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的展望TODAY AND TOMORROW
- 作者:亨利‧福特 Henry Ford
- 譯者:席玉蘋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190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516895
- ISBN13:9789570516890
- 裝訂: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福特因推出T型車,不僅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工業之一──汽車工業奠定了基礎,福特所發明之生產線觀念、自浪費中學習以及工資動機的做法,更是現代管理學上重要的里程碑。他的夢想是藉由製造供應無缺的汽車來改善整個社會,於是一面將產品價格壓低,一面將工人薪資調漲,產能隨即提昇,進而降低了消費者的成本。美國人為何背離了福特的教誨,是個令人不解的謎,也難怪日本人對他愛戴有加,豐田汽車前總裁大野耐一的JIT(just in time)「及時管理」就是從福特的理念得到的啟發。晚近福特汽車公司更併購了包括富豪 (VOLVO)、積架(Jaguar)及路華(Land Rover)在內的幾家重要汽車品牌,為指日可待的福特汽車王國許了一個美麗的未來,也為全球化產業合併的風潮再創巔峰。
作者簡介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福特汽車公司的創辦人亨利.福特,一八六三年七月三十日生於密西根州,自幼就對機械留露出濃厚興趣,十五歲時組建他的第一部蒸氣引擎。福特的汽車智側事業始於一八九三年冬季,當時他基於對內燃機的濃厚興趣,造出第一個單汽缸的小模型。世界上第一部福特汽車完成於一八九六年六月,福特汽車則於一九○三年成立。
亨利.福特和山繆爾.克羅勒合作,寫了《我的生活與工作》、《世紀的展望》、《勇往直前》。描述福特汽車公司的發展,並且勾勒出他對工業及社會的理念。他也在同一位作者的合作下,寫出《我所知道的愛迪生》一書。一九四七年四月七日,亨利.福特於第爾本市費爾巷的寓所內去世,得年八十三。
譯者簡介
席玉蘋
國立政治大學國貿系畢,德州理工學院企管碩士。譯有《21世紀三事》、《贏家通吃的社會》、《卓越二一○》等書。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獎、譯詩獎。
發行者前言
一九八○年,我初次接觸到「及時管理」(just-in-time,JIT)的理念以及豐田的生產制度,其後更搭上眾多日本研究小組的便車,有機會目睹它在豐田車廠中的實際應用情況。我在那裡拜會了大野耐一(Taiichi Ohno)先生,這套制度的創始人。我們研究小組的問題對著大野先生連珠炮般發射,當問及他的思維從何處得到啟發時,他只是大笑,說是完全習自亨利˙福特的著作。
我花了數年工夫,才找到這本已絕版的著作。沒錯,我初閱時就發現,大家稱為「及時管理」的觀念,有許多正是出自亨利˙福特生產過程的設計。早在一九二六年,他的工人僅需八十一小時就能將鐵礦石做成成品。想想看,只要三天九小時就能造出一部汽車!
回頭閱讀福特這些篇章,我不但看到了「及時管理」的基本原型,也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絕佳點子,亨利˙福特曾經利用這些包羅廣泛的點子,讓福特公司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他談零缺點的生產,取消製造過程完成時的品質檢驗,堅信員工應該由他們製造出的東西中獲益。他將汽車售價壓低一半,將工人薪資由美金兩塊五加倍為五塊錢一天。一面將自家產品的價格壓低一半,一面將工人薪資調漲一倍,這簡直不可思議。可是亨利.福特深信,工人的生產力在他那套生產制度下可以超越過去一切期望,因而降低消費者的成本。他的夢想是藉由製造供應無缺的汽車來改善整個社會,誰要車都能得到。
他堅持工作環境要一塵不染;堅持企業領導人要以服務社群與大我的社會為念;堅持生產技術不是順其自然,而是持續不斷的改變、進步。他說重頭工業應該扶助供應廠商和服務業,以更短的時間製造出價格更低、品質更好的產品;企業主管不應坐鎮於辦公室,除了應該四處走動、了解屬下外,還要能夠親自下場操作。他強調工人應該接受訓練,要有提昇自己、提高產品品質的機會。
美國人為什麼背離了福特的教誨,是個令人不解的謎。也難怪日本人對他愛戴有加。儘管《世紀的展望》這本書著於一九二六年,可是其中的理念至今依舊合於時宜,而且閱讀起來充滿樂趣。我樂於讓這本書重見天日,為那些孜孜於改善生產、改善生活品質的人所用。
諾曼.博迪克 生產力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