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電影謀殺案
- 作者:艾勒里.昆恩
- 原文作者:Ellery Queen
- 譯者:許瓊瑩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05-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33566X
- ISBN13:9789867335661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縱橫好萊塢的名製片在石景市旅館內遭槍殺身亡,命案隱約與二十年前拍攝的一部色情片〈野仙子〉有關。州長特別派了私人聘用的解危專家麥可.瑪寇前往當地調查真相。隨著調查進展,牽扯進來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可能撼動石景市的經濟命脈「曼氏企業」的經營。麥可.瑪寇在調查過程中,多次身陷險境,也遇上了大罷工事件及婦女解放運動的示威活動。
他必須藉由凶手的小小疏忽來解開謎團,從謊言中洞見真相。
作者簡介
艾勒里.昆恩 Ellery Queen(1905~1982)
艾勒里‧昆恩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佛列德瑞克‧丹奈(Frederic Dannay),一個是曼佛瑞‧李(Manfred Lee),這是一對出生於1905年的堂兄弟,艾勒里‧昆恩這個名字是他們聯手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名字,據推理評論家安東尼‧鮑查所言,「艾勒里‧昆恩,即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
所謂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指的是,從1928年首部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問世開始,昆恩便逐步接收了范達因美國首席古典推理大師的位置,以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穩定出書,一路貫穿到七○年代,統治時間長達半世紀之久;而昆恩扮演的可不只是書寫者而已,他們(因為有兩個人,就像是連體嬰)同時辦雜誌,編選集,搞廣播和電視,不讓古典推理征服全國勢不罷休──他們既是王者,也是傳教士和大使。
做為推理小說家的昆恩,不以創新詭計取勝,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是通過對過往推理名著的整理和深刻理解,總結前代大師之精髓而集其大成,使小說呈現一種高度成熟期的穩定水平,成為基本古典推理迷極佳的選擇。
曼佛瑞‧李於1971年去世,佛列德瑞克‧丹奈則在相隔十一年後的1982年辭世。
很高興能在此首度與台灣的推理小說讀者介紹本書。我在九歲的時候讀了第一本艾勒里‧昆恩的小說《中國橘子的秘密》,希望我當年閱讀艾勒里‧昆恩推理小說的體驗,也能在台灣讀者身上發揮相同的影響──《中國橘子的秘密》在當下使我成為一位推理迷,也促使我在往後成為一名推理作家。
雖然最好的艾勒里‧昆恩小說都是以艾勒里‧昆恩為偵探主角(編按:作者與小說裡的偵探主角同名),但是從1960年代以後,開始有一系列平裝本小說雖然是以昆恩的名字發表,但其中卻沒有昆恩這個角色。到了1970年,真相大白,這些書由其他作家代筆、然後由昆恩之一的曼佛瑞‧李編輯(編按:作家昆恩的身分與起源請見本書「關於艾勒里‧昆恩」一文),已經成為一項公開的秘密。因為拙作經常出現在由另一位昆恩,佛列德瑞克‧丹奈所主編的艾勒里‧昆恩推理雜誌(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所以我也受邀成為平裝本小說系列的作家之一。
我在1971年初將《色情電影謀殺案》的大綱交給曼佛瑞‧李,他在三月二十九日給我回音,然而沒過幾天就突然辭世,享年六十六歲。他僅建議了幾處小更改,並告訴我儘可動筆寫作。雖然從一開始,平裝本系列就是由曼佛瑞‧李來規劃,但是佛列德瑞克‧丹奈表示,既然曼佛瑞已經過世,他願意代庖編輯最後這本小說。
幾個月以後,我將小說寄給他,他讀完之後,建議我到他位於拉奇蒙特〈Larchmont〉的家,一起討論需要修改的地方。那是我第二次造訪他的宅邸,我記得在那裡待了一整個夏日午后,一頁一頁的爬梳整部原稿。對我而言,那是與大師上了一堂編輯課。他覺得我用太多逗點,而且認為文字應該愈簡潔愈好。他發覺某些常見的句子,例如「他聳聳他的肩膀」,就是多餘重複的寫法。「除了你的肩膀,你還能聳什麼?」他告訴我。現在只要在別人的書裡看見這個句子,我就會想起他的話。幾乎在我原稿的每一頁上,都留有紅色的編輯記號,當內人派翠西亞重新打字時,也對他的編輯功力讚賞不已。《色情電影謀殺案》在1972年二月於美國出版,是艾勒里‧昆恩平裝原著小說系列的最後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佛列德瑞克‧丹奈和曼佛瑞‧李都有參與的作品。
在寫作本書時,我刻意追隨昆恩的公平遊戲傳統,佈置讀者應該能夠察覺的線索,安排出人意表的結局和昆恩經常使用的那種雙重結局。令人高興的是,本書在海外特別受歡迎,在英國,這是少數先有精裝本、然後才出平裝本的昆恩平裝系列小說。本書也在1970年代於義大利、巴西和挪威出版,並於幾年前在日本上市(編按:日譯本《青?殺人》,2000年原書房出版)。
非常有趣的是,艾勒里‧昆恩的小說在日本尤其受歡迎,其暢銷程度僅次於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繼1960和1970年代受歡迎的偏寫實犯罪小說之後,較年輕一代的日本讀者重新發現了「誰是凶手」(Whodunit)的傳統偵探小說,特別是像昆恩和約翰‧狄克森‧卡爾之類的黃金時期(Golden Age)作家。他們的小說通常具有錯綜複雜的情節和狡譎的謎題,比較像是一場遊戲,一場「對讀者的挑戰」。特別是在昆恩的小說裡,凶手常常是最不被懷疑的那個人。它要讓讀者來判斷那個人是誰,並找出指引犯人的線索。在卡爾的小說裡,有時昆恩的小說也是如此,「上鎖的房間」和「看似不可能的犯罪」是佈局的一部份,提供讀者一個額外的謎題──不但要找出「誰是凶手」,還要思考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我願以《色情電影謀殺案》的出版,歡迎台灣讀者進入推理小說黃金時期的謎題世界。還有更多艾勒里‧昆恩的小說和故事,以及我自己的作品,等著要在貴國和各位見面呢。
序者簡介
愛德華.霍克(Edward D. Hoch)
1930年2月22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當代美國短篇推理創作最多產、品質最高的作家,很可能也是全世界短篇推理寫作量最大的一位,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千篇作品問世,被譽為世界短篇推理小說之王。
九歲接觸「艾勒里.昆恩推理劇場」廣播劇後,從此深深迷上推理小說。十九歲那年加入美國推理作家協會,因而認識了約翰.狄克森.卡爾、艾勒里.昆恩、克雷格.萊斯(Crag Rice)等大師級作家,埋下日後提筆創作推理小說的種子。結束大學學業後投身出版工作,接著進入廣告公司上班,多年創作此時終於受編輯青睞,於1955年在雜誌上發表第一篇小說<死人村>。1968年以<長方形的房間>拿下愛倫坡最佳短篇小說獎,促使他決定辭職專心寫作。1973年4月開始,在美國發行量最大、經營最久的《艾勒里.昆恩推理雜誌》上持續刊載小說至今,並在艾勒里.昆恩晚年代筆完成長篇小說《色情電影謀殺案》。2001年,愛德華.霍克獲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予大師獎(Grand Master),肯定他多年來為推理文學的努力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