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自序
本書是1999年於日本出版的《植民地台灣兒童文化》(明石書店)的中文版。主要是藉由考察台灣與日本本土的互動關係,來掌握日治時期(1985-1945)台灣兒童文化的狀況,並進一步探討殖民地兒童文化中所蘊含的民族與語言的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與兒童相關的日治時期的研究,多半以殖民地的教育政策、教育的內容與思想為主軸,或以當時的教科書為材料,分析殖民統治下的同化政策或〈國語〉教育的始末。然而,孩子們所接觸的世界,絕不僅止於教育制度與學校。即便我們能析透殖民地教育複雜而多層的面向,恐怕依舊無法完全描繪出那個時代的兒童觀。因此,在本書中,我嘗試以超越學校籓籬的〈兒童文化〉作為研究與探討的對象。童書出版、童話會、童謠演出等文化活動牽涉到市場機制,這使得兒童文化的基本要素,與殖民統治者運作下的學校體系迴異。兒童文化工作者,不只單方向傳遞訊息,還需迎合孩子們的現狀與嗜好來推展活動。在這些過程當中,可以窺見時代的〈需求〉與〈供給〉的交互作用。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兒童文化工作者如何掌握時代的需求?對這些需求又提供了什麼?是本書考察的重點之一。
兒童文化最基本的傳遞工具是語言。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環境並不單純。然而,在我資料蒐集的範圍內,與兒童文化相關的出版品,都是以日文出刊。當然,我們不難想像,當時的孩子們一定也從阿公阿嬤的母語口述中,聽到許多故事,也蹲在廟口看由母語演出的布袋戲。但是,因為語言政策等因素,在兒童文化相關的出版世界裡,台灣人被迫保持〈沉默〉。在本書中,我以殖民地複雜的語言現象為前提,分析並檢視了以〈國語〉(日語)推展的兒童文化活動的諸多問題。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推展兒童文化運動的,多是以殖民者身分到台灣來的日本人。他們有的是成年後來台的第一代,有的是在台灣出生(灣生)或是幼年期在台灣度過的第二代。在日本本土的人看來,他們是〈外地人〉,對台灣原來的居民而言,他們是外來的入侵者。這種微妙的立場,對他們的自我認同(identity)會有如何的影響?這樣的情懷,在他們的兒童文化活動中,展現出如何的風貌?本書中,在考察他們的兒童文化運動的同時,也釐出了他們對於多民族、多語言的台灣的看法,也就是他們的台灣觀。並探討他們的台灣觀在兒童文化中的表象。我發現,這些日本人在面對台灣的孩子時,並無法忽視孩子們語言弱勢的事實。我也蒐集到灣生中有關〈台灣意識〉的論述,看到日本人說台灣是他們的故鄉,他們愛台灣,要將鄉土愛的精神融入兒童文化活動的宣示。還有,一些創作者,努力尋找〈台灣色彩〉,希望將台灣的特色展現在童話、童謠或舞蹈的創作中。雖然他們的論述並不成熟,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看到殖民者中的〈臺灣意識〉的萌芽。而他們試圖掌握的〈台灣色彩〉,在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後,至今仍是我們爭論與探討的課題。
本書1999年在日本出版時,曾獲得當年日本兒童文學學會的獎勵賞。當時,我是以1996年9月在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通過審查的博士論文為主體,增訂修改而成書的。也就是說,本書的論述根基,是十年前奠定的。2001年我回國教書後,就有許多前輩與朋友鼓勵我將本書翻譯成中文出版。但是,離開台灣11年的時空隔閡,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初嘗教學工作,也無法立刻駕輕就熟;加上兩個孩子的「孕」與「育」,都使我無法著手進行中文版的翻譯。大約兩年多前,我才開始斷斷續續翻譯內文。期間,曾經想過要加入新的研究資料,或為台灣的讀者重新改寫部分內容,但最後終究沒有實現。我深知本書的論述還有許多發展的空間,或有一些1999年之後的相關研究必須加入探討的視野,不過還是忠實地呈現日文版的原貌。企盼本書的出版能有助於相關領域研究的推進,也希望研究先進們能不吝指教。
在此,要感謝歷任的研究助理,在將近三年的翻譯過程中幫忙校稿,歐佳玟、洪振智、鄭宇庭、柯靜儀,特別是張覺之,謝謝你們。還有,兒童文學研究所的畢業生黃淳靖幫忙先譯了第二部的底稿,成功大學台文所的研究生陳怡君幫忙翻譯了第三部的底稿。同時,要感謝玉山社的編輯陳淑惠辛苦地編輯全書,並逐字校稿。好友魏總編淑貞不斷地督促與鼓勵,並明快地答應出版中文版。最後要感謝父母長久以來的支持,還有吾兒——活潑可愛的覺輝和覺輔的相伴。
2006年11月6日
於台東 游珮芸
前言
日治時期的台灣兒童文化運動,與日本內地的兒童文化息息相關。事實上,如果以較廣闊的歷史框架來思考,可以把戰前台灣的兒童文化運動,直接視為日本兒童文化運動的一個支流。只是,不能忽視殖民地特殊的政治環境與台灣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結構,都使得此運動在台灣的發展狀況與日本本土有不同的呈現。
本書中已經陳述過,因為教育與媒體的限制,使得兒童文化運動的推動者,主要是來到〈外地〉台灣生活的殖民者〈內地人〉。他們總是注意觀察〈內地〉的兒童文化的動態,並且有跟隨其後的傾向。他們的資訊來源,首先是書籍,再則是來自〈內地〉的新移民,或者是從內地邀請來台的專家等。而其中,若有著名的口演童話家或是童謠詩人從〈內地〉來台訪問,在報紙和雜誌等當中必定會留下痕跡,這一部分的資料相當值得分析探討。
因此,在第一部中,將整理在當時兒童文化界舉足輕重的嚴谷小波、久留島武彥(口演童話家)、北原白秋、野口雨情(童謠民謠詩人)等人的訪台記錄,並且依據以下三個要點,來追溯他們各自的訪台足跡。
首先,將為他們的訪台活動做一個清晰的描述。特別是當今的日本兒童文化、文學史中,未曾被提及的部分。
筆者將縝密地精查當時的報紙及雜誌,盡量地還原他們訪台的日期、活動的內容與其迴響。因為這些童話、童謠大家的訪台,除了北原白秋之外,現今易見的相關文獻幾乎只有個人年譜上的一小行而已(久留島武彥幾次訪台甚至連年譜都找不到記錄),同時也無其相關的調查研究。再則,有關北原白秋及野口雨情的童謠及民謠作品的研究相當豐富,相較之下,他們在殖民地的事跡卻幾乎沒有任何研究。因此,以深化日本兒童文學史的觀點而言,對於他們的台灣行腳的明究,是有一定的意義。
其次,在書中並將進行讀取這些口演童話家、童謠詩人的台灣觀的工作。
人們在旅行時,常會冀求遇到與日常生活不同的景物。來台訪問的這些童話、童謠大家也不例外。他們期待充滿異國情調的南島風光。然而,理所當然,到了殖民地,他們看到的不只是風景,還見識了不同的民族與文化。他們在訪台的旅程中,有何特殊的感受?他們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觀察台灣?探索這些問題,有助於了解他們對台灣認識的根柢。
嚴谷小波等人,各個抱著模糊的台灣觀來台訪問。而經由實際的旅台經驗,修正了他們對台灣的看法,產生新的對台灣的觀感。這些觀感並不只是〈內地〉來的訪客如何看待台灣這麼單純。因為,這些觀感,一定受到接待他們的〈內地人〉如何介紹台灣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的台灣觀與他們的接待者,也就是在台灣推行兒童文化運動的人,希望台灣如何被看待有一些關聯。在接下來的作業中,筆者將注意到他們的台灣觀的〈雙重〉意義,而加以分析之。
最後,將嘗試著從他們的訪台活動中,看出台灣兒童文化界的動向。
中文有句俗諺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句諺語可以看成是一種反諷,批評人們對於外來者、特別是所謂先進國家的訪客的觀感過度重視;這樣的態度,也可見於地方的居民或在文化邊陲地帶的殖民地人對待〈高文化水準〉的中央來的訪客中。
的確,從中央邀請來的學者或名人,是將中央嶄新的學問與資訊、或是流行文化帶入殖民地的重要媒介者。但是,在殖民地的人們,不單是為了吸收最新的知識與資訊而歡迎中央來的訪客。他們藉由熱鬧慎重的歡迎會等,接待訪客,也藉以宣洩平常所抱持對中央的憧憬。著名的口演童話家及童謠詩人來台時,特別可以看到殖民者所顯現出來的中央情結。因為有這樣的現象,正可以從這些訪台活動中找到台灣的兒童文化運動開展的契機。因此,筆者認為分析來台童話家及童謠詩人被接受的程度,可以讓當時台灣兒童文化界的一些面向更為立體呈現。