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本總督

台灣日本總督
定價:380
NT $ 260 ~ 342
  • 作者:司馬嘯青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05-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37553X
  • ISBN13:9789867375537
  • 裝訂:平裝 / 44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日治時代,台灣在文官與武官總督的階段交替下,總共歷經19位總督的統治,而每個總督的不同出身與統治風格,都在在影響了施政的內容與治績。本書首次以突顯每個總督的不同性格與背景為主軸,從另一個角度審視台灣50年的日本統治史。

  日治時代,日本中央政府前後派遣19位總督前來治理台灣,換算下來,平均每位總督僅在位二年半,可見「更動頻繁」是一大特色。如以總督出身分類,則可概分為初期武官總督、中期文官總督,以及末期武官等三個時代。

  本書主旨在於將歷任總督的施政方針、建設台灣的背景、留下的治績等,做完整的回顧,並輔以襄助角色的事蹟,或留下的重大文獻,以解讀總督的成敗利鈍,好讓台灣人認清日治時代統治的本質,盡可能回歸史實的全貌。

  其次,日治時代台灣人在異族統治下,進退應對之道各有巧妙,本書盡可能每一章都列舉相關知名人物的崛起、對應,以及命運改變的過程。這些人士的動向,具有指標作用與意義,也是時代的見證。

作者簡介

司馬嘯青
本名廖慶洲,1947年生,台中縣人。
大同工學院工商管理學系畢業後,曾任職於大同公司。
1974年起,服務於《經濟日報》專欄組,歷任記者、專欄組副主任、採訪組副主任。
1995年退休後,曾任《管理雜誌》編輯顧問、《自立早報》財經證券新聞中心主任。目前專事寫作。
著有《王永慶與企業英雄》(文經社出版)、《當代成功企業家的故事》(聯經出版)、《日本過台灣》(文硯出版)、《人情義理》(哈佛企管出版),以及《台灣世紀豪門——辜振甫家族》、《台灣五大家族》、《台灣新五大家族》、《台灣企業家的日本經驗》、《台灣企業家的美國經驗》(以上五書皆由玉山社出版)等書。

 

目錄

中文版自序
序文

第一部 〈內地〉兒童文化工作者的訪台活動
前言

第一章 巖谷小波的台灣行腳
第一節 口演童話的簡史
第二節 台灣御伽事業的萌芽
第三節 巖谷小波的台灣行腳
第四節 桃太郎主義
第五節 以〈國語〉講述的童話

第二章 久留島武彥與台灣
第一節 久留島武彥的訪台記錄
第二節 久留島武彥1915年的訪台活動
第三節 久留島武彥的原點——台灣
第四節 久留島武彥的台灣觀

第三章 一般口演童話家的台灣行腳
第一節 永井樂音等人的簡歷
第二節 台灣行腳的內容
第三節 永井樂音等人的台灣觀
第四節 台灣兒童文化界的活動

第四章 北原白秋台灣紀行
第一節 北原白秋的訪台活動
第二節 北原白秋的台灣觀
第三節〈國語普及政策〉與〈內台融合〉
第四節 台灣少年進行曲及台灣青年之歌
第五節 台灣童謠與兒童自由詩

第五章 野口雨情的台灣行腳
第一節 野口雨情的訪台活動和其收穫
第二節 對於台灣童謠界的影響
小結

第二部 住在台灣的〈內地人〉的兒童文化運動
前言

第一章 從雜誌《童話研究》看台灣的兒童文化界
第一節 《童話研究》中所見之台灣關聯記事
第二節 台北的兒童文化界
第三節 台中的兒童文化界
第四節 台南的兒童文化界

第二章 台灣童話普及運動的中心人物西岡英夫
第一節 西岡英夫的經歷
第二節 西岡英夫從事童話普及運動的動機及信念

第三章 吉川精馬與兒童雜誌《學友》
第一節 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版的兒童雜誌
第二節 吉川精馬的出版活動
第三節 吉川精馬的台灣觀
第四節 雜誌《學友》的創刊、停刊經過及經營狀況
第五節 雜誌《學友》的特色

第四章 兒童文化研究誌《兒童街》
第一節 殖民地台灣的兒童文化研究雜誌
第二節 台北兒童藝術協會
第三節 《兒童街》中的〈台灣意識〉

第五章 童謠詩人窗道雄的台灣時期
第一節 窗道雄的台灣時期——邁向詩人的旅程
第二節 作品發表的場所——〈內地〉的童謠同人誌
第三節 窗道雄作品中所出現的〈本島人〉孩童們
第四節 窗道雄詩中所描寫的台灣風物
小結

第三部 向〈內地〉輸出——台灣文學少女的誕生
前言

第一章 台灣文學少女的誕生
第一節 兩篇「湯圓」
第二節 黃氏鳳姿和池田敏雄的相遇
第三節 黃氏鳳姿作品群的發表和出版

第二章 黃氏鳳姿作品群的內容和特徵
第一節 《台灣的少女》之構成和內容——故事的諸面向
第二節 黃氏鳳姿的作品群——生活者和民俗採集者的視點

第三章 黃氏鳳姿作品群的歷史定位
第一節 超越了作文教育體系的〈作文〉
第二節 從《民俗台灣》來看黃氏鳳姿的民俗採集
第三節 〈台灣文學少女〉的歷史定位

結語  
附錄一 西岡英夫刊載於《台灣教育》的論文作品  
附錄二 日治時期的台灣兒童文化年表  
原著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表次
表1 在台〈內地人〉與〈本島人〉的人口推移 20
表2 巖谷小波第一次訪台日程 41
表3 巖谷小波第二次訪台日程 46
表4 巖谷小波第三次訪台日程 51
表5 久留島武彥在台灣的童話行腳 63
表6 北原白秋台灣遊的日程 82
表7 北原白秋的台灣童謠 98
表8 《童話研究》中所見台灣兒童文化運動的狀況 130
表9 《童話研究》中在台兒童文化關係者的發表作品 131
表10 台中兒童俱樂部會員 138
表11 台灣遷入.遷出〈內地人〉的人口變遷統計 158
表12 台灣發行的兒童雜誌 168
表13 吉川精馬所發行的雜誌一覽表 170
表14 《台灣日日新報》中所宣傳的〈內地〉兒童雜誌 179
表15 台北兒童藝術協會的加盟團體 188
表16 窗道雄台灣時期作品的發表狀況 203
表17 黃氏鳳姿、池田敏雄和西川滿的對照年表 240
表18 黃氏鳳姿著作一覽表 258
表19 1938年兒童文選的出版狀況 270

 

中文版自序

  本書是1999年於日本出版的《植民地台灣兒童文化》(明石書店)的中文版。主要是藉由考察台灣與日本本土的互動關係,來掌握日治時期(1985-1945)台灣兒童文化的狀況,並進一步探討殖民地兒童文化中所蘊含的民族與語言的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與兒童相關的日治時期的研究,多半以殖民地的教育政策、教育的內容與思想為主軸,或以當時的教科書為材料,分析殖民統治下的同化政策或〈國語〉教育的始末。然而,孩子們所接觸的世界,絕不僅止於教育制度與學校。即便我們能析透殖民地教育複雜而多層的面向,恐怕依舊無法完全描繪出那個時代的兒童觀。因此,在本書中,我嘗試以超越學校籓籬的〈兒童文化〉作為研究與探討的對象。童書出版、童話會、童謠演出等文化活動牽涉到市場機制,這使得兒童文化的基本要素,與殖民統治者運作下的學校體系迴異。兒童文化工作者,不只單方向傳遞訊息,還需迎合孩子們的現狀與嗜好來推展活動。在這些過程當中,可以窺見時代的〈需求〉與〈供給〉的交互作用。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兒童文化工作者如何掌握時代的需求?對這些需求又提供了什麼?是本書考察的重點之一。

  兒童文化最基本的傳遞工具是語言。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環境並不單純。然而,在我資料蒐集的範圍內,與兒童文化相關的出版品,都是以日文出刊。當然,我們不難想像,當時的孩子們一定也從阿公阿嬤的母語口述中,聽到許多故事,也蹲在廟口看由母語演出的布袋戲。但是,因為語言政策等因素,在兒童文化相關的出版世界裡,台灣人被迫保持〈沉默〉。在本書中,我以殖民地複雜的語言現象為前提,分析並檢視了以〈國語〉(日語)推展的兒童文化活動的諸多問題。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推展兒童文化運動的,多是以殖民者身分到台灣來的日本人。他們有的是成年後來台的第一代,有的是在台灣出生(灣生)或是幼年期在台灣度過的第二代。在日本本土的人看來,他們是〈外地人〉,對台灣原來的居民而言,他們是外來的入侵者。這種微妙的立場,對他們的自我認同(identity)會有如何的影響?這樣的情懷,在他們的兒童文化活動中,展現出如何的風貌?本書中,在考察他們的兒童文化運動的同時,也釐出了他們對於多民族、多語言的台灣的看法,也就是他們的台灣觀。並探討他們的台灣觀在兒童文化中的表象。我發現,這些日本人在面對台灣的孩子時,並無法忽視孩子們語言弱勢的事實。我也蒐集到灣生中有關〈台灣意識〉的論述,看到日本人說台灣是他們的故鄉,他們愛台灣,要將鄉土愛的精神融入兒童文化活動的宣示。還有,一些創作者,努力尋找〈台灣色彩〉,希望將台灣的特色展現在童話、童謠或舞蹈的創作中。雖然他們的論述並不成熟,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看到殖民者中的〈臺灣意識〉的萌芽。而他們試圖掌握的〈台灣色彩〉,在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後,至今仍是我們爭論與探討的課題。

  本書1999年在日本出版時,曾獲得當年日本兒童文學學會的獎勵賞。當時,我是以1996年9月在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通過審查的博士論文為主體,增訂修改而成書的。也就是說,本書的論述根基,是十年前奠定的。2001年我回國教書後,就有許多前輩與朋友鼓勵我將本書翻譯成中文出版。但是,離開台灣11年的時空隔閡,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初嘗教學工作,也無法立刻駕輕就熟;加上兩個孩子的「孕」與「育」,都使我無法著手進行中文版的翻譯。大約兩年多前,我才開始斷斷續續翻譯內文。期間,曾經想過要加入新的研究資料,或為台灣的讀者重新改寫部分內容,但最後終究沒有實現。我深知本書的論述還有許多發展的空間,或有一些1999年之後的相關研究必須加入探討的視野,不過還是忠實地呈現日文版的原貌。企盼本書的出版能有助於相關領域研究的推進,也希望研究先進們能不吝指教。

  在此,要感謝歷任的研究助理,在將近三年的翻譯過程中幫忙校稿,歐佳玟、洪振智、鄭宇庭、柯靜儀,特別是張覺之,謝謝你們。還有,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畢業生黃淳靖幫忙先譯了第二部的底稿,成功大學台文所的研究生陳怡君幫忙翻譯了第三部的底稿。同時,要感謝玉山社的編輯陳淑惠辛苦地編輯全書,並逐字校稿。好友魏總編淑貞不斷地督促與鼓勵,並明快地答應出版中文版。最後要感謝父母長久以來的支持,還有吾兒——活潑可愛的覺輝和覺輔的相伴。

2006年11月6日
於台東 游珮芸

前言

  日治時期的台灣兒童文化運動,與日本內地的兒童文化息息相關。事實上,如果以較廣闊的歷史框架來思考,可以把戰前台灣的兒童文化運動,直接視為日本兒童文化運動的一個支流。只是,不能忽視殖民地特殊的政治環境與台灣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結構,都使得此運動在台灣的發展狀況與日本本土有不同的呈現。

  本書中已經陳述過,因為教育與媒體的限制,使得兒童文化運動的推動者,主要是來到〈外地〉台灣生活的殖民者〈內地人〉。他們總是注意觀察〈內地〉的兒童文化的動態,並且有跟隨其後的傾向。他們的資訊來源,首先是書籍,再則是來自〈內地〉的新移民,或者是從內地邀請來台的專家等。而其中,若有著名的口演童話家或是童謠詩人從〈內地〉來台訪問,在報紙和雜誌等當中必定會留下痕跡,這一部分的資料相當值得分析探討。

  因此,在第一部中,將整理在當時兒童文化界舉足輕重的嚴谷小波、久留島武彥(口演童話家)、北原白秋、野口雨情(童謠民謠詩人)等人的訪台記錄,並且依據以下三個要點,來追溯他們各自的訪台足跡。

  首先,將為他們的訪台活動做一個清晰的描述。特別是當今的日本兒童文化、文學史中,未曾被提及的部分。

  筆者將縝密地精查當時的報紙及雜誌,盡量地還原他們訪台的日期、活動的內容與其迴響。因為這些童話、童謠大家的訪台,除了北原白秋之外,現今易見的相關文獻幾乎只有個人年譜上的一小行而已(久留島武彥幾次訪台甚至連年譜都找不到記錄),同時也無其相關的調查研究。再則,有關北原白秋及野口雨情的童謠及民謠作品的研究相當豐富,相較之下,他們在殖民地的事跡卻幾乎沒有任何研究。因此,以深化日本兒童文學史的觀點而言,對於他們的台灣行腳的明究,是有一定的意義。

  其次,在書中並將進行讀取這些口演童話家、童謠詩人的台灣觀的工作。

  人們在旅行時,常會冀求遇到與日常生活不同的景物。來台訪問的這些童話、童謠大家也不例外。他們期待充滿異國情調的南島風光。然而,理所當然,到了殖民地,他們看到的不只是風景,還見識了不同的民族與文化。他們在訪台的旅程中,有何特殊的感受?他們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觀察台灣?探索這些問題,有助於了解他們對台灣認識的根柢。

  嚴谷小波等人,各個抱著模糊的台灣觀來台訪問。而經由實際的旅台經驗,修正了他們對台灣的看法,產生新的對台灣的觀感。這些觀感並不只是〈內地〉來的訪客如何看待台灣這麼單純。因為,這些觀感,一定受到接待他們的〈內地人〉如何介紹台灣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的台灣觀與他們的接待者,也就是在台灣推行兒童文化運動的人,希望台灣如何被看待有一些關聯。在接下來的作業中,筆者將注意到他們的台灣觀的〈雙重〉意義,而加以分析之。

  最後,將嘗試著從他們的訪台活動中,看出台灣兒童文化界的動向。

  中文有句俗諺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句諺語可以看成是一種反諷,批評人們對於外來者、特別是所謂先進國家的訪客的觀感過度重視;這樣的態度,也可見於地方的居民或在文化邊陲地帶的殖民地人對待〈高文化水準〉的中央來的訪客中。

  的確,從中央邀請來的學者或名人,是將中央嶄新的學問與資訊、或是流行文化帶入殖民地的重要媒介者。但是,在殖民地的人們,不單是為了吸收最新的知識與資訊而歡迎中央來的訪客。他們藉由熱鬧慎重的歡迎會等,接待訪客,也藉以宣洩平常所抱持對中央的憧憬。著名的口演童話家及童謠詩人來台時,特別可以看到殖民者所顯現出來的中央情結。因為有這樣的現象,正可以從這些訪台活動中找到台灣的兒童文化運動開展的契機。因此,筆者認為分析來台童話家及童謠詩人被接受的程度,可以讓當時台灣兒童文化界的一些面向更為立體呈現。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樺山資紀
1.征台急先鋒
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是由陸軍轉任海軍將領的特殊人物,也由於此背景,使他成為當時日本陸、海軍陣營中,對台灣事務最具權威者。

因為早在一八七一年爆發牡丹社事件後,樺山即積極發展勢力,終於促成一八七四年日本的對台出征。是役後,他由陸軍少校晉升為中校。二十一年後,更以海軍上將的職銜,當上了台灣首任總督。

琉球︵現為日本沖繩縣︶在台灣的東北,再北上即是九州鹿兒島縣,舊稱薩摩藩。過去,薩摩藩出身的人,都對琉球親切異常。一八七一年,琉球漁民出海遇難,漂流到台灣南部,遭到原住民殺害,史稱牡丹社事件。翌年,消息傳回到駐在鹿兒島鎮西司令部的陸軍少校樺山資紀耳中,立即有了反應,本來準備向駐在熊本的上司——司令官桐野利秋——報告,桐野剛巧公出,於是他直奔東京,向同鄉老前輩西鄉隆盛,及其弟西鄉從道報告。從此,出兵台灣之舉遂逐漸醞釀,而樺山則擔任急先鋒的角色,親自來台灣探查一番。

西鄉隆盛︵一八二七~一八七七︶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最大的功勳是結合長州藩︵今山口縣︶的木戶孝允,締結﹁薩長聯盟﹂,進而與德川幕府代表勝海舟折衝,達成江戶︵東京︶無血開城的創世紀新頁,結束幕府統治時代,而日本也以此為分水嶺,邁向現代化國家之途。因此,西鄉隆盛素有明治維新元勳之一的地位,二弟西鄉從道也在兄長的光環之下,頗受提攜。

西鄉隆盛參與完成上述歷史盛事之後,即回到鹿兒島,從事藩政改革。一八七一年,日本進行﹁廢藩置縣﹂,打破原來分藩而治的局面,改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任縣長。可以想見,要革除舊有各藩勢力,玆事體大,非借重西鄉隆盛,實不足以壓住陣腳,於是他﹁復出﹂上京,擔任新政府參議︵相當於閣員︶,翌年擔任陸軍元帥兼近衛都督,後升為陸軍上將,成為陸軍的中心人物。

樺山進京向西鄉隆盛報告時,就正好是西鄉﹁復出﹂的這個階段。

至於西鄉從道,則生於一八四三年,小西鄉隆盛十六歲,青年時代即追隨兄長參加討幕戰爭。一八六九年,他曾與山有朋共赴歐洲研究兵制,加上兄長的關照,使他逐漸在陸軍陣營中嶄露頭角。樺山向他報告上述事件時,他已升任陸軍少輔︵次長︶。樺山生於一八三七年,雖比從道多了六歲,可是在職位升遷上,他一直落後。而以這次事件為契機,樺山與從道的搭檔關係遂日漸密切。

琉球在中國王朝的觀念裡,一直是個朝貢的小王國,實際上它也是薩摩藩主的領地,從明朝開始,即呈現﹁明、日﹂兩屬的特殊狀態。樺山進京報告後,同年十月,日本便將琉球另行設藩,置於明治新體制內,並由日本外務省將此要旨通知美國駐日公使德朗︵G. E. De Long︶。而適巧在五年前,也就是一八六七年,美國商船Rover號也曾經在台灣遇難,當時是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後來明治天皇將其改名為李善得︶就近赴台與原住民交涉,並簽訂有利白人的條約,於是德朗遂將李仙得推薦給日本外交部擔任顧問,成為日本出兵台灣的導航員。

樺山這時候還不到﹁不惑之年﹂,猶在血氣方剛階段,對於擴張日本勢力躍躍欲試,甚至在自己的日記裡開闢﹁台灣記事﹂一欄,詳載出兵台灣的準備動作。他首先從美國人處理上述事件的經驗中得到下列結論:﹁台灣蕃地屬於支那主權外,由各社統領主宰。﹂︵註一︶不禁雀躍萬分。當時外務卿副島種臣在聽取李仙得的簡報後,也燃起﹁伐蕃﹂的野心。

一八七三年三月,副島出使清國,名為交換辛丑條約,祝賀同治帝親政,實際上是企圖獲得﹁討伐生蕃﹂的口實。副島此行也將把視察清國視為要務的樺山資紀列為隨行人員,一起行動。當該團從清廷獲得﹁台灣是化外之地﹂的說法後,人在北京的樺山資紀頓時意氣昂然,認為這是繼豐臣秀吉征韓以來,對外展現實力的大好機會,於是來不及等到該團正式活動於七月結束,他便率先在六月二十三日帶領四位成員——其中一名是水野遵,日後任台灣總督府首任民政局長——從北京出發,七月三日抵達上海,並在當地修函向西鄉兄弟強調清廷言明台灣是﹁化外之地﹂的事實經過。︵註二︶

樺山一行於八月二十三日抵達淡水,先在墨西哥裔英國領事館人員等的協助下,到蘇澳蕃地調查四十三天之久,十月返抵出發點——淡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8
    $260
  2. 新書
    7
    $266
  3. 新書
    79
    $300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85
    $323
  6. 新書
    88
    $334
  7.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