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 Si-Chi 柯錫杰攝影專輯》一書以柯錫杰先生從事攝影專業以來所累積的眾多作品當中,精選出八十張經典傑作,做為影像呈現的主軸,封面以柯錫杰先生為名之外,影像並選定台灣安平為呈現,而序文也慎重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先生擔任書寫。出版社也邀約法國攝影專精之著名藝評家Herv? Le Goff先生,擔任全書攝影作品及柯錫杰先生富傳奇性的人生做一論述整理。在文字敘述上,對柯錫杰先生的美學分析、作品評論、自傳等三大方向,配以法、英文字對照發行歐美各國。
法國知名且具相當信譽的藝術叢書出版社「Cercle d'Art」,計畫於2006年上半年於歐美出版發行,這也將是繼國際知名畫家趙無極先生(2001)、雕刻家朱銘先生(2002)之後,另一位華人藝術家的殊榮。此外,也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可使台灣的攝影藝術與國際接軌,使之別具重要的象徵意義。
作者簡介
柯錫杰
於1929年出生於台南富商家, 30歲赴日專攻攝影,回國後成為台灣專業攝影界的龍頭。1963年,在知名藝評家顧獻樑的引介前往台北藝術界發展,
1963到67年,柯錫杰創作重心為拍攝藝術家,首創國內以專題攝影為主軸的風氣,名指揮家郭美貞、美國著名舞團愛文˙愛利都曾經是他鏡頭下的捕捉對象。在這段期間柯錫杰也投入了廣告攝影的領域,將藝術創作的概念帶入,提昇了國內商業攝影的水準,為台灣廣告界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1967-68年,正值柯錫杰的廣告攝影公司業務興隆,又坐擁最高薪的商業攝影師地位、深受國內藝術圈的肯定時,他卻突然放下一切,冒險奔向不可知的紐約。
在紐約闖蕩近十年,柯錫杰憑實力打出一番天下,當備受讚譽時,他覺得疲乏了,商業攝影和他天生不受拘束的個性太扞格不入了。個人的自由創作慾望和理想,因面對現實壓力而處於停滯,在此時他想回歸大自然質樸無華的渴望攀到了最高點。
1979年,恩師顧獻樑的辭世,讓柯錫杰更加反省自己的現況;掙扎了兩個月後,他決心離開商業攝影,一切回歸到最原始簡單的創作。他關閉了工作室,一個人獨自去北非、南歐流浪,自由的創作,不帶任何商業目的,不受拘束。這趟長達半年的流浪,沒有地圖,開著二手車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希臘、以及北非五國遊歷,他的攝影生命在大自然的清新裡獲得重生,外界的風景和個人的內心世界凝聚成一體,他拍出具有個人強烈風格的「心象風景」攝影作品,因此成就其三十年攝影生涯的最大突破。這些作品在80年代引起國內攝影界高度的重視,除了表達主題(個人心境)特殊外,大膽、簡潔、強烈的構圖也給人一種新震撼,以昂貴罕見的「轉染法」沖洗作品所獲致的逼真色彩的高品質,更是台灣前所未見。
八○年代柯錫杰開始以「台灣在我心」為主題從事攝影創作,他的焦點轉移到呈現具有人文關懷美學的台灣印象,二十年來,他的作品多方面的賦予台灣人文、風景、建築特殊的美感,記錄了台灣在時代變遷過程中逐漸消失的珍貴影像?這些影像反映了他對這塊土地上的人物及文化的關懷?未來他仍將繼續以這一主題進行攝影創作,一方面是台灣時空縱橫面的紀錄,同時也具備了藝術上永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