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正處於危機時刻,生活在這個愁雲慘霧的戰爭年代,H是一位比別人更富好奇心和正義感的少年。他敏銳而細膩的觀察,更為當時的時代作了最佳的證言。
成長中的H有著同齡少年該有的歡樂及憂愁,卻同時更多了份對戰爭、國家局勢關懷的心。對於不合理的事情,H堅持自己的原則,毫不妥協;對於不明白的事,他會努力不懈地找出問題的解答。強烈的正義感及好奇心,不論是對家人、對朋友、對事物,完全表露,時時可見。
H的故事記錄著一個大時代的脈動,透過H的生活紀實,我們更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戰爭時代呈現眼前。這是一部歡笑中帶有淚水的愛與感人的作品,作者細膩而深刻的描述,平實無華的筆觸,將牽引每一顆誠摯、純真的心靈。這部感人的文學著作,絕對值得您我再三品味,細細賞讀。
提到妹尾河童這位作者,或許,從事舞臺美術與素描插圖工作者,早有所聞,不過,國內一般讀者對他可能還很陌生,譯者本身甚至也不太熟悉。雖然如此,對於妹尾河童先生的才華,卻早已留有深刻印象。那是因為,兩年前拜讀日本名評論家——立花隆所寫的《我曾讀過這樣的書-立花式讀書論、讀書術、書齋論》(文藝春秋,1995)一書時,曾被書中妹尾河童為立花隆的工作室《貓樓(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撰文繪圖感動過的關係。因此,當小知堂文化事業的老闆孫宏夫先生(譯者的大學同學)親自拿書來邀譯的時候,一來基於幫老同學的忙,二來對作者也心存好奇,於是便二話不說的欣然答應。後來才從本書的作者簡介中得知,作者在日本是一位知名度極高的舞臺美術家,出版過許多暢銷散文書,其中以《河童窺看到的×××》系列最膾炙人口、廣受收藏,因為書中附有許多既獨特又細膩的精彩素描插圖,(如本書那張「H的家」)以及生動有趣的翔實記錄。從他的素描插圖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事物觀察之入微,筆記功夫之詳盡,令人展閱其圖文並茂之著作,不出門就能悠遊於書中的世界,有如身歷其境一般。
第一眼看到書名《少年H》時,我和一般懂日文的人一樣,以為它是一部所謂的「情色小說」,因為日本人常用「變態(Hentai)」這日文羅馬拼音的頭一個英文字母「H」,來形容人好色、猥褻、淫猥甚至下流;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它與《失樂園》(渡邊淳一著,講談社,1997)同時暢銷於日本的緣故。其實它一點都談不上情或色的邊,是一部傳記式的紀實小說,而且讀起來一點都不艱澀。《少年H》能讓讀者跟著一個天真爛漫的頑童少年H,懷著好奇心與正義感,一起身歷其境地走過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戰時及戰後。在那樣的時空下,作者妹尾河童透過少年H的的觀察,將那段許多人未曾經歷過,或是漸漸淡忘的殘酷歷史,再度以充滿愛與感動、歡笑與淚水、勇氣與行動力,活生生地將戰時日本社會的真實面,一幕一幕地呈現讀者眼前。本書一出版即一路暢銷,是日本一九九七年年度暢銷書的第三名,也榮登去年日本人最懷念書籍的第三名。日本一些知名評論家、作家,如立花隆、澤地久枝和椎名誠,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引述原文腰帶上三人的書評如下:
書中透過頑強卻純真的「少年H」的觀察,將那戰爭時代活生生地呈現眼前。這是在戰後五十年這段時間下,配合妹尾河童這個人物的個性,才足以把那個時代的「意義」形象化。(立花)
在這篇故事中,蘊含著貴重而且從來沒人寫過的「對時代的證言」。當然很希望不知戰爭的少年少女們,能與這位精神力旺盛又細膩的「少年H」見見面,曾是少年少女的大人們也務必請來一會,一睹他那歡笑中有淚水有事實的真面目。(澤地)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到今日的河童先生,他那以天真爛漫又百分之百全力釋放的好奇心,所彩繪出的水平、垂直、縱、橫、斜面全方位空間的行動力,以及其中不折不扣的追究、探究心的源流。(椎名)
《少年H》上、下兩冊,由五十個篇幅近乎相等的單篇構成,看似各自獨立,實乃前後關連,承先啟後自成一段少年H的成長史,同時活現出一篇充滿大人謊言的少年戰爭觀。這一路翻譯過程中,我與少年H共處了八個多月,當執筆翻譯時,自身猶如少年H,懷著頑童調皮的心態,隨著作者的描述,身歷書後那張地圖中,遍遊了H所到之處,我也遇見了紅唱片小哥、娘娘腔小哥、盛夫、敏子、好子,以及他的同學、老師和教官。我得知鈴鼓聲的含意,和它所傳達的愛的訊息,畫地圖一事也勾起我小時候似曾有過的尿床記憶,小學時用過的漿糊,好像也和H所賣的二錢漿糊一樣,久不用就發霉了。雖然沒親身經歷過戰時生活,卻也能夠藉由率直又純真的H身上,體會到戰亂時主政者與民眾間的認知差距,以及有目的的謊言之可怕,善意的真心話之難說。
翻譯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是,人物與人物之間對話時所用的神戶、廣島方言,因為它既是通俗的生活用語,又有地方色彩,總是要一再轉換與推敲,才能找出適當又同效的譯詞。例如,從八、九歲大的少年H嘴中講出的方言俏皮話,如果翻譯時一疏忽,就很容易失真,表現不出它的效果與笑果。因此,作品中不同人物角色的會話文部份,是這次翻譯中最令我費神的地方。另外,專有名詞的查證、當時日本民情的考證、風俗習慣的認證等等,都是從事筆譯者最感到最費時的地方。適巧,於翻譯本書途中,我有機會前往日本國立東北大學當客座研究員兩個月,在那段期間,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外,就埋身在該大學的圖書館內,查詢書中有關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相關資料,而且,在研究室內也巧遇一位來自神戶的學生,為此,許多在台灣一時查不到的資料,心中疑惑的詞句,都有了解答,搞不懂的方言意思和神戶街道的地理環境也有人指點迷津。關關卡卡的突破,字字句句的究明,不斷增強我求好的信心,也加速我龜步的速度,終於在無期限壓力之下(老同學的體諒),完成了初稿,後來自己又全盤統一校稿了兩次之後,才放心託付給產婆(出版社),期望能平安分娩。不過,其間的一次陣痛,令產婦和產婆有點擔心,就是日本講談社方面要求審稿,作者本身(舞臺美術家)要求看封面設計。如今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中譯本《少年H》,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所誕生的。讀者或許可以不管過程如何,不過,能與譯者和編輯工作者分享一本書的誕生歷程,不是更能觸撫到該書的生命脈動嗎?
花這麼多精神與時間,無非是為了將原作品等效重現罷了!雖然以前曾在學術期刊翻譯過日本古典名著《竹取物語》,也幫台北市立美術館翻譯過畫家的文稿和評論,不過,翻譯像《少年H》這種長篇小說,對我而言,卻是頭一次,所以從頭到尾無不戰戰兢兢,唯恐小錯誤引發大誤解。何況《少年H》是作者在日本暢銷的小說處女作,作者相當在意該書第一次在海外出版的翻譯品質,為此增添了我不少的心理負擔。本書能不能將作者意欲傳達的訊息完全展現,我已盡了最大努力,其中難免有些瑕疵或錯誤,尚請讀者不吝賜教。至於能否達到作者所期許的翻譯品質,唯有靠時間來映證了。
從《少年H》中,我學習到很多新知識,吸收到許多新常識,也喚醒我不少沈睡已久的日本印象。沒看過此書之前,約略知道日本有兩千多年歷史,不曾有「紀元二千六百年」這麼具體且深刻的印象,不禁讓我腦中浮現出,日本神社內確實掛有紀元二千六百×××年的月曆或日曆。要是沒讀過「鄰里互助組」這一篇,如今還會一直納悶著,當年留學期間,搬進民宅的第一天,怎會為了垃圾沒按規定放置區區一件小事,就被當地「町內會」第二班班長斥責。原來現在「町內會」的小班長,不乏有像H的母親敏子當鄰里組組長一樣負責任、管眾事的歐巴桑,凡是鄰里內的公共事務都有權、有義務徹底督導及執行。不過,其中要是沒有「公告欄」這項利器先行取得鄰里內的共識的話,班長也沒有兇人的理由,可見,日本長久以來基層工作做得如此踏實,政府政令能這麼有效地宣達、執行開來,《少年H》書中的「公告欄」依然發揮著它的功能。
去年七、八月滯日期間,適逢本書作者在NHK開闢一個週日兒童節目,他以小學老師上課的方式,在教室內,透過動畫,以淺顯易懂的說故事方式,一一地介紹著《少年H》的每個單元。另外,原文中碰到有漢字的地方,也都加上假名拼音,可見《少年H》不僅只寫給大人看,連剛開始識字的小孩都能接受。希望《少年H》的中譯本,有朝一日也能有注音版的問世,因為它很有啟發性和教育性,當作青少年讀物,也頗為適宜,不過這一切都得先看看它適不適合台灣的民情了。
這一次與小知堂文化事業合作,雖然有點漫長,卻也相當順利、愉快,感謝孫宏夫先生,也謝謝輔大中文系郭鳳珍同學校稿時的幫忙,同時也向輔大日文系幫過我整理稿件、中文打字等各項繁雜事務的同學們,表達感激之意,由於有大家從旁協助,《少年H》才能與更多人分享,即將被淡忘的歷史,才能再度發揮其明鏡的作用。最後,我願將此《少年H》中譯本送給我家那兩隻小恐龍,當作今年的生日禮物。
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六日
台北新莊‧寒流夜
賴 振 南
作者簡介
妹尾河童
1930年生於日本神戶。曾經當過印刷美術設計,後來以舞台美術家出道,活躍於戲劇、歌劇、音樂劇等領域,是一位足以代表日本的舞台美術家。妹尾河童也以散文作家聞名,《少年H》則是他的第一本小說,甫一推出即獲得日本讀者歡迎,長據暢銷排行榜,並榮登日本最令人懷念書籍之一。
譯者簡介
賴振南
台南縣人。1960年生,畢業於輔仁大學東語系,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博士課程肄業,現任輔仁大學日文系專任副教授。著有《日本平安朝初期物語研究》。曾翻譯《竹取物語》《伊勢物語》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