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在一件被稱為「繪畫」或「雕塑」的做品中,去找尋一個我們可以辨識的現實世界中的形狀找蚌了,我們就說:「我看懂了!」找不到,我們就說:「看不懂!」其實就算是真正找到了一個可被辨識的現實世界中的形狀,我們就真的「看懂了」嗎?面對一個畫面或作品,如果不存心去尋找一個能被辨識的現實世界中的物象或形狀,也就沒有所謂的「看得懂」或「看不懂」的困擾了。
人能欣賞不具現實形狀或物象的純粹形色,就如同對晚霞和雲朵的欣賞,這樣的歷史,可能和人類本身的歷史同其久遠;但人類把「無形狀」和「非物象」當成一種獨立欣賞和創作的內容,則是二十世紀以後才逐漸形成的風潮。本書所介紹的,就是我們簡稱為「抽象藝術」的種種思維與表現。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人類重新肯定媒材、物質獨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讓形、色、畫布、媒材本身,成為被觀看、被欣賞的單純對象。這是人與物直接對話的世界與領域,希望能激盪出更寬闊多元的視野與創意。
作者簡介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專任副教授,開授「臺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等課程,曾兼任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等校。重要著作包括:《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 (1945–1970)》、《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島嶼測量──臺灣美術定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