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藍珍珠?
幾個親近的人,在知悉藍珍珠是我最新的長篇小說的書名之後,語氣裡都會發出輕輕的一個問號。好像在問;什麼是藍珍珠。
藍珍珠是什麼,讓我留待稍後再試做解釋。
先讓我從撰寫這個故事的動機和意旨說起吧!
這是一本愛情小說。我可以絲毫不以為忤地這樣認可。記得馬奎茲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便高聲為愛情小說辯護,認為人們全無輕視的理由。
人的一生,不過是尋找愛和學習愛的過程。
無論是男女之情,夫妻之情,憂國之情,藝術之情,乃至於親情友情……世間的云云眾生都在依照個人心靈的成熟度,和一己性格上的特質,以及外在的機緣,對愛做出極為個人的詮釋和表現。
如果你願意認真去思考和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我們只能經由愛去完成一件事物,一段感情。如果仍然有恨,我們永遠也離不開。一分牽纏會繼續下去。甚且,在自己的一生裡,我們仍然會為自己製造出相同的情況境遇,再度學習。
是的,有人把恨解釋為受創的愛的變體。也許,這種說法不無真實性。但是,我卻要說,如果我們愛能愈高,又心無所懼的話,我們便不會自私、佔有、強制、嫉妒、懷疑、虐人、自虐、殺人或自殺……。
愛情的世界絕非止於求偶相間,男男女女小小的私情。人世間任何一種關係,都可以說是一種愛的牽連。何況愛情的境界,端看人的實踐能力,可以具有天壤之別。在那敻絕的高處,心潔情摯,完全可以以他人的幸福為幸福。
情用出去,便不要考慮收回來。愛情竹定義不是在於別人沒有給你,而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愛情。
在這嚴酷的人間世裡,對於愛情的懷疑論者,一直抱持著無比的同情與諒解。固然,許多時候,愛情亦會由於當事人的用心和修為,淪為性慾、權勢和金錢的犧牲品,但是,那也正像這些內容,可以腐化扭曲一個人的靈魂和人格一樣。我只能說,一個人是什麼,他的愛情便表現成什麼,無所潛藏遁跡。因此,我一直相信愛情的終極,不過是修身問題。
《藍珍珠》裡的人物和事件,在寫作的時刻,帶給我無比的至情和愉悅。我愛書中角色的軟弱,也愛他們的堅強;我同情他們的痛苦,也讚賞他們的高貴;我理解他們的徬徨,也明悉他的抉擇……。
關於這個故事索引,我不想再予多加言說。還是讓小說的人物來帶領有緣有情的讀者吧!因為,光看這篇短短的引言,倒像是個說教機一樣令人厭煩。
但是,可以保證,絕非如此。
最後,再讓我回過頭來解釋何謂藍珍珠吧。
有一句話:「自性是佛」,大概人人都聽說過。
其實,人的一生,所謂尋找和學習愛的過程,也不妨解釋為一趟心靈之旅,一段自我淨化的過程。
一個願意從事默觀的人,將會發現,所謂的「神性」,亦不過是蘊含於「自性」。而所謂的快樂和安定,亦是不假外求,而屬於內求的事物。
內在的定境建立了,自性亦即神性。
不一定在教堂,也不一定在廟宇,俗世之樂完全可以和解脫之道攜手並行。
據說:修行到家的人,可以看見一種神聖的光。
這光,彷若一千個太陽般的燦爛,但卻毫不炙熱,卻只會令人清涼。
在那光輝的中心,便存在著一個細小,美麗而迷人的光,那便是「藍珍珠」。
每個人一生至少應常看到「藍珍珠」一次。
經典裡描寫「藍珍珠」,是住在每個人之內的意識的神聖之光。祂是自性─我們最深的實相─的實際形式,是住在我們之內的「神」的形式。
藍珍珠大小如一粒芝麻。縱然祂是如此之小,卻又是無比之大。這比最微妙的還要微妙的藍珍珠,卻涵括著整體的「有情」與「無情」世界。這裡有千萬個小宇宙,形成了整個的大宇宙。
在一個人徹頭徹尾地淨化以後,這亦即是靈修之旅的目標,你將能看見「藍珍珠」。
祂呈現於眼前,是一團閃爍的意識,美到極致。
然而,看見「藍珍珠」並非旅程的終點。當你修行再修行,有一天「藍珍珠」會迸散,將祂的光充滿宇宙。而看見祂的人,將會體驗自己無所不在。這是修行的最高點,最終極的實現。
在這個當兒,一切的不純淨和覆蓋,盡會去除。一個人於焉得以在「自性」中完全休息。你將感應到宇宙無上幸福的快樂之光,與己無別。你已置身於明悟之中。這即是解脫之道,完美之境。
於是,不管你是否身處凡塵,獨處抑或群居,在所有的行為與作息裡,均將體驗「自性」的平靜和喜悅。萬事萬物皆具神性,你已臻於《大自在王經》所描繪的「三昧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