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我持續在世界各地旅行,拜訪依然存在的二十世紀住宅名作。
學生時代,我從柯比意等偉大建築家的經歷中得知,為了成為建築師,或者為了當個建築師,旅行是一項必要的課外學習。雖然從年輕以來,我就喜歡旅行,但這次「住宅巡禮」之旅,卻是將我這個旅行喜好加快腳步的成果。
我自己經營一家設計事務所,千方百計地擠出時間和籌措費用,曾經最多一年七次,如果將日數加在一起的話,差不多有三個月的時間在海外度過。
以這種程度屢屢遠赴海外,應該已經讓我變成一個習慣搭飛機旅遊的人,可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完成機場報到和出關手續,度過無聊的等待時間,隨著成排的旅客緩緩地進入機艙內,深深地坐進指定的座位裡,卡嚓,一繫上安全帶,輕鬆的安心感覺在胸中擴散,而同時旅行的緊張不安、心頭噗通噗通的興奮感,也從體內某處滲出來,浸透全身,說什麼也無法保持像坐上通勤電車時那種平常的心情。唉,真是白活了!
這個特別的興奮感,一定直接連繫到四十多年前,某個旅行的早晨,那令人懷念的記憶……
行駛在短距離區間的小型火車,稱為「輕便鐵路」,也許知道這個名詞的人已經不多了。
我生長於房總半島海邊的農家市鎮,它與國鐵車站(現在的JR車站)所在的城鎮相隔十公里,兩地之間的交通聯絡方法,唯有依靠由兩三節車廂組成的那種「輕便鐵路」。
不過,當時我們並不稱這種火車為「輕便鐵路」,而叫它「軌道」或者「火柴盒」。「軌道」是「軌道車」的簡稱;「火柴盒」的暱稱則來自兩點,一是它的車廂大小只比遊樂場的電車約大上一圈,形狀像個可愛的盒子;一是它那表面觸感有如砂紙的焦褐色車頂,專門術語叫做「砂質車頂」。
反正農家的孩子幾乎沒有旅行的機會,一旦坐上「軌道」,對我來說,它就意味著將「啟程」朝著遙遠的陌生土地前進。
小學一年級的秋天,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那樣,我和母親兩人一起回去她在大阪的娘家。其實,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像旅行的旅行,而且是為時一星期的長期旅行。
不只這樣,出發那天的早晨,我們所搭乘的「軌道」車廂內部的氣氛,即使對一個小孩子來說也是印象深刻的:秋天柔和的陽光,從車廂上下開啟的窗子射入的模樣,以及那時車廂內籠罩著清漆微微的味道,還有眼光好奇的乘客們看著在漁港城鎮上少見的、樣子像是都市人準備去旅行的一對母子(前些日子母親到美容院燙髮,打扮的很俐落,而我則像是過七五三節的樣子,還繫著領帶)。這些景象彷彿是古老無聲電影的畫面,映入了我的眼簾。
除上述的情景,還有當我一坐上木製的堅硬座位,心中就因期待、不安及好奇三者相互角力而產生的異樣興奮;在經過老師和父母同意之下獲得休假的特別待遇之時,那種像是被誇讚後的明朗心情,也都從記憶陰暗的一角完全甦醒過來。
其實,這是從成田機場搭乘飛機出發的一瞬間,在腦海中、在感情和感覺上,我所清晰回想起的那值得紀念的起程記憶。
或許有人會說:「說什麼啊,都已經是白髮雜生的歲數了,還像個小孩子似的。」但是我還是要再加一句話,在走訪目標住宅時,還得在這種心情之上再添加「雀躍感」才行。比方說,那種心情就像是前往與苦戀多年的愛人相見吧!
這本書,是我親自訪問歷史性的住宅名作,而且置身於那些住宅中,在那些住宅的四周走動的時候,記下所見、所思、所感而寫成的筆記。
本書既像是旅行日記,又像是建築的導覽書,也像是素描和照片組成的田野調查筆記,如果您從這本書中能體會到那使我心臟噗通噗通地跳、緊張不安,而又雀躍不已的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我的幸運了!
欣賞「量身訂做的」生活空間 文∕施植明
西方建築師設計住宅始於威尼斯商人在大運河兩側爭相建造華麗的建築立面,文藝復興時代富甲一方的家族更聘請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如同宮殿般的府邸(palazzo)以及鄉間的別墅(villa),使得住宅從滿足基本需求的生活空間提升到表達美學意圖與社會地位的象徵。這股風潮在十七世紀吹到了巴黎,建築師開始為貴族與資產階級設計體面的府邸(h?tel)。十九世紀末巴塞隆納的資產階級也爭相聘請建築師設計傲人的住家,其中建築怪傑高第(Antoni
Gaudi, 1852-1926)設計的奎爾府邸(Palacio G?ell, 1885-9)、巴特羅公寓(Casa Batll?, 1904-6)與米拉公寓(Casa Mil?, 1906-10)在一九八四年都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文化資產。
對於強調建築形式應回應當代實質條件的現代建築師而言,住宅提供了表現「形隨機能」的最佳舞台。以住戶的生活需求組織內部空間,依照不同的機能賦予相應的空間與造型,「由內而外」的設計程序所發展的「機械美學」顛覆了「由外而內」強調中軸對稱與和諧量體的「古典美學」。基於人類基本生活需求的共通性以及建築生產的合理性與經濟性的考量,現代建築提出了摒除文化差異性考量的「國際樣式」來因應工業革命之後都市化現象所面對的中低收入住宅嚴重不足的社會問題。
法國建築師科比意所說的「住宅是生活的機器」清楚地說明了現代建築的住宅設計又重新回到以生活機能為原點的思考模式。
吊詭的是,現代建築試圖解決社會問題的「機械美學」在二十世紀初期並不足以對抗學院與官方支持的「古典美學」,只能獲得追求前衛思潮的中產階級所青睞,使得原先為了解決勞工基本生活需求而發展的現代住宅設計思維反而經由建造強調個人生活品味的住宅與別墅,逐漸形成現代化的住宅空間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急迫的重建工程中,強調經濟性的現代建築終於成功突破地域與文化差異的藩籬,「國際樣式」成為全球現代化國家共通的建築語言。
對於強調機能的現代建築而言,除了私人住宅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使用者之外,所有的建築物在考量未來的使用者的機能問題時,建築師只能以中性的方式處理,如同設計機械產品時針對操作性能進行客觀的研發工作。事實上,在看似中立的「形隨機能」美學價值觀裡仍留給建築師個人詮釋機能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只有面對有明確使用者的私人住宅設計時,建築師才真正面對如何回應業主生活空間需求的考驗。正因為這樣,任何一幢私人住宅如果不知道主人的生活狀況的話將很難加以評價,就像是要評價一件為某人量身訂做的衣服一樣,只有當衣服是穿在衣服主人的身上時,
衣服是否得宜的判定才有意義。
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在《住宅巡禮》中帶領大家參觀了九幢由著名的建築師所設計的住宅作品,除了「施洛德住宅」與「落水山莊」已經成為開放參觀的建築物之外,都是作者運用各種管道排除萬難才能入內參觀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除了有現場拍攝的照片之外,更以參觀導引、配置、平面、細部大樣、家具……等手繪的圖面,讓讀者能透過他細膩的空間觀察深入地體驗建築大師作品的空間奧妙。如果硬要挑剔的話,未能針對每一幢住宅主人的生活與空間之間的對應關係加以探討,讓讀者只能以「成衣的」標準去評斷「量身訂做的」生活空間究竟好在哪裡?應該是本書唯一美中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