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來了位人士,看似面善,突然他大喊:「你還是那樣兒!可是怎麼變成老頭兒啦!」
至少有四十年沒見,還認得出我來算他眼力不差,或者說我老則老矣,原貌依稀尚存焉!
「老」是無法逃避的客觀現象。《肇論》中的一段記載:某人年輕時出家,頭髮都白了才回來,鄰人見了居然認出,他說:吾猶昔人,非昔人也。不敢和古之聖賢相比,但是人活了一段時日應當不一樣了。老了就比年輕時候強?可真不敢說。
老了之後該做什麼呢?最怕人家提這個問題!原先以為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熬到這個「老」字,終於可以豁免於「你現在幹什麼?」的社會壓力。其實不然,這個世界是慘酷的,就算你已經老到彎腰駝背、四肢顫抖、坐輪椅,那邊還有人在高聲倡言老當益壯、殘而不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是不准人家歇著。
多少年前在美國某大書店裡,曾經看到一張海報。上面有位神色疲憊的老頭兒,坐在門前的搖椅上,一副與世無爭的表情特別悠閒。海報的標題比較長:
I am just sitting here, watching the whole world gone by and ain\’t gonna do nothing about it! How do you like that?
「我就坐在這兒,看著這整個世界從面前過去,而不做任何事情,你覺得這怎樣?」
我羨慕透了那個境界。
自退休之後過起那「閒閒無代誌」的日子不到半年,就成了家人及眾親友的討伐對象。每天混,沒出息,不像話!為什麼不寫書、出書?說不定暢銷賺一筆。哎喲喂!書豈是人人可出的?又不是文曲星轉世。有位搞出版的朋友近來深居簡出,怕在外頭碰上作家朋友,老是追問他的書賣得怎麼樣了?朋友聚會閒聊,有人感嘆現在出書賠錢,日子不好過。座中的一位白面書生型名作家,專門寫些勵志向上、令中學生傾倒不已的模範文章,笑吟吟地宣布:
「我出的書賺錢,而且賺很多錢。」
就是嘛!這個行業已經被少數名作家全面壟斷了。
還是被盯牢不放,說是你的生活經歷豐富,怎麼可能無話可說?晚清詞家朱彝尊有名句:「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
原來人老了心中有恨才能文思泉湧,於此我又不合格了。反倒是人愈老瞋恨之意愈淡薄,回想起早年面紅耳赤的爭執、解不開的冤仇都挺無謂的。而且人活久了,大腦會發展出一套保護系統;不愉快的、痛苦的、悔恨莫及的記憶淡忘得比較快,就算依稀記起總是模模糊糊一閃而過。有趣的人物和圍繞在這些人物周邊的事情,總會不請自來,從記憶庫中一躍而出,重複不斷地呈現在眼前,愈來愈生動鮮活揮之不去。
於是我好像找到寫作的題裁了:就寫在我生命出現的人物吧!他們曾經令我快樂、感動,對我有所啟發、領悟、印象深刻,也令我感到愧怍、振奮……,更有無法釋懷的傷感和傷痛。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非常獨特有趣的人,當然這純粹是我的偏見。先有偏見才出好文章,順便打個廣告。
這本集子裡講的都是真人真事,人物的選擇漫無標準,也無順序,是一個無厘頭的組合。
其中有世界級人物:大導演新柯塞西、胡金銓、吳宇森、大科學家顧毓琇老師、大藝術家駱玉笙老師、韓國大統領金大中等人;也包括了我的性教育啟蒙師父三輪車伕徐載華、我的家人、老師、朋友,真可謂內容龐雜,脈絡不明、前後失序,不知所云,硬是好看。特別是以端正社會道德,提振民族氣節為己任的正人君子們,看了本書中的某篇某段會咂嘴咂舌認為不妥!但是實不相瞞,本書篇篇精彩,個中人物栩栩如生,讀後令人難忘!因為一旦我下決定寫這本集子之後,這許多人物日日夜夜出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不分場次重演昔日情景,像是一種魔障,驅之不去,惟有奮起執筆,一氣呵成書寫出來,眾神歸位,心情方得略覺平靜,其魅力可知!
這樣自吹自擂頗失傳統謙虛之美德,也不相宜。說句實話吧!閒來無事本集可以供讀者大人們消愁解悶,是一本不乏趣味的小書,湊和著一讀可也。套一句相聲裡常用的詞兒:「是味兒不是味兒,您就看個熱乎勁兒!」
書名是借用和名演員孫越初次見面時,他給我的評語。
相信讀過這本集子的有識之士會說:「此人何止是長相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