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手冊Ⅱ焦慮會傷人
- 作者:大衛.柏恩斯
- 原文作者:David D. Burns
- 譯者:李華民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4-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6936853
- ISBN13:9789576936852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鎖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遭遇到焦慮與恐懼的心理現象,如社交、演講、考試焦慮與面試、死亡恐懼……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恐慌發作,影響日常生活。作者認為健康的害怕與緊張的焦慮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對我們發出危險警報,後者往往來自沒有現實基礎的扭曲想法。
針對上述種種現象,作者提供實驗法、矛盾技巧、羞恥心攻擊等相當多的方法,讓讀者可以自行在家中練習,以緩解這些焦慮、害怕的現象。
聯合推薦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精神科醫師)
田秀蘭(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
吳佳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李明濱(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暨精神部主治醫師)
李美枝(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
宋維村(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吳靜吉(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召集人)
邱德才(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
周勵志(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台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
胡海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慧貞(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
洪 蘭(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教授)
許文耀(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
張典齊(台安醫院精神科暨心身醫學科醫師)
陳秀蓉(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副教授)
張德聰(空中大學台北學習指導中心主任)
湯華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院區精神醫療部主治醫師)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
楊聰財(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主任)
鍾明勳(嘉南療養院精神科醫師)
襲充文(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
(以上順序以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簡介
大衛.柏恩斯David D. Burns
認知療法最重要的發展者之一,也是運用認知療法、不使用藥物治療憂鬱症的先行者。以優異成績自美國安默斯特學院畢業,取得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學士,任職賓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科住院醫師。一九八八年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目前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暨行為科學系臨床副教授,積極投入研究和教學,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畢業生曾經三度提名他為「年度教師」,並在美國、加拿大開設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工作坊。
柏恩斯獲獎甚豐,包括一九七五年美國神經科學學會(The Society for Biological Psychiatry)頒發的A. E. Bennett獎、一九九五年應用暨預防心理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所頒的傑出貢獻獎。
除了專業文獻外,柏恩斯著有數本有關情緒和關係問題的暢銷書。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一書全球已售出四百萬冊,也是美國、加拿大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最常「開藥方」給憂鬱病人的書籍。一項調查顯示,在一千本自助書籍中,美國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最樂於推薦Feeling Good、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名列第二,另著有《快樂的十日課》上下兩冊(張老師文化),專屬網站為www.feelinggood.com/。
譯者簡介
李華民
現任河南省翻譯協會副秘書長兼應用翻譯委員會主任,已出版翻譯著作包括《如何交友及影響別人》、《現代人的恐龍頭腦》、《快速學習新概念》、《聰明的女人,愚蠢的選擇》等以及英語學習教程《走遍倫敦》。曾赴英、美、澳等十幾個國家從事翻譯活動,現居住在河南省鄭州市。
每個人都有想法,也都有心情。想法積極時,心情暢快;想法萎靡時,心情惆悵。心情快樂時,想法開朗;心情憂愁時,想法退縮負面。大部分的時候,想法和心情是很難清楚切割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因果關係可能陷入雞生蛋或蛋生雞的辯論。譬如心理治療的動力心理治療和認知心理治療,就有全然不同的解釋和治療方法。前者主張潛意識的衝突和動機是形成焦慮、畏懼、憂鬱等想法和心情的原因,因此治療也要從了解潛意識的動機、疏通其衝突和有效的處理來著手。而認知治療則主張想法影響心情,焦慮、畏懼、憂鬱等情緒症狀,都是想法扭曲且習以為常成為自動化思考模式而造成的,因此治療也要從發現扭曲、重新學習正確的想法來改善。這兩種以及其他學派的心理治療都有成功的例子,若從實證的觀點,認知治療對憂鬱、焦慮等的療效,支持證據最多。
我自己學習心理治療是從動力心理治療開始,接著學習行為治療,尤其使用在兒童的行為治療,最後才學認知治療。一九七八年到加拿大擔任住院醫師時,一個實驗病房有四位心理學博士實習生和兩位住院醫師,我要處理心理實習生的病人的身體問題和生物治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心理學的評鑑和治療方法,其中認知式的個別治療、婚姻治療、家庭治療和團體治療是全新的學習經驗,也在我心理治療的十八般武藝中,增添了重要利器,直到現在仍然受用不盡。
以自己的經驗對照《好心情手冊》的內容,發現它是一本臨床醫師所寫的實用書籍,簡直就是平舖直敘呈現治療流程,更重要的是,連作業也十分詳盡。因此本書有幾種使用方法:一、認知治療入門者的實用手冊,可在督導下按書操作,熟悉認知治療的原理和方法。二、認知治療師的參考書,其作業十分有參考價值。三、正在接受認知治療者的輔助手冊,治療師說不清楚的,可以參考本書,並進一步和治療師澄清。四、對一般人可以做為自我治療的書籍,促進正面想法,預防症狀等,會有十分正面的功效。
在治療師指導下,持之以恆練習,是使用本書的不二法門,希望有需要的人都能使用正確的方法,使自己有好心情。(本文作者現任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