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墾殖篇
基隆港口的船隻依舊安靜地離開航向地球的另一處,喧鬧的夜市小吃似乎已經成為基隆的代名詞,孰不知百年前它只是依附在基隆港口旁,提供來往過客一頓溫飽的小攤位,基隆從「基隆無城,呷飽就行」至今日的國際商港,其中繁華沒落不知交替了多少世代。
基隆市為控制北台灣海域出入的門戶,輕鬆地走在海門天險、白米甕或大武崙等砲台,遙想昔日操兵練槍、隊伍井然有序及士兵們炯炯有神的雙眼,彷彿還看見營區伙夫生火煮飯的炊煙,倏地畫面又轉換成砲彈在天空中一來一往的無情轟炸,中法戰爭名揚朝野,基隆的軍事海防地位的重要性倍增,民族英雄墓與法國公墓更是昔日戰事所留的遺痕,是激昂英勇是血腥暴力,是歷史驕傲也是心底傷痛。然而丕變的潮流中自有屹立不搖者,清晨燈火通明的崁仔頂魚市,陳列著一尊尊莊嚴神像的佛具街,中正公園依舊是基隆市民闔家前往的休閒公園,伴過基隆人屹立不搖地渡過歷史巨輪,觀音巨像慈悲地俯視人間的一切。
不論是燦爛或悲傷,宗教能使這一切得到平靜,有城煌老爺主持世間公道;代明宮的日月雙尊普照混沌俗事;慶安宮與奠濟宮不僅是信仰中心更是藝術的殿堂;迎神祭典時北管戲曲更添加傳統節慶的熱鬧氣氛,就在悠揚的樂曲中昔日古意再現;而早年因漳泉械鬥而犧牲的先民更在雞籠中元祭中獲得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基隆歷史文化的滄桑史正一幕幕地上演著不曾停歇。
基隆市街
基隆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形為山嶺及丘陵,自古以來城市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市街多分佈於基隆港區南岸平緩地區,俗稱「大雞籠」或「大基隆」。今日的基隆市街即是歷經了多次築港及與河爭地的成果。
基隆早期為凱達格蘭族群聚活動區,主要分佈於和平島與大沙灣之間。清雍正年間,福建沿海的漳、泉移民沿著基隆港灣定居,今日的田寮河(昔日田寮港)、牛稠港、石硬港(昔日南榮港)間為其區域範圍,而漸漸形成市街形態。然而有限的土地卻因乾隆年間人口快速的增加,只得填海造地以建築房舍,並以今日仁愛區一帶為發展中心。
日據時期的市街狹窄、零亂無規劃,同時田寮河、蚵殼港及石硬港三條小溪又流經市區,地勢低下每至雨季不免積水成災。因此,一九○七年實施市街改正計劃,填埋地勢低窪區及海面成為市街基地,港灣的東西兩側及運河兩岸均開發為新市街。日人築港及市區街道的改正約在一九二八年完成,並成為日人居住的集中區,同時一九二九年,鐵道縱貫的起點延伸至基隆,基隆與內陸的來往交通便利。基隆地區往來客商頻繁,海上交通中心加上內陸鐵道交通的串聯,漁業、煤業等產業發達,人口激增的同時市區更形繁華。
今日基隆市區以崁仔頂一帶(今孝一路中段)最為熱鬧,由於近海口,故遠在清朝即為交易買賣熱絡之處,直至今日尚可見到歷史悠久的漁行屹立不搖於市街上。昔日的孝一路原有旭川河流經,遠近洋之漁船可以直接將漁船駛入至漁行前卸貨,後因河川淤塞嚴重無法行船,於是填河成地加蓋大樓。今日的孝一路上的市場,非但提供各種現撈魚貨及漁類加工製品,更形成市區一帶特殊的漁業景觀。
台灣光復後實施都市計劃,東西向的街道以「忠」、南北向街道以「孝」命名。東南有竹子嶺、太子山屏障,火車站為作為北迴鐵路及鐵道縱貫之起站,忠一路的站前則為各地往來船隻的貨櫃碼頭,信、義路交會處則有市政府及文化中心坐鎮,基隆市街以仁愛區為發展重心,亦為基隆市的政治與經濟中心,熱鬧繁華為基隆的首善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