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以成敗論《英雄》--「好好看」張藝謀! 作家、電影劇場配樂工作者 張永智
生命,就是這麼巧合!才說著想寫寫張藝謀導演的《英雄》觀後感,就立刻應了情報文化錦忠先生的邀請,為這本李爾葳女士所著述的《張藝謀的電影世界》寫序。
面對這一位深受世界注目,卻又玩性甚高的電影藝術家,其實真要說點什麼,一開始還真不知該如何下筆?應邀之後,幾日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本打算誠惶誠恐地架構一些美學理論上的推導,一一與讀者們分析,試著呼應書中精彩的訪談內容,但是,後來又立刻推翻掉這般繁瑣的思維,畢竟,一篇簡短的序文,該完成的好像不是婆婆媽媽的解說,反而應該落實在直觀而誠懇的分享心得上。
也正因為如此,我好像才忽地有了那麼點勇氣提起筆來……。
爾葳女士的深入訪談,織理細密,是國內第一本關於張藝謀的電影紀實,相當珍貴,書中無論在這位電影奇才的價值觀、創作觀、抑或美感經驗上的探訪與認識,都提供了我們瞭解張藝謀電影藝術的諸多線索與不同的角度。
特別是這本訪談錄對張藝謀個人的性格特色與面對生活課題的生命態度,有著很深一層的介紹,我想這是長期從事新聞採訪工作的李爾葳女士,所與眾不同的採訪書寫功力。
其實,早在看完張藝謀的《英雄》之後,手上這枝筆,就難以抑扼地自動寫作了起來。
看張藝謀,要從最近的表現聊起,去除掉「泛美化」、「泛政治化」的意識型態不談,其實那與藝術上的表現,最無相涉,但不知怎地,美國商業體系下的「大美國主義」流毒依舊四竄,我不想批判這個現象,但總得還張藝謀一個公道,該論的還是得就事而論事。
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勢必反應著藝術家本身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力度,過去看《紅高梁》時,看見了張藝謀的文化厚度與其叛逆不羈的潛在動能,書裡的一段採訪這麼應驗著,他說:「……我認為小說裏的刺激性場面或「魔幻」手法都是次要的,它最打動我的是爺爺和奶奶的愛情傳奇,是充滿活力的人,是那種豪放舒展的活法。高梁與人結合為一體,這裏沒有扭曲的心態,沒有女人的重負或男人的萎縮,有的是熱血沸騰的活力。中國人應該活得舒展些。我們的祖上曾經是有聲有色的,活得灑脫,死得痛快,近幾百年快折騰沒了……。」
但看完《英雄》後,我還看見了張藝謀的玩性,特別是那幾段各說各話的「羅生門」劇構,考驗了演員的表演和觀眾的觀賞慣性,那就像幾個人打著橋牌,牌發完了,就得重新洗一次牌,重新再喊一次王牌,這個遊戲,在電影裡玩得漂亮,「話」說完了,還有「話」蕩在半空中,讓人細細品味思酌,邏輯理解了又推翻,然後重新建立後,再打破,不斷循環,更有甚者,讓人看完電影走出戲院,還懸宕在故事結尾究竟是真是假的激流中,反覆吟詠。
爾葳女士書裡的訪談裡揭露了張藝謀的創作思維,他是這麼說的:「……我們用了這樣一個結構。這種結構在文藝片中不算什麼,但在武俠片中很少見。因為大部分武俠電影都是從頭到尾的復仇。但這樣的方法是比較獨特的,讓它有一點風格化……。」
這個風格化,笑看了人生,笑看了英雄,笑看了生命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偏執與獨見,我特別喜歡這點禪意,這一份深蘊的人生韻味,我記得佛經上有過這麼幾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知怎地,看張藝謀的《英雄》,總讓不禁莞爾地想到了這麼幾句話。
《英雄》這部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有另一層意涵,那便是「好好看」!
一如張藝謀這個奇才一般。
當然語詞中的重音不同,所暗示出的意圖也全然不同,重音在前是加強語氣的形容詞,若重音在後,那便是提醒大家許多事需要我們好好去看看的動詞了。
電影中,繽紛的色彩畫面、唯美的打鬥場面、浪漫的場景、反反覆覆的生死流連、羅生門般的敘事結構、一個論點推翻另一個論點的環型邏輯,緊湊而有餘韻的節奏,都讓人覺得好好看,好看極了!
《英雄》裡張藝謀喜歡「水滴」的意象,他自己說:「……我們從一湖水打到最後一滴水,一滴水滴到張曼玉臉上,然後帶到一個感情的高潮結束,就兩個男人在打一滴水,非常有趣。而且這一滴水的聲音,這一滴水的質感強。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叫『一滴水見太陽』。我很喜歡這個設計。這也算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就是在激烈的打鬥中去突出一個最小的細節……。」
電影裡這滴好看的水滴,背後藏著張藝謀「一滴水見太陽」,總是好好看世界的生命特質,我喜歡這樣「藉引動而擴散收縮」的韻味,沒這樣的人格,絕沒這樣的作品,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特別是那一幕水滴收縮視線焦點後的擴散,李連杰收勢不及,抄了若干掌湖面,水花四濺,猛一回頭,我立時看見那首縱跨千年的古詩,隱隱地浮現在大螢幕前:「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使人瞬間了悟,原來張藝謀是這麼寫詩的。
這是張藝謀電影裡用視覺「引動」視覺的互文功力,從電影中我看見了張藝謀將東方的情韻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自然生命價值觀,流洩在每一處細微,從電影到這個人,如果,我們相信未來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的話,那麼我一定得說:朋友,好好看,張藝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