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哲
企業策略是企業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但策略的形成要經過複雜的過程,考慮的因素何止上百?因此學者專家尋求較簡單的策略思維架構,希冀從架構中找出主要的考慮因素,以降低形成策略的複雜程度。在1980年代以前,策略管理最主要的分析工具是SWOT分析,強調廠商條件與環境的配合。SWOT首先分析企業所處環境中的趨勢,研究哪些趨勢是企業未來成長的機會,哪些是威脅,接著再分析企業內部的優勢與劣勢。企業的策略就是能擷長補短,又能掌握機會,避免威脅的作為。SWOT分析固然能幫助企業指點長期策略發展方向,但仍不夠精確。舉例而言,筆記型電腦的興起,對生產桌上型電腦的廠商是機會還是威脅?這又要視廠商在筆記型電腦產業的產業結構以及廠商的競爭優勢而定,有優勢就是機會,沒有優勢就是威脅,SWOT分析變成套套邏輯(Tautology)。再者,企業的優勢與劣勢並非明顯立見,必須要視企業的條件和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是否契合而定。SWOT
的另一缺點是只能形成長期的策略,對廠商天天要面對的競爭策略並無法提供分析的方法,必須要靠產業分析作為競爭策略形成的基礎。因此,產業分析可以補足SWOT分析不足之處。波特是第一位將產業組織經濟學有系統引入策略分析的學者。本書係將波特過去二十年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文章匯集成書,讀者可以細細體會波特思維的發展。
產業經濟學可追溯到哈佛的梅森(George
Mason)教授所創,波特的指導教授Caves即是梅森的學生,因此波特的學涯即始於產業經濟學。有別於傳統的個體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認為各產業差距極大,廠商的行為及績效取決於產業的結構。因此在不同結構下的產業,必須要有不同的策略,而決定策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產業結構。波特綜合以前的研究提出五力分析,認為產業的結構繫於五大競爭力;廠商的策略即在於如何應付五大競爭力以增加利潤。隨後,在五力分析的架構下,波特研究資訊科技對企業策略的影響;以他的架構,當然先分析資訊科技對五力的影響,再談資訊策略。同樣地,在分析夕陽產業的時候,也先談夕陽產業中五大競爭力的變化,再談廠商在夕陽產業的策略,這一篇文章對我國目前沒落中的傳統產業頗多啟示。
1980年後,新的策略思維亦陸續提出,例如核心競爭能力(Core Competency)、關鍵成功因素、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等。對這些新觀念,波特在一文中頗多批判。他認為策略就是定位與建立差異化(Pos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如果策略定位不清楚,就不知道要建構何種競爭能力,所以應該先建立策略定位再談核心競爭能力。而且企業策略的基礎在於一套環環相扣的作業系統,絕非少數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包括的。所謂的關鍵成功因素、最佳實務,會造成產業內一窩蜂的抄襲模仿,無法建立差異化。因此他認為策略還是應該回到「定位」與「差異化」的本質,重新建立策略管理定位學派(Position
school)的基礎,此點值得策略制定者深思。
以競爭策略為基礎,波特的貢獻又延伸到國際化策略、企業集團策略,以及國家的競爭優勢。波特的論點還是從產業的結構分析為起點,再論及競爭優勢的來源,最後導出策略的意涵。本書所收集的文章是波特當年之作,坊間書籍迭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新的文章談到產業群聚的現象,他發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通常會聚集在同一地區,這和我國設立科學園區的做法不謀而合。
在本書的第三部份,波特嘗試用競爭優勢的觀點解決環保、衰敗的城中區,和醫療浪費的問題。這些題目都不是波特所長,沒有競爭優勢寫出來的文章並沒有特殊之處,倒是看出波特興趣甚廣,自信甚高。
過去二十年,波特是對策略管理影響最大的學者。本書記載了波特這二十年的思路歷程,多篇均為經典之作。但策略的形成錯綜複雜,還要考慮組織文化與領導特質等因素。讀者若要對策略管理有全盤的了解,還是要念一本教科書。此外,「盡信書,不如無書」,波特的疏漏仍有。例如第十三章談到美國資本市場的劣勢,對日本的資本市場的制度,讚禮有佳,但在波特最近的新書(波特看日本競爭力)對日本的制度觀念反而多加批評。
我國這一兩年國際競爭力急速衰退,關鍵在於無法建立長久的競爭優勢,波特這本書可以提供我國未來建立競爭優勢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