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反抗性的個人主義思想-與自然共存之人生價值
認識梭羅由返璞歸真、探索生命的《湖濱散記》開始;了解梭羅便由充分反映其生活觀點與道德良知的《孤獨的巨人》進入。本書《孤獨的巨人》特別選錄充分代表梭羅富反抗性的個人主義思想的文章,由其中可以清楚看出梭羅之與自然共存之人生價值,與持續不斷對社會關懷之批判性思考,及人類生活真正價值的深入探討。
「孤獨」(Solitude)一文摘自《湖濱散記》,文中詩意的傳述與自然合而為一享受孤獨的滋味。
「和平抗爭」(Civil Disobedience)一文充分表達對社會的關懷,文中強調個人的道德規範與責任,以及反抗不公正的惡法,希望能加以廢止。
「沒有原則的生活」(Life without Principle)則明白指出一般人汲汲營營於繁華的生活,追逐名利,生活的真實意義必然蕩然無存。
作者簡介
影響二十世紀甘地及金恩牧師的不合作反抗運動-梭羅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一八一七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人文薈粹的康考特城;當地自然景物豐饒,是美國思想革命發源之地,許多文學家或思想家莫不以當地為己身思想沈澱的聖地。
梭羅曾在學校短暫任教,也擔任過家庭教師,然而寫作才是他希望用來謀生的方式。他在華爾登湖畔的生活經驗舉世聞名。一八四五年七月四日,梭羅在華爾登湖畔愛默森所擁有的土地上親手搭建了一間小木屋,開始兩年兩個月又兩天的獨居生活。選擇隱居讓他「怪人」的名號不脛而走,卻也創造出舉世聞名的《湖濱散記》鉅作。
而在華爾登湖畔獨居之時,為了抗議美國政府支持奴隸制度而發動的墨西哥戰爭,拒繳人頭稅,而因此在獄中待了一夜。雖然隔日,梭羅之親友不顧梭羅之反對,為他繳清稅款,使他得以出獄,但他仍舊因此事件大有所感,深思個人與國家的關係,而將自己不惜以身試法之信念,寫就一篇有名的論文:「市民的反抗」(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一文,後更名為「和平抗爭」 (Civil Disobedience)。文中所揭櫫的新觀念,甚至影響了二十世紀甘地及金恩牧師的不合作反抗運動。
梭羅是自然學家、文學家,也是思想家,他一生致力於寫作,但在生前其著作之地位卻不若他死後受青睞,這種孤獨的寫作生涯卻不減其樂趣,他仍舊固執地傳述自己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絕妙領悟。梭羅其他主要著作,包括《旅行散記(Excursions,1863)、《緬因森林記遊》(The Maine Woods,1864)、《卡德岬》(Cape Cod,1865)及《加拿大記遊》(A Yankee in Canada,1866)等,多半都是在他去世後才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