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的父親囑咐他不要讀死書,因此他就把書讀活了,從小就會探討書中的涵義,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離開鄉下到上海讀書,使他原本就活躍的心靈更為開敞,他得到一個振興國家的心得,就是必須藉教育來破除迷信,才能使民智開通。在新舊交接的時代,他企圖留住優良的傳統,拋除腐朽的包袱,接收新的外來資,引進好的西方文明;其中白話文學的提倡及五四運動的推動就給新時代帶來深遠的影響。雖然他身不由己的投入政治潮流,被託以重任擔任駐美大使,卻仍不失他讀書人的風骨,這位兼具中國傳統美德及西方科學思維的理性改革者,用他的所學及他的個人特質,給了新中國的新思想一些深沉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