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俄國的文學,從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時候以來,就是「為人生」的,無論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決,或者墮入神祕,淪于頹唐,而其主流還是一個:為人生。
當十月革命後,在國內戰爭和列強封鎖中的文苑,是只見萎謝和荒涼了。有才能的革命者,還在血戰的旋渦中,文壇幾乎全被較為閑散的「同路人」所獨占。這時的最重要的樞紐,是一個文學團體「綏拉比翁的兄弟們」(Serapions-br�er)。加盟者大抵是年青的文人,那立場是在一切立場的否定。「從黨人的觀點看起來,我是沒有宗旨的人物。……我既不是共產主義者,也不是社會革命黨員,也不是帝制主義者。我只是一個俄國人,而且對于政治,是沒有操持的。……但我愛農民的俄國」。但在那時,這一個文學團體的出現,卻確是一種驚異,不久就幾乎席捲了蘇聯的文壇。
這樣的非蘇維埃的文學的勃興,是很足以令人奇怪的。托羅茨基也是支持者之一,稱之為「同路人」。「同路人」者,謂因革命中所含有的英雄主義而接受革命,一同前行,但並無徹底為革命的信念,僅是一時同道的伴侶罷了。
作者簡介
著者:札彌亞丁、雅各武萊夫、理定等十二人
基本上,本書就魯迅所編譯之《豎琴》為本,加入魯迅翻譯的有關蘇聯「同路人」的文章,略加整理,合為一集,借以觀魯迅眼中的「同路人」概況。本書選譯蘇聯「同路人」作家札彌亞丁、淑雪兼珂、倫支、斐定、雅各武萊夫、理定、左祝黎、拉甫列涅夫、英培爾、凱泰耶夫、畢力涅克、綏甫林娜等十二人的作品,〈後記〉中有魯迅所作的介紹,附錄並選錄魯迅所譯的相關作品。
譯者:魯迅(1881-1936),原姓周,以周樹人聞名,自《狂人日記》起始用魯迅為筆名。魯迅創造了幾位耳熟能詳的人物,如阿Q、孔乙己,在「熱風」之下「吶喊」「彷徨」於「朝花夕拾」,又「三閑」「二心」「南腔北調」,「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中「集外集」《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兩地書」。魯迅為新文學運動健將,終生創作不斷。一般人較少接觸其譯文,特介紹其譯作,以為讀者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