍋野都「無法判斷久保修平說的是謊言還是真話,不過那不是告白、不是懺悔、也不是某種帶著鄉愁的回想」。不過「這件不可思議的夏日事件」,讓原本因雨天取消到輕井澤避暑的鍋野改變心意,再度出發前往雨中的輕井澤。
由久保修平口中敘述的這段往事,以浪漫、寧靜的輕井澤豪華別墅為舞台,源於主人布施金次郎、和長工久保家的妻子,也就是修平的母親有染,把兩個家庭、八個人全部捲進去,形成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別墅女主人布施美貴子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修平的母親和姐姐的欺凌變本加厲,使得修平對於頤指氣使的美貴子開始懷恨在心而萌生殺意,在他十七歲時,故意製造假事故將美貴子殺害。這事件成為一個轉折點,隱藏在布施家和久保家多年的醜陋秘密終於爆發,隨著情節的發展,暴露出更多驚人聽聞、糾纏不清的人際糾葛,終於導致一件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
看似平靜過日子的人們的心中,隱藏著不自覺的憎惡、忌妒、慾望、情念。潛藏在人類心底深處的這些惡魔,因為人的愚蠢而有機可趁,不但掀起滔天風暴,甚至將宿主反噬。從修平的母親跟著布施金次郎走下地下室樓梯的那一刻,這對男女已經一步一步走進地獄。雖然被飄蕩在輕井澤的霧給一時掩蓋,周圍的人終究還是識破了。儘管金次郎的妻子美貴子、修平的父親及姐姐美保、廚師岩木,甚至布施家二小姐志津全都知曉,但卻是誰也不戳破這件私情,各自的心中都有各自的打算,只在暗下較勁、鉤心鬥角。一無所知的久保修平,不知不覺吸入當中大量的毒空氣,整個人漸漸變質,終至釀成大悲劇。多少已經察覺這嚴重性的人,恐怕只有修平的父親一個人吧!為包庇自己的兒子,他搶先一步點燃火柴、執行那一場可怕的火刑,自己也在當中成為一個人體火炬。
這部作品名為《避暑地的貓》,何以會取了如此一個書名呢?「貓」在本書中又佔有何種地位呢?書中總計出現三隻貓,第一隻貓是鍋野醫師家飼養的波斯貓,這隻貓讓修平想起輕井澤的往事,才娓娓道出自己內心最不願為人所知的惡行。第二隻是被懸賞百萬圓的迷途波斯貓,這隻貓不顧主人的呼喊,硬要跟著不認識的青年走,暗喻著修平姐姐美保的行徑。第三隻是能夠敏銳察覺自身危險的野貓,則暗示著潛伏在人類心中惡魔的部分。換言之,我們可以說由於錯綜複雜的感情和慾望,背負著無法控制自己的「業」的久保一家人,如同那種一心顧己、敏捷行動、難以規範的貓族一家,無論是忍氣吞聲的父親、美麗的母親、嬌媚的姐姐,還是少年修平都成為放射出妖光的貓。作者宮本輝在這作品中,或許有意以「貓」象徵人類心中的惡,姐姐美保正是這惡的化身,修平也覺悟到自己心中有隻惡貓因而懊惱。
相反,那一個霧中的美少女貴子,她的身邊一直都跟著一隻可愛的小狗,清純如她和布施家別墅那個令人厭倦的世界似乎是格格不入,正如同貓狗不相屬。整部小說中,只有貴子未曾惹塵埃,這也正是何以她會成為修平最後唯一救贖的原因吧!
有人說宮本輝的作品中,縱使有脆弱的人、愚昧的人出現,卻難得看到一個惡人登場,大致說來,宮本輝被認為是一位不描述「惡」的作家,「宿命」才是宮本文學永遠的課題。但是,在《避暑地的貓》中,卻是聚集一堆惡人,各有各的惡行,一個比一個陰濕,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看著看著,竟有種在看殺人事件推理電視劇的錯覺,眼前不斷浮現人們為擴張自身的野心、或滿足永遠填不滿的慾望,而犯下的各種思慮周密的罪行。因此,閱讀此書時,若是有意識把故事的主題「惡」放在心上,讀起來會更有趣!不過,當我讀到深夜修平和姐姐美保的對話──「為何一到夜裡,樹木的味道變得這麼悶呢?」「不知道!」「因為樹木也有心啊!」《避暑地的貓》理應是一部描述「惡」的小說,令人納悶何以會藏著這般令人害怕的純和美呢?
就整部作品的結構而言,說故事的鬼才宮本輝,透過一名男子以淡淡的語氣敘述,揭露人類內心的惡和善、卑鄙和純淨。尤其以風光明媚的輕井澤為背景,巧妙地對比醜陋、猥雜、扭曲的人際關係。這是一本會讓人一口氣就想埋頭讀完的小說。不過,閱讀此書時,雖然可以集中全部精神在故事的情節,但一放下此書,卻有如觀賞一件裱在畫框中的畫作般有種距離感,讓人感到一陣不可思議的陰暗、沉重。書中雖未多費筆墨刻畫人物,可是昏庸好色的布施金次郎、刻薄寡恩的布施美貴子、含辛忍辱的長工久保、貪婪多重性格的久保妻子都留給人鮮明而強烈的印象,其中有如一團謎霧的美保,一舉手一投足都深深地吸引弟弟修平,也使他的心幾乎瘋狂,這種負面能量也讓人更加沉重。最可怕的場景,莫過於美保和其母,赤裸裸爭風吃醋的醜陋情景,總是令人揮之不去、歷歷如在眼前。
故事的最後結局,有關登場人物真正的內心狀態為何呢?作者並未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全憑讀者自己去想像。謎團未全部解開,也是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由於書中人各說各話、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觀點去告白,以致我們對於任何一個人的心情和行為終究無法理解。其實,人通常都會做一些自認為正確的事,如果我們陷入書中人的情境,誰也不知道自己將做如何的抉擇?這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的問題,所以就留下許多的想像空間,當讀者闔上最後一頁時,仍感到意猶未盡。這不能說是後勁力強,卻離舒暢的感覺相當遠。由於隨著讀此書的年齡、人生經驗,讀後感也會有微妙的變化,所以讓我們用心去讀,然後把當時的心情及感想好好珍藏。
夏天一到,就想讀此書,每年反覆地閱讀。一打開扉頁,彷彿就能感覺輕井澤的涼風輕輕拂過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