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序
推薦序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以萬計具有獨特性、藝術性、技術性或是智慧性的建築工程或是紀念性藝術品等,這些都是全人類值得與必須保存的珍貴產物。為此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決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為世界遺產的保存訂立了一項標地。能夠被聯合國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歷年來包含著名的印度泰姬瑪哈陵、中國的萬里長城、莫高石窟、羅馬的梵蒂岡城等。
雖然臺灣也擁有媲美世界級的文化資產與自然景觀,卻礙於其非聯合國會員國之一,因之無法有景點被列為世界遺產。行政院文化建設會為使國人在世界遺產的認知上能與世界接軌,特地於2002年評選出屬於臺灣的11處世界遺產潛力點。
其中,臺北縣的潛力點之一 「紅毛城及周邊古建築群」便是本書所要呈現給大眾的導覽。除了淡水名稱的緣由,歷經西班牙與荷蘭統治的歷史,淡水周邊古蹟的介紹,到近代淡水的商業發展等文字解說外,本書最大的特色便在於將淡水周邊的古建築透過立體紙雕的方式躍然於紙上,其中包含「淡水紅毛城」、「滬尾砲臺」、「理學堂大書院」以及「淡水禮拜堂」四項古蹟。
為本書設計製作的洪新富先生,熱衷紙雕藝術創作逾二十年,曾獲選過「臺灣十大傑出青年」,作品受到各國肯定,在各地也舉辦過無數場紙雕藝術展覽,亦出版過紙藝相關之著作。此次,為本書製作的立體書模型算是他在紙雕藝術上的少數創作類型。
透過洪新富先生精準的眼光複製,我們可以一翻開書頁便可看見這些建築真實且縮小比例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在臺灣,立體書的製作便算少數,若是談到主題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古蹟模型的立體書則是更加稀少。本書除了為立體書迷不可錯過的收藏外,更是喜愛歷史文化發展或是想更加輕鬆瞭解淡水周邊建築的大眾一窺古蹟魅力的絕佳選擇。
-
新書95折$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