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學習風格心智圖
台北市興華國小教務主任 盧金鳳
能夠獲得?冠王與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的殊榮及出版這本書,我知道是憑著身旁許多同事好友的協助與支持,所以要感謝許多貴人。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所的教授及興華國小的同事,讓我在理論與實務間取得最佳的聯繫;興華國小的葉國煇校長給我充分的空間,自由揮灑;田耐青教授的教導及指正,使我的閱讀教學專業快速成長;任教班級的小朋友,上課時積極互動,下課後持續閱讀,使我一頭栽入閱讀教學,歡喜做,更開心受;還有許多熱愛閱讀教學的同好,在我每一次經驗分享後,給我的回饋與鼓勵;更要感謝興華國小的實習教師周慧婷、許書維、薛亦涵、楊千瑩、林文齡、林純如、陳韻薇,進入班級觀察教學,協助攝影與照相,並於課後協助紀錄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興華國小是全國第一所推動班級共讀的小學,自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初起,便將「班級共讀」列為學校特色課程,全校每週安排一節彈性學習節數實施。身為教務主任,我需要瞭解教學現場的實務,所以我安排自己擔任「班級共讀」科任教師,以更能體會教師實施「班級共讀」的箇中滋味,協助教師解決困難並彼此鼓勵。在進行「班級共讀」教學的第一年,我深深覺得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課前需精讀每一本書,還得思考讀後要如何與學生互動,才能達成教學目標,且能確實掌握該書的核心主旨。雖然主任一週只有一節課,但是每次上課前,總覺得有很大的壓力。當時,我正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進修,聽說田教授的專業與親切,便向田教授拜師,嘗試以學習風格理論,解決我在「班級共讀」教學上的困境。在個案班級進行一年的行動研究後,我發現以學習風格模式為架構來討論故事內容,提問不會侷限在某個單一的方向上,各面向的思考都能被顧及。學生提問的廣度加寬了,心胸也更加遼闊,不只在共讀課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著體貼的同理心、無限的創意及系統的思考,所以師生總是共同期待下一次上課的到來。
台北市積極推動深耕閱讀活動已進入第五年,每年都舉辦閱讀教案徵件競賽,興華國小教師以學習風格的模式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曾得到一件特優、兩件優選和三件佳作的佳績。但我仍經常思考如何能夠更精進自己的閱讀教學,一次偶然的研習機會裡,我接觸到心智圖,便嘗試結合學習風格與心智圖進行「班級共讀」教學活動。我指導學生繪製心智圖,填寫關鍵字,了解每個面向的提問重點,發現透過學習風格心智圖,師生更加容易建構提問的問題,「班級共讀」課程進行得更得心應手。
近年來,我曾進行近百場的閱讀專題演講,每場都感受到現場教師對「學習風格心智圖」的強烈正向回應。從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全省各地教師們正向的回饋中,我相信「學習風格心智圖」是一個非常棒的教學策略。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給投入閱讀指導的同好們更完整的理論基礎與更多的教學經驗分享。
最後,再一次感謝田耐青教授與胡芳芳總編輯的提攜,讓我能夠實現多年來的願望,透過寫作有系統的將自己的閱讀教學心得與同好分享。
一個故事處理多次效果相乘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系副教授 田耐青
關於閱讀,我相信「一個故事,處理多次,效果相乘」!女兒小時,就像任何孩子一樣,總是纏著媽媽說故事。當時,我依據多元智能理論由故事書衍生出許多親子活動。說故事前,我指著書名教孩子認讀字,她們要通過認讀測驗才有資格聽故事。小小孩喜歡被考,覺得好玩、有挑戰,而且自己努力贏來的故事特別好聽!說故事時,我會錄音下來,方便隨時聆聽。早上為孩子綁頭髮時,我們用問答的方式,複習故事的情節。這是透過語文智能管道進行親子共讀。在說故事時,當遇到孩子不懂的詞,例如:「五體投地」,我會比手畫腳的解釋,後來我又發展出「老師說」遊戲的故事版指導語,例如:「老師說:『五體投地』!」或「老師說:『灰姑娘跪著擦地』!」及「比手畫腳」的遊戲;如此結合故事與遊戲,孩子覺得特別好玩。我們還將故事演出來,或配合故事情節為故事配背景音樂。這是透過肢體動覺、人際及音樂等智能管道處理(mental
processing)這個故事。......我發覺,一個故事,經過多元的智能管道處理多次,學習效果加乘,孩子有多元的學習,而且玩得很開心(註一)。
在指導盧金鳳老師進行她的碩士論文研究過程中,我在她的共讀班上又一次看到「一個故事,處理多次,效果相乘」發生。這次,我們用的理論基礎是學習風格。盧老師指導高年級的小學生在閱讀書籍後,以四種學習風格為架構,自己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學生透過精熟型風格的自問自答,明瞭書中的事實資訊及情節,奠定後續討論的基礎;透過注重人際型風格的自問自答,以同理心感受書中人物的作為與心情,讓自己與書中人物發生聯結。透過自我表達型風格的自問自答,學生被挑戰展現創意思考;最後,透過理解型風格的自問自答,學生得以歸納出書籍主旨或嘗試批判。數據分析顯示經過一學期的教導與練習,百分之六十三的學生對閱讀素材的思考廣度較之前有長足的進步,是一個成功的行動研究(註二)。
盧老師畢業一年後,我請她以學姐的身分回校到我研究所的「教育行動研究」班上分享她的論文內容與研究歷程,我發現盧老師雖已畢業,但並未停止她的教學改進行動研究。對「運用學習風格進行班級共讀」的操作已經很熟稔的她,又結合心智圖這一工具,形成如虎添翼的「學習風格心智圖」。整整兩節課,盧老師興奮的分享「學習風格心智圖」如何使師生更能具體的構思提問。她的眼睛閃閃發光,不停的展示共讀課堂上的相片、影片及學生的發言記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受到盧老師熱情的激勵,該班一位研究生(台北縣國小中年級級任教師)日後也選定以「指導學生運用學習風格心智圖撰寫社會報告」為其論文方向(註三),目前已完成資料收集,進入論文撰寫階段。她的教學經驗也是非常正向,經過指導與練習,學生學會用事實報告、同理感受、創意發想及批判比較等多元的方式來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報告的層次變得豐富,而不是如以往只是複製網路上的事實資訊。
本學期,我在大學部開一門通識教育課,「教育電影賞析」。我也示範並指導學生運用「學習風格心智圖」對所看的電影做多重的心智處理:了解電影的時空背景與情節,聯結自己與電影中的人物,發揮創意思考改編電影,歸納電影的核心精神,批判人性與世界。讓這些大學生並不僅是看一場電影,還可以看得更寬廣、更深入,更了解電影、更認識世界,並且更覺察自己。
由親子共讀,到小學的班級共讀、報告寫作,到大學的電影欣賞,我們的經驗再三指出一個故事,處理多次,效果的確會相乘。誠摯的邀請您讓自己沉浸入本書中,學習如何在班級共讀的情境中指導小學生以「學習風格心智圖」多次處理閱讀素材,並看到學生的改變!
註一:田耐青(2003)。喚醒寶寶的天才細胞—開啟0-6歲幼兒多元智能。台北:信誼。
註二:盧金鳳(2005)。應用學習風格於「班級共讀」提問之行動研究:以青鳳國小學校本為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三:林欣慧(2006.12通過計畫書口試,研究進行中)。應用學習風格心智圖擴展學生寫作報告面向之行動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系碩士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