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Biblos。聖經。書。書中之書。聖人的文字──基督徒口中的舊約和新約。我們必須解開這一本世界文學之謎,然後才能有所領悟。「上帝與世界」是聖經的主題,也是歷久不衰的議題,它涵蓋了正直的人生與背叛、自由與(自我)奴役、報復與寬恕、自私自利與犧牲奉獻。

  聖經幫助我們認識人類,它跨過界限,打開更寬廣的新視野,而且毫不隱瞞人生沉重的一面。重新發掘聖經是非常值得作的事,它幫助我們去了解世界,鼓勵我們面對人生,指引方向。了解聖經真義的人,能擁有自由、達到對真實自我和世界的了解。而本書也告訴我們,理解與評價需要對話,而且必須是和本文、和其他人以及和自己的深度的對話。

  本書列舉了聖經中的一些例子,來說明其要義。內容包括【開場】(I)提供一把開啟理解聖經的鑰匙。【討論】(II)是對聖經各書的簡介。【註解】(III)以例子來說明解釋如何鑑古知今。此外,本書也討論了聖經中亞當與夏娃的故事,還有該隱與亞伯、舊約中的老祖先挪亞、亞伯拉罕、耶穌與門徒的事蹟,以及生命的奇蹟與死亡的恐懼──自古到今世人所關注存在的問題。仔細閱讀書中所寫的,集中精神去領會當中蘊含的精華,「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作者簡介

菲德利希.修雷美爾(Friedrich Schorlemmer)

  一九四四年生,大學時在德國哈勒(Halle)攻讀神學,之後擔任助理牧師、青年牧師、大學講師,並於路德之城維騰堡(Wittenberg)的教堂布道,自一九九二年起,擔任維騰堡基督教研究所的主任,一九九一年起為德國筆會成員,一九九三年榮獲德國書商和平獎。著作豐富,有《美夢與惡夢》(Tr?ume und Alptr?ume, Berlin 1990)、《並非徒然: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年的布道與談話》(Es ist nicht umsonst. Predigten und Reden 1983-1993, Leipzig 1993)、《不只靠麵包:生活在一個容易受傷的世界中》(Nicht vom Brot allein. Leben in einer verletzbaren Welt, Berlin 2002)等。

譯者簡介

林敏雅

  台灣大學心理系,德國特里爾(Trier)大學心理系,並於薩蘭(Saarland)大學修習藝術史,目前旅居荷蘭並從事翻譯工作。譯著包括《小國王十二月》、《黑貓尼祿》、《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巴黎釣手尤納斯》、《但願我不是一隻小鳥》、《會跳舞的熊》、《海豚的夏天》、《獅子的足跡》(玉山社)、《童話治療》(麥田)等。譯作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事蹟,甚至諄諄告誡,如果不讀藝文經典將會錯過人生中哪些美好的事物!

  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單元是,電影資訊、珠璣名言、「互動式習題」、「冒牌專家十誡」、「理解的自我檢查表」等,宛如「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在浩瀚的藝文經典中,為你迅速鎖定重點精華,不至迷失方向。此外,還有自傳節錄、重要往來書信、生平著作年表、研究潮流等延伸閱讀,迅速連結相關知識,涵泳之餘,從此談起藝文經典,都能旁徵博引,言之有物。

 

目錄

前言

I.理解的藝術【開場】
字字珠璣
聖經:值得敬畏和運用
了解是一種藝術

II.聖書導論【討論】
真真假假:如何理解聖經中的起源史
當一個人不得不說實話的時候。先知的良知
哀歌和讚歌。詩篇作為表現主義詩集
生於馬廄,死於絞架。一個苦行傳道者的一生
矛盾的人。使徒保羅的信。

III.思考【註解】
以現代的觀點了解聖經的文章

名字
亞當和夏娃
該隱和亞伯
挪亞和方舟
亞伯拉罕和以撒
約拿和尼尼微
耶利米和開罪者
彼得和失敗
保羅和人生的轉變

詩篇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國降臨
我們不曉得,該怎樣禱告
全心尋找上帝
不可親近的上帝以及祂的天使撒拉弗
「全到我這裡來」
耐心和慈愛
收益和虧損

經文
再三叮嚀
蘆荻中的哭聲
為其他人洗腳
聰明的與愚蠢的
你們為什麼膽怯?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

 

  時間就在提問中流逝。我不記得曾寫過「這件事很急」,但我正是這個意思。 ——卡夫卡

  在行色匆匆、緊張紛擾的現代生活中,我們還找得到時間,親炙人類藝文經典之作,陶養身心,提升文化涵養,汲取衝向下一個目標的養分與動力嗎?其實,不必等到有朝一日,在分秒必爭的當下,就能韜光養晦!「藝文講堂」即以慧黠巧妙的書寫策略,涵蓋重量級主題,透過輕巧的形式,讓您快速閱覽、敏捷思考、讀出興味!

  「藝文講堂」八本書介紹的對象,包括天才作曲家莫札特、現代文學先鋒卡夫卡、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依德、法國文豪普魯斯特、盲眼詩人荷馬、「書中之書」聖經、哲學家尼采、戲劇詩人布萊希特。

  每本書的作者都是該領域的學者或重度粉絲,均為閱讀藝文經典時,心有所動、見解獨特且能言善寫之人。內容脫離了僅依循原著、濃縮內容的窠臼,而是將再三咀嚼、融會貫通的閱讀精華,與讀者分享。在輕鬆愉快的篇幅內,以新穎的角度切入,著重於描述書寫對象引人入勝之處,例如強調與當代議題的密切關聯,或是澄清迷思與誤解,彰顯挑戰傳統的思想,或是介紹不凡生平

 

內容連載

字字珠璣
這本書不只是帶給我樂趣而且是莫大的欣喜。多麼偉大的一本書!寬廣遼闊如宇宙,植根於創造的深淵,延伸至藍色神秘的蒼窮。 海涅,1830

今天到處是印刷品,報章、雜誌、散發的傳單廣告,包括網路上流通的郵件,誰還能分辨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什麼東西對我們而言是不能估量的?從聖經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表面上東西,而是那些在背後照亮世界的。
在聖經中記載的是本質的,意義深長的人事物。它的目的並非娛樂而是傳達態度-提供一個生與死的立足點。生活本身的衝突帶來緊張。能夠找到解答救贖的地方聖經中清清楚楚地列出。

當中被提及的不僅觸及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遠深入開放且具遠景的未來。太初有道,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1-14)。上帝透過一個人做見證。上帝用人的語言對我們說話。我們用人的語言談及上帝並且和上帝說話。我們能夠以凡人之身向祂求助,但是我們知道祂不可說的名將是永遠的秘密。

道成了文字,聖人的文字。道必須被說出,才能被人們聽見。不重要的是誰對我們傳道,重要的是道是說給我們聽的,更重要的我們聽到了,而且有所改變,然而仍保持原來的面目。我們都有名字,我們不會被混淆。
道必須被聽到。路德說,福音書(Evangelium)是Viva Vox,活生生的聲音。它很快會變成死的文字。所以大聲朗誦-或者讀給人聽!最內在的精神集中將變成最外在的參與。寧靜成為分享。

馬丁路德在翻譯聖經時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一再大聲朗誦出來。聲音也有意義。聲音決定內容是否被聽眾接受。聲音是文字的靈魂。福音中傳的道是活生生的聲音。聖經是民間話本。一本要人們去聽,去讀,去理解的書。同時聖經也是人們應該珍藏的寶藏。因此須要傳播人和媒介。沒有馬丁路德的努力就沒有今天統一的聖經以及如此豐富的德文。如果沒有古藤堡的印刷技術也就沒有聖經的盛行。今天我們也仍必須使用符合時代的媒介來傳道,這是最重要的。
福音(Evangelium)換句話就是:好消息。路德的翻譯更精確、更引人、更能激動人心:好的信息(gute Botschaft),佳言(gute Märe),好的新報章(gute neue Zeitung),好的新聞(gute Neuigkeit),好的呼籲(gut Geschrei )-「皆是人們樂於讚美傳頌的」。

我們也瞧見「上帝並不強迫人,而是循循善誘,祂說:窮人有福。」路德認為人們最好是用小孩子般的態度讀聖經。「我非常用功而且是盡了全力,但是我還是無法完全理解全書中每個字的意義。因此我還是像小孩子一般懵懵懂懂,我每天不斷轉動我的知識,爲的就是要真正理解基督教信仰中十誡的真正意義。然而卻感到無比沮喪,像我這樣一個博學的神學博士,所知依然淺薄如我的孩子一般,也許我該和孩子一同再去上學。我們當中誰能十分了解上帝的話:我們天上的父?誰在信仰中能領悟到:掌握天堂和人間的上帝是我們的父,他就能立刻對上帝產生完全的信任,因為上帝是我的父親,我是他的孩子。誰還能傷害我?」

路德極力推崇聖經的智慧與力量,「它就如一座非常廣大的森林,森林中有很多各種不同的樹,不同的樹上結滿不同的果實供人採摘。」因為人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安慰,教訓,學問,警告以及預言。但是如果你不去敲打樹,在這座森林中沒有一棵樹是會自己掉下蘋果或梨子的。「上帝用聖經困惑世人。但是幸好祂保護這本書就如祂護衛祂的教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130
  2. 新書
    9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