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定價:360
NT $ 226 ~ 324
 

內容簡介

  她在小時候有個夢想:以為自己長大後會是兒女成群的媽媽。但在30歲以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

  這是女性對自己的覺醒,當然也是對自己困惑的開始。為什麼我想要的,和原來的世俗標準都不一樣?既然如此,不如享受自己的最佳身心暢快計畫!

  在義大利極盡吃喝的享受後,作者忽然有了罪惡的感覺,這個感覺的出現,讓她害怕:既然我擔心罪惡,為何我還要放假?原來,以往我們是在耗費心神後,才去尋找「休閒娛樂」,然而,有人正是以「無所事事的生活」為最高目標!

  這是個漂亮的措辭。Bel far niente是「無所事事之美」的意思。聽我道來──傳統來說,義大利人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勤奮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長期受苦的勞動者,即所謂braccianti。但即使在艱苦勞動的背景下,「無所事事」始終是大家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無所事事的美好是你全部工作的目標,使你倍受祝賀的最後成果。你越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越高。你也不見得要有錢才能體驗。

體驗!印度 以前是「觀光」->現在要懂得「體驗」

  作者到了印度,學習瑜珈與禪坐,這是人人對於印度習以為常的印象,也似乎是到了印度該去學習的事,但是她其實不喜歡每日早晨之後古魯梵歌的詠唱。外在的標準是教導我們必須忍受,或努力學習外界「認為對的事」,但是只有「勉強忍耐」一個方法嗎?既然得面對「不愉快」,不如學習體驗人生吧!

  「這東西或許不好受,卻很有益。」
  「該如何保持堅持下去的動機?」
  「有別種選擇嗎?每回遇上挑戰就放棄?瞎混一生,過著悲慘、不完整的生活?」
  「你剛說『瞎混』?」
  「沒錯,我是這麼說。」
  「我該怎麼做?」
  「你得自己決定。但是我勸你-既然你問我-趁待在這裡的時候繼續吟唱古魯梵歌,特別是因為你對它有如此極端的反映。假如哪個東西這麼用力摩擦你,八成對你奏效。古魯梵歌正是如此。它燒燬你的自我,把你變成純粹的灰燼。小莉,它是一條艱苦的道路,其動力超越理性所能理解。你待在道場的時間不是只剩下一個星期?之後你可以隨意去旅行,找樂子。所以,就請你再吟唱七天吧,之後永遠不用再去碰它。記得你的導師說過──研究你自己的心靈經驗。你不是來這裡觀光或報導,你是來這裡追尋。所以就去體驗吧。」

去愛!峇里島 自以為是的「自由」,其實是混亂->尋求定位自己,才能身心平衡

  作者以為走出平常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沒想到和峇里島人相比,只是更顯得自己的步調混亂!在峇里島,人們最常問外來客的問題是:「你要去哪裡?」、「你從哪裡來?」、「你已婚嗎?」,三個問題表現了峇里島人相當注重自己的人生定位:了解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上天的關係,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

好吃!義大利 以前我們尋求娛樂->這裡的人尋求快樂

  在令人疲憊的婚姻結束之後,作者在義大利、印尼、印度等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108個短篇象徵了靈魂探索、自我發現之旅:到義大利品嘗感官的滿足,在世上最好的披薩與酒的陪伴下,靈魂就此再生。她再到了印度,與瑜珈士的接觸,洗滌了她混亂的身心。峇里島上,她尋得了身心的平衡。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

  具備小說家與新聞記者的身份,兩度獲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深度報導獎,作品The Last American Man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決審名單與2002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故事集Pilgrims獲Paris Review最佳新人小說等獎項。曾為知名雜誌GQ、Bazaar、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撰稿,小說作品曾於Esquire、Story、Paris Review刊載。《斷背山》作者安妮.普露譽其為:「一個閃閃發亮的作家」。

 

內容連載

尋求娛樂,還是快樂?
我承認,有時我不懂自己在這裡做什麼。
我來義大利是為了體驗快樂,但我到這裡的頭幾個星期卻提心吊膽,不知該如何做。老實說,純粹的快樂並非我的文化概念。我來自一個世世代代超級勤勉的家系。我母親的家族是務農的瑞典移民,相片裡的他們看起來像是,他們若看見任何令人快樂的東西,就用腳上的釘靴一腳踩上去(我舅舅把他們統稱為「耕牛」)。我的父方家族是英國清教徒,拙於吃喝玩樂的人。假使把我的父方族譜一路回溯到十七世紀,我確實能找到名叫「勤勉」和「謙恭」的清教徒親戚。
我自己的父母有個小農場,我姊姊和我在工作中長大。

我們學會可靠、負責,在班上名列前茅,是鎮上最一絲不茍、最有效率的保母,我們那位刻苦耐勞的農人/護士母親的縮影,一對年幼的瑞士小刀,天生擅於多種任務。我們在家中擁有許多快樂與歡笑,但牆上貼滿工作清單,因此我未曾體驗或目睹遊手好閒,這輩子從未有過。

儘管一般說來,美國人無法放鬆享受全然的快樂。我們是尋求娛樂的國家,卻不見得是尋求快樂的國家。美國人花費數億元逗樂自己,從色情、主題樂園、到戰爭,卻和平靜的享受是兩回事。美國人比世上任何人工作得更賣力、更久、更緊張。但正如盧卡.斯帕蓋蒂所說,我們似乎樂此不疲。令人擔憂的統計數字支持此一觀察,顯示許多美國人在公司比在自己家的時候感覺更快樂、更滿足。沒錯,我們無疑都工作得太賣力,而後筋疲力竭,必須整個週末身穿睡衣、直接從盒子裡拿粟米片出來吃、頭腦呆滯地盯著電視看(沒錯,跟工作正好對立,但跟快樂可不算同一回事)。美國人不懂得如何無所事事。這是可悲的美國典型─壓力過度的總管去度假,卻無法放鬆─的起因。

我曾經問過盧卡,度假的義大利人是否有相同的問題。他捧腹大笑,幾乎把摩托車撞上噴泉。
「喔,沒有!」他說。「我們是bel far niente的能手。」
這是個漂亮的措辭。 “Bel far niente”是「無所事事之美」的意思。聽我道來─傳統來說,義大利人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勤奮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長期受苦的勞動者,即所謂braccianti(因為他們除了手臂─braccie─的蠻力幫助他們在這世上活下去之外別無所有,故名)。但即使在艱苦勞動的背景下,「無所事事」始終是大家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無所事事的美好是你全部工作的目標,使你倍受祝賀的最後成果。你越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越高。你也不見得要有錢才能體驗。另有一個美妙的義大利措辭:l’arte d’arrangiarsi─無中生有的藝術。將幾種簡單配料變成一場盛宴、或是幾個聚在一起的朋友變成一場喜慶的藝術。

然而對我來說,追求快樂的主要障礙是我根深蒂固的清教徒罪惡感。我是否該擁有這種快樂?這也是很典型的美國態度─對於自己是否掙得快樂,感到惶惑不安。美國的廣告系統完全環繞在說服拿不定主意的消費者:是的,你確實有權享受特殊待遇。這啤酒是給你的!你今天應該休息一下!因為你值得!苦盡甘來了,寶貝!缺乏安全感的消費者心想,是啊!謝啦!我就去買個半打吧,可惡!甚至一打!而後開始反動式地狂飲。接著才懊悔不已。這類廣告戰在義大利文化中很可能起不了效用,因為人們早已知道他們有權享受人生。在義大利,「你今天應該休息一下!」的回答可能是:對啊,不,廢話。所以我打算中午休息一下,去你家和你老婆睡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3
    $226
  2. 新書
    88
    $317
  3.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