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阿榮」在金門當兵當不完,竟是那雙皮鞋惹得禍?您知道掘百姓祖先墓碑築碉堡,竟是自稱「正統」的國軍?您可知昔日金門老阿?如何以腰束、奶卜、尻川斗硬喀喀口訣挑選媳婦嗎?您知道舊時大陸「三點會」土匪如何劫掠村寨嗎?您知道中壇元帥太子爺,如何威靈顯赫施法助百姓遠離彼岸砲火嗎?您知道清朝康熙大帝遷怒鄭成功,下旨「遷界」如何荼毒金門百姓嗎?
您知道童乩與棹頭,受不了誘惑偷食狗肉,如何受到神明責罰? 本書《浯江軼事》一一為您揭曉,故事篇篇精彩。金門擁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舊名稱(浯江),明代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江廈侯周德興來島築城設寨,目的在抵禦倭寇,且運用島之險要,內捍漳、廈,外控臺、澎,可「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島乃名為「金門」,遂沿用迄今。
島雖蕞爾,土地面積僅一百五十點四五平方公里,現居島上居民亦不過六萬餘眾,惟可別瞧它小得不起眼,翻開歷史章篇,南宋時期,大儒朱熹可是為它登島開設「燕南書院」,作過特別的加持灌頂,所以後來能造就四十三位進士,至於舉人或提督武將更是多不勝數,它人才倍出亦曾榮顯臺灣與澎湖,原來清朝之「開臺進士」鄭用錫,「開澎進士」蔡廷蘭都是「金門人」,這是島地驚奇的一頁,也是奠定它日後文化內涵的基石。
但歷史朝代更迭總是殘酷無常,尤其蕞爾小島,一旦淪為戰場,人民身家性命、財產可如嶁蟻般受殃於戰禍,明鄭國姓爺鄭成功標舉「反清復明」大旗,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朝週旋對抗,永曆十八年明鄭戰敗,清軍登島焚屋毀城,金門曾一度淪為廢墟。歷史來到最近的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共歷時四十四天,總計中共對金門發射四十七萬四千九百一十發砲彈,平均每平方公尺就落彈四發。
可當年的前線金門,它不僅外表有煙硝砲火,長達一千六百餘年漫長歷史歲月中,它可是有「海濱鄒魯」的稱譽,它信手拈來皆充滿著文化底蘊,尤其時年封閉,諸多外界所不知的軍管秘辛,及庶民百姓所受禁錮無奈,可謂:「血淚斑斑,罄竹難書。」然日子難過終須過,庶民百姓千百年來生活島地間,民情采風,庶民堅毅特質,自有一套苦中作樂的生存哲學,哪是歷代列祖烈宗所留下的智慧瑰寶,後輩們秉持「人若尊天理,天會照甲子」的天道運行,凡事敬神謝天、崇恩報本、緬懷祖德,放眼島地宗祠林立,宮廟遍佈,祂可是庶民百姓心靈依託所在,套句俗諺說:「有山著有水,有神著有鬼」。
故在島地閩式鄉野聚落間,數百年來即流傳許多鬼怪靈異、神魔鬥法……各種地方傳說及異志,本書有諸多篇章,將逐一為讀者呈現。如作者所言:「傳說異志說得活靈活現,皆出自於祖傳公、公傳父、父傳子,代代皆如此傳承,至於傳說故事的真實性,已不是至關重要,因為它已融成地方文化的一環,更重要是當年煙硝砲火,戒嚴禁錮,日子是何等煎熬痛苦,百姓皆靠它超現實的無限可能來療傷止痛,總能達到抒壓解悶的奇效。」作者希望本書付梓,能帶給當年戍守金門,這些「阿公級」的英雄們,更豐富在前線的故事題材,並提供曾造訪過或預備參訪金門的遊客,更能貼近瞭解金門。
作者簡介
劉鎮東,筆名奎山,福建金門人。軍職退休,目前從事自由寫作及田野文史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